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全口义齿修复的五个新观念:(1)除大气压力、吸附力之外,唇、颊、舌肌的肌力也是全口义齿重要的固位原理;(2)蜡堤平面前部的定位应参考口角联线;(3)依据上、下唇的接触关系确定面下1/3的垂直距离;(4)全面认识人工牙的唇腭向、颊舌向排列位置与牙槽嵴顶的关系;(5)纯钛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希望与同道共同探讨以上新理念,以达到提高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全口义齿 固位原理 蜡堤平面 垂直距离 排牙 纯钛
  • 简介:经典的口腔局部麻醉技术已为临床医生熟知,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口腔局部麻醉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观念和新方法,包括局麻注射的无痛操作技术、合理的麻醉方式的选择依据、麻醉时间的控制、麻醉作用的逆转,以及经腭入路上牙槽前神经阻滞麻醉技术、上牙槽前中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局麻药物输送系统一牙周韧带内注射技术。

  • 标签: 口腔局部麻醉 无痛注射技术 麻醉逆转
  • 简介:应用2个或4个种植体支持的下颌全口义齿是目前口腔种植学的标准治疗方案。大多数种植系统可以采用包括经典的连接杆在内的多种固位连接方式。早在1979年就报道了一种方法,上部结构使用连接杆直接连接固定4个种植体,随后即刻负重。本文叙述的方法源于临床实践,即在颏孔间植入4个Ankylos种植体后即刻负重。但是义齿固位没有采用连接杆杆作为固位体,而是使用圆锥型冠固位。即外科手术后立即将预成的圆锥型外冠直接粘结在口内原有义齿的基托内。圆锥型外冠与圆锥形型基台精密嵌合,为义齿提供固位。如此制作的全口义齿戴入后.对4个种植体起到间接的夹持作用。

  • 标签: 圆锥型冠固位 牙种植 负重能力 下颌 义齿 牙槽粘膜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测量猪下颌骨的方法,即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CBCT)进行的线性测量及体外直接测量。材料和方法:通过充填有古塔胶的孔洞来标记出7个下颌骨中的6个骨横截面。使用CT设备扫描下颌骨,随后使用带锯沿着古塔胶标记点进行截面。接下来.使用手持数字卡尺对每一个骨界面进行4次直接测量(DIR),古塔胶标记点作为参考点。随后.使用专门软件来测量相对应的横截面的放射影像(RAD)。一共测量168个位点。分别计算每对RAD和DIR测量值之间的差别[△(RAD-DIR)]。结果:△(RAD-DIR)平均值为-017±053mm(范围为-142~10gmm)。在36%的位点中.CBCT值要高于直接测量值;8%的位点(95%可信区间,38%~122%)表现出+O,5mm及+1mm的误差.18%的位点(95%可信区间.-02%~3.9%)表现出超过+1mm的误差。结论:CBCT和直接测量值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然而,有相当大比例位点的误差至少高出05mm.这表明当使用CBCT来设计手术方案,例如E:I腔种植治疗时,必须预留出安全余量。

  • 标签: 精确度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种植牙 尺寸测量 体外
  • 简介:本文的目的是回顾一些生物力学原理和骀学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采用粘接修复方法来最佳程度地对重度磨耗的前牙进行保守治疗。实践结果表明(在前牙腭侧)联合使用釉质、牙本质粘接和树脂直接修复以及(在唇面和切端)使用瓷贴面间接修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美观效果和功能/生物力学效果。前牙深覆验合并腭侧磨损的病例是较难处理的。本文提出了简化的修复方法,就是联合重新确定正中关系和应用Dahl方法的咬合治疗来创造上下前牙之间的修复间隙,减少对腭面牙体组织的磨除,这是修复前牙磨损和磨耗的极端保守的方法。

  • 标签: 鉴别诊断 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周病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