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汉代墓葬在中国现今出土历代墓葬中保存较为完好,是我们研究古人世界观及精神生活重要资料。本文以汉都城西安和洛阳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了中国古代墓葬特点,分析了汉代墓葬形制演变,总结了墓葬形制与汉代文化关系,重点探讨了汉代人对宇宙万物及生老病死认知。

  • 标签: 汉代 墓葬形制 生死观
  • 简介:随着90年代以来犹太研究在中国持续深入地开展,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也开始引起中国学术界关注,有关这一主题论文不断出现,相关研讨会也举行过多次。然而,长期以来,在中国看不到一部全面、细致地介绍大屠杀历史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2011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学者索尔·弗里德兰德尔近60万字宏篇巨制《灭绝年代:纳粹德国与犹太人,1939-1945)(以下简称《灭绝年代》),为中国公众和知识界了解大屠杀实施背景和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大屠杀提供了不少真知灼见。

  • 标签: 纳粹德国 历史著作 大屠杀 犹太人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国学术界
  • 简介:费孝通先生在纪念自己老师们时,通常细写自己从师所得与反思。如今,他也成为我们所纪念前辈。也许如他一样,我们对他开辟学术道路坚持,就是对他最好纪念。犹记得,2009年我在等待工作期间偶然拾起费孝通早年为田汝康《芒市边民摆》一书所写序言,一时冲动就去了西双版纳南边一个小镇做田野调查。很少人知道,这篇序言是费孝通一生中屈指可数宗教研究作品之一。

  • 标签: 孝通 田汝康 宗教研究 费孝通先生 我在 学术道路
  • 简介:边民跨境婚姻是中越边境地区社会生态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偏向于在结构论视野和框架内展开讨论,而在互动论看来,边民跨境婚姻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产物,也是"边民"基于地方性知识日常生活实践。因而,在边民跨境婚姻研究过程中,需要以村落共同体(社区)为载体,以婚姻本身为主线,通过深入细致田野调查考察两种话语系统背后生活逻辑和行动策略

  • 标签: 边民跨境婚姻 结构论 互动论
  • 简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新郑市传统民居实地调研,结合传统民居保护和地域环境影响因素对新郑传统民居基本形式、结构构造、造型与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当地具有地域特点营建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期为新郑市传统民居保护和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新郑市 传统民居 地方性 营建技术
  • 简介:一、为什么要提出“反思”问题提出中国史学上“反思”问题,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偶然因素:从史学发展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必然趋势。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次史学研讨会上,有青年朋友提出这样论点:中国史学长于记述,是“记述史学”,而缺乏理论,甚至没有理论。我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问题。由于我自己在20世纪六十年代读研究生时,是攻读中国史学史专业,因此难以接受这样观点。

  • 标签: 中国史学史 “反思” 史学理论 20世纪 问题提出 史学发展
  •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史学虽在西学东渐强力冲击下失去了主流地位,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血脉上延续与发展。从章学诚到刘咸炘,呈现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自省式演进路径。刘咸炘阐释了章学诚关于浙东史学、六经皆史、记注与撰述等问题与范畴论述,这些心得沉淀为刘咸炘史学理论亮点和底色。刘咸炘还深入比较章学诚史学与西方史学,回击了西方史学优越论,坚守了中国本位史学立场。刘咸炘承袭章学诚史学、目录学、方志学衣钵,堪称"续章"代表人物,但其中又有"匡章"之义。刘咸炘提出"察势观风"已突破了章学诚史学固有疆界,在近代史学史上自成一派。"续章"强调是继承史学传统,"匡章"则是对传统史学革新,这既为近代本土史学理论重建注入了必要传统因素,也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学术转型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在新旧史学和中西史学交汇、碰撞、嬗变中,刘咸炘章学诚研究引起了内藤湖南、钱穆、蒙文通、齐思和等中外史学家关注,从中可见中国本位史学家在民国史学史上地位与影响。

  • 标签: 刘咸炘 章学诚 传统史学 近代传承
  • 简介:1950年代初期,鉴于共产党在法国议会选举中得票率过高现状,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负责制定了编号为PSBD-14c心理战略计划,试图以此有效遏制共产党在西欧特别是在法国发展。从短期实施效果来看,经过法美两国共同努力,该计划得到了很好落实,法国共产党力量被严重削弱。不过,受多种因素影响,该计划最终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却仍有待做进一步考察。

  • 标签: 法国 心理战略委员会 心理战
  • 简介:研究采用自制《少数民族青年文化习性量表》对生活在青海省560名藏族和341名蒙古族青年文化习性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示藏族与蒙古族青年文化习性无论大、中学生还是男、女群体,在“主流文化态度”以及“宗教信仰”维度均检验出特别显著差异,在“风俗习惯认同”及“民族语言认同”维度不存在差异。研究藏族及蒙古族青年文化习性群体差异,对于探寻民族教育中文化认同及文化适应力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意义。更多还原

  • 标签: 藏族 蒙古族 青年 文化习性 民族教育
  • 简介:赵现海著《明长城时代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一书于2014年6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正文7章,加导言、结论,计56.3万字,是继其《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长城制度史研究》之后,关涉长城史研究又一部力作。

