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间妇科肿瘤患者20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组于术前30min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其术后最高体温、平均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2.00%)低于对照组(6.00%),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最高体温、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妇科肿瘤 预防性 抗生素
  • 简介:目的: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42例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地西泮治疗,同时和患者展开及时交流与沟通,消除、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对照组仅给予安抚,不加以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易引发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应对椎管内麻醉后暂时性神经病学综合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神经病学综合征 地西泮 镇痛药
  • 简介:目的:建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来探讨最适宜的固定融合方式。方法分别建立以下融合固定模型:单枚融合器+双侧椎弓根钉(A型);双枚融合器+双侧椎弓根钉(B型);单枚融合器+单侧椎弓根钉(C型);双枚融合器+单侧椎弓根钉(D型)。对各模型进行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轴压加载,比较各模型的角位移、椎弓根钉及融合器的所受应力情况。结果各融合固定模型在不同工况下椎弓根钉及融合器所受应力的VonMises峰值各有差异,但均在最大受力范围之内。各工况下四种模型角位移均较有限元模型减少,A/B型、C/D型相比角位移减少程度相当,而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时脊柱稳定性较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差。结论建立了不同固定方式的腰椎融合模型,验证了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中使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加单枚融合器置入可提供适当的稳定,可以作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的固定方法选择。

  • 标签: 有限元分析 腰椎 椎间融合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通过从医院管理层面对比分析2011与2012年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情况,为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出可持续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与2012年该院全院和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率(AUR)和抗茵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对比及分析;并对该院抗茵药物的品规数、分级管理和销售金额占比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年该院全院住院患者AUR和AUD较2011年(57.06%和46.96DDD)均降低近10个百分点(45.54%和36.08DDD),均低于卫生部规定的指标。2012年该院多个f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指标较2011年有所降低,抗菌药物的品规数和分级管理结构更加合理化,进一步降低了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比。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持续的管理措施将经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效果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一种伴尖端扭转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典型特征是QRS波群的波幅和波形围绕等电位线扭转,这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特指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所致。获得性TdP是指由药物、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动过缓等]或者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晕厥、搐搦或心源性猝死。

  • 标签: 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QT间期延长 QRS波群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整形科2O1O年1月-2O13年11月收治的2O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O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85%,死亡3例,病死率1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烧伤 吸入性 综合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邯郸地区40家社区卫生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邯郸地区40家社区卫生院2013年的抗菌药物出库数据并进行分析。统计内容包括药品名称、用药金额、使用时间和使用数量,利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观察各种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结果:邯郸地区40家社区医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量前3位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曲松,用药数量以头孢菌素类(46.47%)和青霉素类(42.09%)为主,抗菌药物在四个季度的应用数量上没有明显波动。结论:2013年邯郸地区社区卫生院的抗菌药物应用总体上符合用药标准,但是对社区卫生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宣传和管理仍需加强。

  • 标签: 抗菌药物 社区卫生院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通过对19483例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输血前和术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9483例输血前和术前患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br〉在19483例患者中,检测样本总阳性数1606例,总阳性率5.16%,其中HBsAg阳性1242例(6.37%)、抗-HCV阳性123例(0.63%)、抗-HIV1/2阳性待复检3例(0.015%)、确诊阳性3例(0.015%)、抗-TP阳性238例(1.22%)。结论对输血前和术前患者四项传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减少医院感染,减少医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术前 输血前 传染性指标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妊振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并观察2组产妇情况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糖及羊水过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合并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起强化降糖作用,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治疗海军部队人员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2月筛选临床诊断FD3084例,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250例,分为5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抑酸联合促胃肠动力治疗,B组给予单纯抗抑郁焦虑治疗,C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药治疗,D组采用起搏器治疗,E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5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及各临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A~D组治疗1、2、4周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C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余3组,A组治疗效果时间间隔短于其余4组。析因试验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治疗时间因素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84.970、167.597,P=0.000);同时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因素间存在显著性的交互效应(F=10.510,P=0.000)。结论不同治疗方法对海军部队人员FD均有不同程度临床疗效,但常规西药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间隔及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 标签: 军事人员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退银汤与阿维A胶囊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间治疗的寻常银屑病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予退银汤治疗;观察组患者予退银汤与阿维A胶囊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银汤联合阿维A胶囊用于寻常型银屑病比单纯使用退银汤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退银汤 阿维A胶囊
  • 简介:加强继续教育是促进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提升疗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军队某疗养院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SWOT分析,找出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策略。

