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近些年,由于环境、生活、工作、交通、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不利因素,导致脊柱相关疾病在逐年上升,据相关部门统计,人体80%疾病与脊柱有一定联系,因此,如何有效调整脊柱平衡,防治脊柱相关疾病,已成为中外医学界共同关心和研究课题。

  • 标签: 脊柱 相关疾病 导引 医学 人体 作用机理
  • 简介:脊神经根受保护程度相对比较高,很难发生外因导致损伤,因为其被椎骨包绕,但是,神经根拥有的保护性结缔组织鞘量和排列方式与外周神经不同,因此,脊神经根可能对由于脊柱内各种障碍引起机械变形尤其敏感,诸如椎间盘突出或者脱出、椎管狭窄、退行性障碍和肿瘤。

  • 标签: 椎间盘突出 脊神经根 结缔组织鞘 外周神经 排列方式 椎管狭窄
  • 简介:壮医经筋针法是壮医特色针法之一。它根据《灵枢·经筋》篇最早提出经筋针法,即“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结合壮族民间火针治疗痹症经验而总结出来一种针法。“燔针”即“卒针”,汉朝张仲景《伤寒论》称“燔针”为“烧针”,明朝杨继州《针灸大成》称之为“火针”。今人多以“火针”应用,但多用之于治疗瘰疬、脓疡、疣赘等病。笔者多年来在从事壮医经筋疗法研究中采用“燔针劫刺”这一独特针法治疗各种痹症,效果颇佳。与传统针灸比照,具有出奇制胜之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

  • 标签: 灵枢·经筋 火针治疗 壮医 临床研究 痹症 《针灸大成》
  • 简介:在中国文化之中最具中医特色,耐人寻味要归为‘气概念’。翻开中医学巨著,诊断学用气来分析五藏六腑功能,针灸学用经络之气来循经取穴,中药学运用四气五味来配伍运筹,推拿学则讲究运气化力内功技巧……。

  • 标签: 脊柱导引功 脊柱病 预防 治疗 中医
  • 简介: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原因。对不同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要选择不同治疗方法,求得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一般分为:(1)外科手术治疗。(2)非手术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正脊复位、推拿、针灸、牵引、理疗、封闭等。结果:现代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典型腰椎间盘突出中重度患者重要手段,疗效肯定。结论:弄清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原因,选择恰当治疗方法及时治疗,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学 推拿疗法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 简介:目的:为了观察“长骨液”对骨延长区成骨作用影响。方法:实验家兔54只造成左胫骨中段骨延长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试验组术后第二天开始喂含中药长骨液颗粒饲料。对照组则喂普通饲料。定期取材,按常规做成光镜切片,光镜下观察。同时用抗骨形成蛋白(BMP)单抗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新骨形成及成熟较对照组提前。结论:长骨液能够明显地促进骨延长区BMP合成与分泌,加速新骨形成与成熟。

  • 标签: 长骨液 骨延长 骨形态发生蛋白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对严重创伤大鼠软组织修复过程中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影响。进一步探讨脾主四肢、肌肉理论在治疗严重创伤中软组织修复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股动脉放血结合刀割法制备严重创伤大鼠模型,然后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组、活血化瘀组。并在治疗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创面中心区取材,采用组织固定切片后行CD31和PCNA染色,运用多功能显微镜(ZEISSAxioskop2)观察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用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d、10d、15d健脾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同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和胶原化速度都比模型组和活血化瘀组快。结论:健脾益气法能有效地促进严重创伤后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且比传统创伤早期单纯应用活血化瘀法疗效更好。

  • 标签: 健脾益气法 创伤 软组织修复
  • 简介:骨伤科疾病治疗以活血化瘀法为多,本文阐述了几种常见骨伤科疾病使用活血化瘀法具体应用。

  • 标签: 活血化瘀 骨伤科 应用进展
  • 简介:腰椎间盘内压变化与椎曲论腰椎间盘内压形成除了与众多躯干肌群张力有关外,更与腰椎屈伸运动(即腰椎曲度变化)密切相关。在一幅被广泛引用腰椎间盘内压在不同体位时变化图中,为什么在所有腰椎前屈位时腰椎间盘内压都增高?最为合理解释是:当腰椎前屈时,原来由腰段脊柱前部结构(椎体和椎间盘)和后部结构(主要是小关节)共同承担压缩载荷(重力负荷十肌肉张力负荷)转移到了脊柱前部结构上,也就是说,

  • 标签: 腰椎疾病 椎曲论 生物力学 椎间盘内压 后部结构 重力负荷
  • 简介:目的:为探讨椎间盘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专利证书号:ZL02132394.1;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61K35/78]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以椎间盘膏与常规牵引疗法做对比,分别对2004年以来随机12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进行3个月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5.00%,P〈0.01,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椎间盘膏对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膏药 临床研究 椎间盘膏
  • 简介: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着眼椎盘源性下腰痛病因,归结为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细胞因素变化为主要病机;同时从《黄帝内经》中寻找到世界上最早有关腰痛致病病机——经络学说,并逐一诠释。同时针对这些病因提出了对因性治疗措施,供临床上较棘手盘源性下腰痛有一个较为清晰诊断思路和一套规范治疗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盘源性下腰痛 生物力学 生物化学 中医病机
  • 简介:目的:观察小针刀在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综合征中作用及疗效。方法:择定治疗点,按常规采用小针刀松解剥离局部病灶,共观察60例患者,结果:经1~5次治疗,60例患者中,痊愈患者54例,占90%,有效患者4例,占7%,无效2例,占3%。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综合征具有操作简便、见效快、痊愈率高、复发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疗法。

  • 标签: 颈肩背肌筋膜综合征 针刀 治疗 注意事项 诊断
  • 简介: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变化,人们屈颈机会增加,颈椎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一种现代病。其中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clopathy,简称CSM)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脊髓功能障碍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5%-10%,且致瘫率高,其病理基础是脊萌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观察 手法治疗 功能障碍性疾病 临床 颈椎间盘退变
  • 简介:目的:观察根据圆筒枢纽学说原理手法治疗颈7胸1.2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俯卧仰头推肩法治疗颈7胸1.2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手法治疗21例患者显效率达95%。结论:运用圆筒枢纽学说分析颈胸枢纽对脊柱动态调控作用,揭示枢纽力作用线是中医整脊手法主要力学依据。

  • 标签: 颈胸枢纽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力学机理 整脊手法 脊柱形态 中医治疗
  • 简介: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学“腰痛”,“痹症”范畴。《内经》已经提出痹症产生与“虚”有关,但对其认识仅限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即局限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脊柱炎一类。《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亦有血缺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则认为外伤瘀血亦可产生痹症,并提出药物外敷等治疗方法。金元时期,不仅认识到外伤可致腰痛,痹症,“而且劳力之人”“辛苦失度”也可致痹。《儒门事亲》里关于痹症,一些医学家认识到慢性劳损也能引起某些痹症,现代中医引入病理,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法,对本病认识更趋全面。

  • 标签: 临床体会 中药治疗 手法配合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腰椎病 风湿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