  • 标签: 大学出版社 明长城 社会史 修筑 榆林 中国边疆
  • 简介:(1970年)问:在1929-1930年和1931-1934年间谁是国际执委驻中国代表?答:1929年是谁,不知道。1930-1931年是一位波兰同志雷里斯基,他出席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还有一位德国同志盖哈德(盖哈德·埃勒斯),他出席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从1930年11月到1931年春,米夫也去过。我记不准确,国际执委会驻上海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在各个时期都是谁。

  • 标签: 远东局 工作人员 研究所 科学院 1931年 苏联
  • 简介:"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是新阶段我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基本思路。新型城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新型城镇化具有人本化、一体化、协调化、融合化和文化化等特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利于对石漠化片区特色资源开发、助推人口就地城镇化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应多措并举,实施"大县城"战略,大力增强县城集聚辐射功能;依托交通干线,加快建设一批中心城镇;结合生态移民,建设"无土安置型"社区;结合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新型社区,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标签: 新型城镇化 区域发展 扶贫攻坚 特困连片地区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
  • 简介:视觉符号是人类获取信息重要媒介,可以将信息直接明了、具体形象地传达给受众,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意在探索中国春节视觉符号应用价值,希望对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播起到微薄借鉴作用。

  • 标签: 民族文化 视觉符号 文化交流 春节文化
  • 简介:《敦煌本文选注》断代上限可划至武德三年到七年之间,下限可划至贞观年间,可能是现存最早《文选》注本;《敦煌本文选注》多有常识性错误、体例随意,应属於大众知识份子普及性注本;以《敦煌本文选注》为起点佚名注综合研究有助於解决佚名注研究争议,重绘唐代选学图景;《敦煌本文选注》可以证明:一,在俄藏敦煌φ242号《文选注》断代问题上,“撮钞”说可能难以成立;二,俄藏敦煌φ9242号《文选注》不是曹宪《文选音义》,而是大众知识份子普及性注本;三,《文选钞》着者可能不是公孙罗;四,唐代选学发展应由精英+经典和大众+普及这两部分交互发展而成。

  • 标签: 佚名《文选》注 《敦煌本文选注》 综合研究
  • 简介:日本清史学界存在完全依靠汉语史料"清代史"和主要依托满语史料"清朝史"两个群体。近年来"清朝史"群体学者在此前扎实满语史料译注考证和清初政治史、制度史研究基础上,开始探讨清朝国家特质及其在亚欧大陆历史进程中地位问题。他们主张将清朝放在世界史发展中加以认知,把清朝定位为亚欧大陆上后蒙古时代大陆帝国。他们通过对满文、汉文、蒙文及藏文史料研究,强调清朝国家结构多元复合特征和统治秩序多样性,认为大清帝国是以八旗制为中核刚性原则与统治手段柔性运用结合,是一种满洲型柔性专制。本文回顾清朝史学术脉络,通过其最新代表作《何为清朝》评述其基本学术理念。

  • 标签: 日本 清朝史 多语言史料 多元复合帝国 形成史与展开史
  • 简介: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艺术发展必不可缺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人文艺术修养提升和对公共艺术建设存在巨大就业缺口,国内外相关美术院校都开始了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大部分院校对该学科基础艺术理论课程研究尚嫌缺乏,相关教学完善性和成熟度都还不高,所以本文对于艺术理论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建设提出简单思索。

  • 标签: 公共艺术 课程群研究 艺术理论
  • 简介:室内设计是室内空间和环境再创造,是人类为了美化自身生存环境进行活动之一。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之间存在脱轨情况,并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应对措施研究性工作。

  • 标签: 室内设计 课程标准 职业岗位技能 对接
  • 简介:1930—40年代,主要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时逢甲午战争40、50周年。在国难当头和抗日御侮情势之下,中国学界掀起了甲午战争史研究第一次高潮,并取得了空前且丰富成果。在抗战爆发前六年间,当是一个硕果辈出阶段,尤以王芸生、王信忠关于甲午战争外交史,张荫麟关于甲午海战史,千家驹关于甲午战争与中国财政论著为代表;八年抗战期间,则以总结与反思成果为主;战后除了继续有所反思之外,则深入到中国内政研究,并以刘适论著为代表。关于甲午战前史,无论是在外交史背景上考察,还是关于朝鲜问题专门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史观见解,均具有创新和奠基性学术意义。关于甲午战争史,对于外交史继续探讨以及甲午海战史和中国内政史研究,成果较为显著,且影响及于后世;围绕着李鸿章评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展现与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迥异政治立场和学术见解,对于1949年后大陆学界自然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甲午战败主要是出于中国方面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原因探究以及关于历史教训之总结与反思,则表明了中国学界在半个世纪之后理性思考与进步。中国学人们在此期间于甲午战争史研究上所展现时代情怀、使命意识和学术责任,其本身就构成了中国文人学术抗战史重要内涵,亦成为后世和当今学界之光荣传统。

  • 标签: 第二次中日战争(1931—1945) 甲午战争史 学术研究
  • 简介:尹湾汉墓简牍自出土以来,就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涉及文本,某些篇章、词语考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 标签: 尹湾汉墓简牍 研究 综述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陷入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之下。东北义勇军在政府不出兵驱日情况下,毁家集资,编练民兵,奋起抗日,为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发展,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史料是军政部参谋本部第一厅关于吉辽黑十县义勇军代表孙竞愚呈为组织义勇军苦衷及抗战经过事实致编纂组公函,反映了东北义勇军早期抗日决心和艰辛以及他们极希望得到国民政府承认和帮助迫切心情。

  • 标签: 吉辽黑 孙竞愚 义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