  • 标签: 军队 疗养院 继续教育 SWOT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甲医院2012年1月~12月神经外科126例Ⅰ类切口手术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26例神经外科清洁手术患者中,117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92.86%,除有10例为两联用药外,均为单一用药。在初次给药时机方面,术前0.5~2h、2~24h和大于24h用药者分别为40例、8例、13例,术后用药者56例。在术后持续给药方面,用药时间小于1d者为0,用药1~3d、4~7d、大于7d者分别为10例、42例和65例。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1176.29元。综合评价用药合理性,不合理用药率为100%。结论该院神经外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应用问题,需加强管理及行政干预。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神经外科
  • 简介:目的:了解综合运用多种临床干预措施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探索合理干预措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调取2010及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消耗数据,分别作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利用ABC分析分析干预前后使用抗菌药物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总体下降明显,下降了76.46%(393.10万元/1485.47万元),其中A类药品下降最显著,占总体下降金额的73.03%(287.07万/393.10万元);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有所下降,由27.15%(1485.47万元/5471.27万元)降至19.32%(1092.37万元/5655.12万元);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显著降低,由706.10元降至5130.26元;用药频度(DDDs)较高的抗菌药物限定日费用(DDC)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有效可行的临床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ABC分析法 临床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FQNs)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与其化学结构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FQNs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研究其化学结构与不良反应机制间的关系。结果:FQNs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与其结构位上C8,C7,C5,N1取代基有密切关系;其C6的F与C2的H不可取代,其与不良反应没有相关性,但与抗菌疗效有密切联系。结论:临床医师在使用FQNs新药时,应充分了解此类新药的不良反应资料,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氟喹诺酮 药物不良反应 化学结构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了解HFMD流行特征,并探讨EV71、CoxA16手足口病发病的实验室指标,为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某院抽样送检91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毒检测结果,并分析EV71、CoxA16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差异。结果EV阳性率89.01%(81/91),其中EV71阳性率53.85%(49/91)、CoxA16阳性率16.48%(15/9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21.98%(20/91)。2组病例发病年龄、血糖、心肌酶谱(除肌酸激酶)、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WBC、hs-CRP及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2013年某院手足口病主要是EV71感染为主,EV71手足口病病情较严重,部分实验室指标升高更显著。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 柯萨奇病毒A16 实验室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不包括中药处方)不合理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机制、危害,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门诊处方78892张,分类统计不合理处方并加以分析.结果:合格处方77956张,占所抽查总处方数的98.81%,不合理处方936张,占所抽查处方的1.19%.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合理处方有21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2.65%;用药不合理处方有72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77.35%.结论:该院还需进一步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医师、药师要加强学习、沟通,以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安全.

  • 标签: 西药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患儿共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一种理想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肺泡灌洗术 肺不张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54例外科系统手术病历中有157例手术预防性应用了抗茵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81%,其中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8%,Ⅱ、Ⅲ类切口抗茵药物使用率均为100%;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换药无指征、联合用药无指征等。结论: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趋于规范,但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及督导工作。

  • 标签: 外科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目的调查某热区海军部队官兵肾结石发生情况及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在某热区部队医院进行体检的1000名驻地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和B超检查,用Chi-squared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热区部队官兵肾结石患病率为4.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兵种(OR=0.620,95%CI:0.426,0.901)、饮食习惯(OR=0.687,95%CI:0.489,0.966)、饮水量(OR=0.608,95%CI:0.409,0.903)和泌尿系感染史(OR=3.054,95%C1:1.424,6.551)。结论兵种、饮食习惯、饮水量和泌尿系感染史是某热区部队官兵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应该高度重视,加强防控。

  • 标签: 军事人员 肾结石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