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抢救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此类患者共84例,按照抽取黑白色的方法将其分为黑组和白组,两组各42例患者。传统护理应用于黑组患者,血液透析急救护理则应用于白组患者。结果:白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黑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抢救在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患者的护理中起到了显著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药物中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医毒物检验在法医病理死因鉴定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约224例非正常死亡案件,其中116例在进行法医毒物检验后作出死因鉴定。对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考察法医毒物检验在死因鉴定中的应用及其结果。结果:在116例经过法医毒物检验的案件中,明确由中毒致死的有19例,包括乙醇中毒、硫化氢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甲醇中毒、乙醚联合乙醇中毒以及乌头碱中毒等不同类型。另外,有14例显示中毒参与死因,多数为乙醇中毒后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导致死亡。通过法医毒物检验,这些案例的死因得到了准确鉴定。结论:通过毒物检验,可以更准确地鉴定死因,为司法公正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 标签: 法医毒物 中毒致死 法医病理 死因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毒物联合作用在职业健康评估中的应用。通过测定家具制造、印刷和喷漆等行业常见的有害物质,本文探讨了这些物质的联合效应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方法:在家具制造、汽车制造与修理以及印刷行业,工作场所通过使用活性炭管对空气中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毒质进行采样,之后利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将这些有毒质暴露的工人作为实验组,与未暴露的工人(参考组)进行健康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研究结果,实验组工人的神经系统功能较参考组有明显损伤。详细的统计数据已在正文结果部分列出。结论:在职业健康评估中,考虑毒素的协同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必要的。这项研究为相关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

  • 标签: 毒物联合作用 职业卫生评价 苯系物 神经系统损害
  • 简介:本文对近年新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部件的研制、发展及其在药物毒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仪一些新型检测器,如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激光小角度散射检测器等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临床体液分析和毒物分析方面的应用,对药物分析工作有参考价值。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毒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鉴定和定量分析毒物代谢物,提高法医学毒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助于法医案件中的毒物鉴定和死因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选择的50例法医学案件样本,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进行毒物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数据收集后,应用统计软件进行结果的定量分析和解释。结果:结果显示,在所有样本中,82%的样本中成功鉴定出至少一种毒物代谢物。其中,最常见的代谢物包括苯巴比妥和甲基安非他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物浓度与案件中的毒物暴露量呈正相关。结论:研究表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用于毒物代谢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是有效的,为法医毒物检验提供了科学和精准的分析方法。推荐在复杂法医案件中采用此技术,以提高毒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法医学 毒物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分析 毒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有毒有害物质对儿童化妆品的质量影响。方法 通过对儿童化妆品300批次中的二噁烷、斑鳌素、水杨酸、硼酸盐、硼酸、多聚甲醛等有害有毒质的检测,分析大连市儿童化妆品的质量状况,分析问题儿童化妆品的危害,对其提出针对性消费、监管、生产建议。结果 本次研究检查,汞的检出率为2.7%;砷的检出率为18.1%;铅的检出率为2.0%;此次检查结果均为超出我国的限量要求,但欧盟对于汞、砷、铅的限量要求为低于1mg/kg、低于2mg/kg、低于10mg/kg,其中对照有砷含量超过4批次超出欧盟限量要求;《化妆品卫生规范》中(2007年版)规定,微生物指标的标准限量要求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大肠杆菌均不得检出,酵母菌和霉菌低于100cfu/g,菌落总数低于500cfu/g;本次检查出现两种样品的菌落总数超标,分别为洗发露、祛痱粉。结论 大连市痱子粉、洗发露儿童化妆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需要进行加强监管。

  • 标签: 有毒有害物质 质量 化妆品 儿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