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甘肃省大部分地方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旱涝变化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发展。本文利用甘肃省近520气候历史资料中的旱涝等级,统计了旱涝出现频率,划分了干湿期,分析了周期特征。为我省国民经济建设部门制定规划,特别是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整治、农林牧业生产和发展,提供较长期的气候变化背景服务。

  • 标签: 旱涝 气候变化背景 湿期 周期特征 半干旱气候 省国民经济
  • 简介:一、2月、9月日照特少我省1989日照奇少,1990继续偏少。据全省53个台站的资料统计(下同),有107个站月出现了“月、最少日照时数”的异常纪录,是今年异常气象要素中出现范围最广的一个。日照时数在1260—2000小时之间,比常年偏少100—600小时。其中有15个站破“最少日照时数”的历史纪录,这些站主要集中在浙中、南地区。特别是温岭站,日照只有1260

  • 标签: 日照时数 雨日 最大降水量 暖湿 平均最高气温 降水总量
  • 简介:1基本气候概况2006秋季(9-11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降水除青南大部分地区偏少外,其余地区偏多,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值。季内,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冰雹、洪灾、连阴雨、雪灾、寒潮、强降温等。气象灾害给人民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气候概况 青海省 秋季 强对流天气 气候特点 日照时数
  • 简介:1 基本情况  1.1 卫星遥感监测结果  据20005月9日监测,全省小麦平均绿度指数普遍低于上年同期。  1.2 农业气象条件

  • 标签: 2000年 小麦 产量预报 精度 农业气象条件
  • 简介:2004秋季(9~11月,下同),青海省总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北多南少,气温大部分地区偏高。9月上旬本省东部地区降水偏多,部分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造成农作物倒伏、发芽霉烂,也给农业区浅、脑山地区尚在收割、打碾和晾晒的农事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2004年 青海省 秋季 部分地区 连阴雨天气 气候特点
  • 简介:1基本气候概况2005夏季(6~8月)总体气候特征是:气温偏高、降水充足,日照偏少,暖湿气候特征显著。季内降水引发的洪灾以及冰雹、雷击等强对流天气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和畜牧活动造成了较大损失,也造成了部分人员伤亡;洪水及长时间连续的降水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对青海省道路运输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但黄河上游地区丰沛的降水和来水缓解了水资源持续下降的趋势,龙羊峡库区蓄水水位、蓄水量均创下闸蓄水19以来的新高。

  • 标签: 气候概况 青海省 夏季 黄河上游地区 气候特征 强对流天气
  • 简介:9月25日上午,辽宁省气象学校召集的“深化在职职工教育座谈会”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会议室召开。10前毕业于辽宁省气象职工大学的学员参加了座谈会。省局办公室、科教处领导到会并讲了话。座谈会由省气象学校副校长刘春友主持,校长张连举讲了话。他说,这次座谈会主要是围绕改革开

  • 标签: 区域气象中心 职工大学 学校副校长 在职职工 科教处 经济发展问题
  • 简介:通过沉积盆地地壳动力学分析及沉积体系的识别与划分,首次提出并建立了龙门山中生前陆盆地等时地层格架的充填生长模式。中生盆地的发育、生长可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T33—J11)为大巴山-米仓山前陆盆地期,它是以北部大巴山、米仓山为物源区向南展布;第二个时期(J12—K1)为龙门山-大巴山叠合前陆盆地期。早侏罗世中、晚期龙门山完全升起成为陆源剥蚀区,此时大巴山、米仓山仍为物源区,这两个物源区为线状并呈钝角相交向东南展布。

  • 标签: 大巴山-米仓山 龙门山 前陆盆地 时间地层格架 盆地生长
  • 简介:从板块构造演化、盆山相互转换关系入手,对中新生盆地构造特征、构造式样及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重点对新构造运动阶段的构造运动形式、造山幅度及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中生盆地是在晚古生代褶皱基底之上多阶段发育起来的中、小型山间断(坳)陷式盆地(群),盆地形态及展布规律受基底构造控制。新构造运动总体以差异性断块抬升为主,垂向抬升幅度适中(500-1500m),属于天山造山带东延的亚造山区范围。盆地后期构造运动具有南(西)抬、北(东)断的特点,盆地西南翼往往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构造斜坡带,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构造条件。

  • 标签: 新生代 北山盆地群 新构造运动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作用
  • 简介:1引言2003夏季,三明市出现60多天大范围日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其中13天日极端最高气温≥40℃的异常高温天气,全市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2.4℃(尤溪7月16日出现),也是全省之最。一时间素有我省“火炉”之称的三明再次成为全省高温中心。持续高温少雨引发1939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旱情,使许多河道枯竭、水库蓄水量锐减,异常高温和特大干旱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本文对酷热日这一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其基本事实和影响因素,为三明市今后酷热天气的预报提供线索和依据。

  • 标签: 酷热天气 异常高温 三明市 夏季 特征 最高气温
  • 简介:利用滑动平均、多项式倾向率等方法,对永康近45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各类天气现象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永康近45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先逐渐降低,自80开始回升,特别是90中期以来,气温增暖的趋势更明显;降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点,多雨期与少雨期交替出现,21世纪后又进入了少雨期;日照趋于减少。近期开始回升;雷暴天数呈下降趋势,大雾天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近10雷暴、大雾天数明显减少.但雷电灾害、大雾造成的损失却明显增加。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日照 气候变化
  • 简介:1990度(198912月—199011月)陕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暖春寒,雨雪充沛.夏季,榆林、渭南、商洛地区有重早,宝鸡和汉中地区局地暴雨洪涝严重.冰雹灾害多于常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少,无明显的连阴雨天气.一、气候概况1.气温年平均气温:陕北9—11℃,关中11—14℃,陕南13—16℃,与常年相比,陕北偏

  • 标签: 气候影响评价 秋季气温 局地暴雨 气候异常 连阴雨天气 年平均气温
  • 简介:本文把福建省地震科技走过的三十历程,按发展的脉络分成三个阶段:1970~1978;1979~1900;1991~2000,按学科分成12个科学问题来进行论述:①区域地震地质与地震烈度区划研究;②地壳结构与区域地球物理场;③地震与地壳形变;④第四纪活动断裂与地震;⑤地震活动时—空特征;⑥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动力学特征;⑦地震与地壳—地慢热状态;⑧GPS测量与现今地壳运动;⑨二程地震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地震—地下流体地球化学;地震预期进展,旨在让人们对三十来福建地震科技发展的面貌及内涵有一个概略认识。

  • 标签: 福建 地震科技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