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2001年9月~2003年12月应用腹腔镜诊治肠梗阻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2岁,平均45岁.其中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9例,回盲部肿物2例,美克耳憩室2例,乙状结肠肿瘤病1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

  • 标签: 临床应用 腹腔镜 肠梗阻 意疗 诊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面部脂溢性角化症的适当方法.方法应用局部皮瓣(包括斧型、三叶型、皮下蒂皮瓣等)修复切除脂溢性角化后所致皮肤缺损12例(直径7mm~15mm).结果本组12例,随访10例,术后皮瓣无坏死,形态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脂溢性角化症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应用 局部 皮下蒂皮瓣 治疗 脂溢性角化症 方法
  • 简介:处理创伤的传统方法是修复损伤,尽可能地恢复损伤器官及其功能的完整性.但有时病人死于凝血病等生理性损害.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控制损伤或称计划再手术.此法在国外方兴未艾,而在国内报道不多.本文结合1个病例的抢救阐述该法在严重创伤中的应用及有关问题.

  • 标签: 控制损伤 创伤 适应证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和开发序列组织切片图像的三维显示技术.方法:首先利用序列切片中上下层切片相关点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上下层切片图像的几何变换配准,进而用序列图像插值算法完成组织切片图像的体数据重建.结果:在对重点显示目标分类的基础上,用基于物空间SHEAR-WARP快速直接体视方法对体数据进行三维显示,组成一套医学图像可视化系统.结论:该系统能对胆管癌等序列切片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显示.

  • 标签: 组织切片图像 图像配准 医学图像可视化 三维显示
  • 简介:自从1998年8月第1台PET/CT安装于匹兹堡大学并在1998~2000年间原型机完成300例临床PET/CT显像后,2001年第1台商业性PET/CT问世,2001~2004年,全球PET/CT销售占PET市场的80%,全球PET/CT装机量已大于450台.PET/CT的临床应用加速了临床检查项目之间的整合,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全新的诊断理念,能让临床医师在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观察组织、细胞功能以及分子代谢的变化,以达到对疾病定位、定性、定期、定量诊断,更准确地观察疾病的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PET/CT 技术特点 临床应用
  • 简介:我院自1995年5月~1997年10月,开展腹腔镜胃肠道手术32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16~74岁,平均32.1岁。疾病种类及手术方式见表1。

  • 标签: 腹腔镜术 胃肠疾病
  • 简介:我科自1990年应用磺胺嘧啶锌霜(SD-Zn)包扎换药治疗浅Ⅰ度及深Ⅱ度烧伤,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磺胺嘧啶锌霜 包扎换药 护理 烧伤
  • 简介:颈部手术术后的引流是预防术后呼吸困难和颈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从1997年开始对颈部手术采取负压吸引球的持续引流,有效地预防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负压吸引 颈部手术 应用
  • 简介:本院自1999年6月至2001年10月共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创伤14例,其中闭合性胸部创伤12例,胸部穿透伤2例,手术时间27~110min,平均68min.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24~48h,平均住院12d,无胸腔镜特发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效果满意.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胸部创伤 临床应用 手术治疗 术后引流
  • 简介:目的:研究替硝唑涂膜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方法:选用卡波普为成膜材料,按药剂学原理制备替硝唑涂膜剂,建立了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行,临床疗效可靠。结论:本品符合涂膜剂质量标准和要求,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替硝唑 制备方法 临床应用 替硝唑涂膜剂 药剂
  • 简介:目的:研究腭裂修复术松弛切口中填塞明胶海绵对术后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对85例行腭裂修复术患者,45例的松弛切口采用明胶海绵填塞,视为治疗组,40例用传统的碘仿纱条填塞,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变化、创面愈合、饮食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碘仿纱条组,术后最高体温均值明显高于明胶海绵组,且发热持续天数较长(P<0.001),创面愈合时间迟于明胶海绵组,且恢复正常饮食所需时间更长,术后4例出现继发性出血;两组无穿孔表现.结论:腭裂松弛切口填塞明胶海绵优于碘仿纱条,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腭裂修复 明胶海绵 碘仿纱条
  • 简介:1968年Hounsfield发明了CT装置,并成功地用于临床疾病诊断。1972年将此公布于世,奠定了现代影像学。而后相继派生出来许多现代影像学装置。

  • 标签: CT设备 急诊 创伤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作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行灌注栓塞治疗.结果有效率81.6%(71/87),灌注栓塞后34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30例作放射治疗,8例作全身化疗,8例作姑息性治疗,2例门诊观察,余5例因各种原因放弃继续治疗.栓塞后79例阴道上段,穹隆部有不同程度缺血改变,1例阴道膀胱瘘合并盆腔脓肿,3例阴道宫颈破溃,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尿失禁.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是治疗宫颈癌有效的辅助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子宫动脉 栓塞
  • 简介:目的:为临床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提供外科手术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具40侧经防腐处理的完整成人尸头标本上,观测鼻腔外侧壁诸结构的大小、分别与鼻前棘距离及其连线与鼻底平面之夹角.结果:上鼻甲长度为15.9±2.9mm,宽度为4.7±1.1mm;中鼻甲长度为36.5±3.4mm,宽度为10.4±3.4mm;下鼻甲长度为42.7±3.6mm,宽度为12.3±1.7mm.鼻前棘至中鼻甲前下端、后下端、额窦开口、蝶窦开口连线的距离及其与鼻底夹角分别为34.0±3.5mm、51.7±4.6mm、49.3±4.3mm、54.5±4.0mm及73.2±6.4°、22.8±3.3°、78.5±8.3、43.5±5.2°.结论:鼻前棘至中鼻甲前下端、后下端、额窦开口、蝶窦开口连线距离及其与鼻底夹角的测量,为临床在内窥镜下寻找窦口、探入窦口及保护中鼻甲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标签: 鼻腔外侧壁 解剖学 手术 鼻甲 鼻前棘 内窥镜
  • 简介: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年来,大量的针对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已进入临床实验与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成为恶性实体肿瘤治疗的新方向。本文概述了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机制与方法,并就该方法的发展方向与策略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血管生成 实体瘤 肿瘤血管生长因子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