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艾滋病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密云县"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密云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例,HIV感染者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同时出现经血液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1%,男女性别比为2∶1,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占59%,感染者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0%。结论2001~2010年密云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涉及一般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及人群和地区会越来越广。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扩大检测人群范围,提倡安全性行为,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利用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广泛的宣传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评价2007~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健康传播效果,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教育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乡镇作为调查乡镇,共调查1068名≥15岁且在当地行政区域内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农村居民。结果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电视、健康大课堂和医生咨询既是现阶段农村居民获取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现阶段农村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传播形式;合理膳食知识是农村居民的首要需求。结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传播活动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健康传播效果与需求 农村居民 健康促进示范村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二氧化碳检测仪器测定结果的一致性,了解北京地区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二氧化碳检测能力。方法采用GB/T18204.24—2000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进行二氧化碳现场检测。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种不同型号仪器的测定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各实验室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结果参加比对的20家实验室共报告39个现场测定结果,测定数据的回收率为97.5%。对于A、B两个浓度,测定结果相对偏差〈5%的实验室数量分别为16、17家,相对偏差在5%~10%之间的实验室数量各有2家,相对偏差〉10%的实验室有2家。结论通过实验室间比对可知北京区(县)级疾控中心具备较高的二氧化碳现场检测水平。

  • 标签: 二氧化碳 现场检测 实验室间比对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方法对北京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检验专业人员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郊区县CDC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高学历检验人员严重不足,仅有12.50%的博士研究生和28.57%的硕士研究生在郊区县CDC工作。郊区县CDC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现象要比城六区严重,远郊区县CDC微生物实验室专家人数偏少。结论应加大对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员及各类专家和具有高级职称检验人员的引进,呼吁政府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经费投入,特别是郊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人员准入选择检验专业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期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各区县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人力资源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适应不断发展疾控事业的检验队伍。

  • 标签: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 人力资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简介:目的了解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地区0~6岁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真实、准确评价北小营镇0~6岁流动儿童的免疫现况,分析薄弱环节,避免免疫空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并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对象为2004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出生的流动儿童。结果共调查适龄儿童510名,其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以及北京市免疫规划9种疫苗的接种合格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总体建卡率为82.7%,建证率为89.2%,卡、证符合率为76.7%。结论北小营镇地区0~3岁儿童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以及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3~6岁儿童各项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需找出影响大龄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接种质量。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 接种率 流动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utehemorrhagicconjunctivitis,AHC)病例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AHC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每例患者感染来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70,EV70)和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异株(coxsackvirusA24variant,CoxA24v),并用Hep-2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株的VP1全长基因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某职业学院AHC聚集性病例8天有15例患者发病,检测8例患者眼拭子样本,4例为CoxA24v阳性,共分离获得2株CoxA24v毒株。该2个毒株VP1全长基因序列组内核苷酸同源性为99.7%,与北京市2010年分离毒株亲缘关系最近,与印度2007年部分毒株亲缘关系次之。结论本起疫情由一个CoxA24v病毒链引起,CoxA24v毒株VP1全长基因序列与2010年北京市株及2007年印度部分分离株有较高同源性。应加强AHC症状监测并密切关注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的变异,为防制AHC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 病原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