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我有个朋友叫疯马,你们肯定不认识这个人,这没关系,他的大名叫马峰,辽宁锦州人,汉族,高约一米九,体毛茂盛。我认识他是在一个酒局,都是写东西的人,一个喊两个,两个喊三个,终于包厢里挤满了互不认识的十五个人。大家比邻而坐,被空调里的热风吹拂,盯着转动的菜肴,沉默不语。我那时没写出什么东西,每天就在这些饭局里瞎混。北京的饭局这样多,只要友善和善饮,就能一天不落地吃下去。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  在终日四处的奔波中,常常不能拒绝的事便是应人家请求,提起毛笔写几句话.想想看,人家盛情陪同,尽其所能地招待和照顾,而这些景物本来又都是自己切切关心的,待到告别之时,人家备好纸笔墨砚,请你留下"墨宝",怎好把脸一板推掉?故而这些行间的笔墨大多在来去匆匆之间,凭着的是一时的情意与兴致,很是即兴.……

  • 标签: 行间笔墨
  • 简介:张中行逸事作家刘心武在《文汇报》1月17日的笔会副刊发表了一篇散文《请启功题字》,文章写得真是很有意思。刘心武在“文革”刚结束时以发表伤痕小说《班主任》一举成名,后来出版长篇小说《钟鼓楼》又摘得茅盾文学奖。这些年来,刘心武似乎逐渐淡出文坛,只写写忆旧的散文随笔,流年碎影,点点滴滴,显然是老矣。

  • 标签: 散文随笔 《文汇报》 《班主任》 茅盾文学奖 刘心武 伤痕小说
  • 简介:有天黄昏,回家的时候,路过一家饭店。饭店门口有个人在修理牌匾的灯箱。他也就二十几岁,虽是冬季,羽绒服却敞着怀,踩在圆凳上。饭店的主人是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们仰着脸看那小伙子修灯箱。忽然,小伙子欢快地喊了一声,修好了。随后,灯便亮了,洒了那对老夫妇一脸柔和的光。小伙子并不急着从圆凳上下来,而是很骄傲地朝下面看了一眼,满脸笑意。

  • 标签: 温斯顿 《一九八四》
  • 简介:牛汉诗歌作品中的意象是丰富多彩的,植物、动物、人物,可以说牛汉在他漫长的人生经历接触过的事物,有许多都直接或经过变化地再现在他的诗歌中。而“马”并非牛汉诗歌作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比

  • 标签: 牛汉 诗歌 “马”意象 叙事性 艺术风格
  • 简介:作为公众拥有知情权和话语权的象征,媒体的自由空间和独立性仍然作为一种缺失被广泛地诉求。虽然这些天的香港爆出了明星裸照的轩然大波,从而引发了关于媒体的道德底线的社会讨论,虽然作为一九七零年代英国左派的杰出代表斯图尔特·霍尔早就讨论过由报刊引导的道德恐慌问题,分析了经过意识形态编码的文化诸形式与受众的解码策略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凭借凝结社会的霸权符码的生产而发挥作用,看起来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是构建现实,强调是大

  • 标签: 新意识形态 都市报 八十年代 深圳特区 九十年代 报纸
  • 简介:本文试图从哲学和汉学的双重角度.介绍、分析和诠释于连的两个基本概念l’alterite和l’ecart,旨在把他重新放入欧洲当代哲学脉络里看中国如何成为欧洲哲学未思之思的他者;同时透过他哲学汉学化的研究方式,看基于相异性的比较如何能让自我和他者彼此凸显:并由此探讨如何生成当代中西对话中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和他者。

  • 标签: 于连 他者性和相异性 未思之思 间距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