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儒门事亲》是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所著的一部医书,是中医医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在张氏去世后不久即行刊刻,并广为流布,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还在不断刊印;甚至还漂洋过海,传至邻国日本和亚洲其它国家。《儒门事亲》最早为三卷,后来的通行本为十五卷,乃张从正卒后,麻九畴、常用晦等人总其医说汇辑而成,并仍以“儒门事亲”总其名。嘉靖刻本是现存最早的十五卷本,也是后来通行各种版本的祖本,且流传较少,弥足珍贵。

  • 标签: 首都图书馆 嘉靖刻本 儒门事亲 张从正
  • 简介:博物馆工作,不仅是能让观众参观陈列展览,接受教育,还有收藏、研究和保护文物的重大任务。而文物藏品的保存和管理,在诸项业务中,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文物的修复工作。文物修复系指对文物的修整和复制。在博物馆中,通常设有铜器、瓷器、书画等的修复业务。修复工作在文物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 标签: 铜器 文物保护 修复工作 瓷器 参观 书画
  • 简介:桂东贝溪郭氏入湘较早,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在湖湘地区有重要地位。民国十二年编修的《桂东贝溪郭氏族谱》因为省长赵恒惕的支持,反映出"联省自治"的重要信息,同时保留有郭嵩焘的谱序、寿文、传记等六篇,有重要历史参考价值。

  • 标签: 《桂东贝溪郭氏族谱》 耕读传家 联省自治 郭嵩焘遗文
  • 简介:方志馆是专门收藏地情资料的馆藏机构,要使社会各界了解和使用方志馆馆藏的地情资料,就要明确方志馆的功能定位,在地情资料搜集、开放网上查阅,对所藏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等方面有所创新,从而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功能与作用。

  • 标签: 方志馆 地情资料 志书
  • 简介:对于的阙释、误释之处,余曾作<〈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补释>一文,发表于2003年第9期.后又陆续发现该书考释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兹再作补释如下:

  • 标签: 战国 上海博物馆 楚竹书 补释 东南 考释
  • 简介:8月30日至9月2日,全省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及相关规范培训班在武汉举办。来自全省文博系统32个单位40多名学员参加了这次培训班。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北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参加了开学典礼并讲话。

  • 标签: 管理系统软件 馆藏文物 培训班 湖北省 文物局 信息
  • 简介:自然类藏品所承载的信息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该藏品作为自然属性所含有的"物性信息",另一个是物品成为藏品过程中被不断加载的"人为信息"。在新博物馆学研究中,涉及藏品的研究,更本质的被认为是对藏品信息的研究。把自然类藏品的物性信息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中剥离出来,用以跨学科的信息研究使用,是此类藏品值得尝试的一个新领域。一个理想的博物馆藏品库,其藏品信息应该是以要素的形式详尽完备存放的,并且具有智能化的提取系统,以便于从不同角度对藏品进行信息研究和重新诠释。博物馆的使命维系在"藏品及其承载的信息"得到更科学理性的延续使用。因此,拓展藏品数据信息的可持续化使用,等同扩充了博物馆对社会可持续化发展需求的响应。

  • 标签: 博物馆藏品 藏品信息 自然类藏品使用
  • 简介: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多样性、时代性、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决定了实施保护技术必须审慎的原则。以往各地都是根据自身的文化、历史特性和已经掌握的保护修复技术,以及对被保护对象的认知能力和不尽完整的分析论证,决定了解决方法的固定化和惯例化的行为。为了避免以经验为主导,以既定的模式干预文物,更为了杜绝文物越保越坏,错误地选择不当的理念、方法和材料,对文物今后的长期保存留下后患,甚至是无法挽回的遗憾,我们必须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为馆藏文物保护技术干预的前提和基础。

  • 标签: 文物保护技术 文物修复 馆藏 不可再生性 可替代性 修复技术
  • 简介:汉代画像砖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汉代南阳郡影响而产生的许昌汉画像砖,大部分出土于许昌周边地区。自许昌博物馆建馆以来先后征集到汉画像砖2000余块,这些画像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标签: 汉代画像砖 许昌市 赏析 馆藏 汉画像砖 中国美术史
  • 简介: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的有关规定和2004年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以及成都市政府领导有关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成都市文化局将2005年作为成都市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基础工作年,成都市馆藏文物清理建档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是核心内容之一。

  • 标签: 馆藏文物 建档工作 清理 组织 文物工作会议 管理基础工作
  • 简介:辽宁省博物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征集到一套彩绘人物纹木雕,共12件。木雕均为上圆下卷云纹座,采用浮雕的方式,正面雕刻各种人物,背面光素。人物均脚踏祥云.多残留有彩绘的痕迹。大小基本相同,通高26.5、圆形直径20、厚1.5厘米,形制相似应为一组。下面分别对这12件木雕饰进行介绍。

  • 标签: 彩绘木雕 二十八星宿 辽代
  • 简介:瓯,古指温州府一带,其名源自汉代东瓯国。温州自古文风昌盛,才人学者层出不穷。温州之地方志,作为温州地域和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积淀亦极为深厚,南朝时已有刘宋郑缉之撰《永嘉郡记》。自宋至清,温州不仅官修府、县志代代传承不绝,民间私人修志之风亦颇盛行,佳志频出。《瓯乘补遗》即为清代嘉道中期温州学人洪守一所纂修之私志,本意为补《(乾隆)温州府志》之不足。该志初稿本现藏中国国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瓯补遗 稿本考略
  • 简介:由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经过20多天的展览,已于2000年10月18日落下帷幕.该展览在筹办过程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自从9月26日开展以来,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国庆节期间,观众络绎不绝,纷纷在留言簿上给我们提出恳切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这一切引起了我们的下列思考.

  • 标签: 中国革命博物馆 馆藏原版照片集珍展 陈列展览
  • 简介:河北省地处京畿,近代百年历程中诸多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都与这块土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曾在这片热土上唱响了赫赫英名.河北不仅在鸦片战争后成为天主教渗入中国的活动中心,而且是义和团运动的重要活动区域,更是抗日战争的敌后主战场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与重要后援地.河北省博物馆近代文物馆藏丰富,其中不乏文物精品,是燕赵大地近一个世纪以来风雨沧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近代风云百年的重要史证.现从中甄选出10件能够彰显杰出历史人物、见证重要历史真实的典型文物,分别介绍如下:

  • 标签: 河北 博物馆藏 近代文物 历史事件
  • 简介:<正>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重一斤八两铜权(图1),通高4.2、底径2.9厘米。体呈扁圆形,桥形钮,饼足,环腹由右向左刻铭“官平秤槌(锤)重一斤八两”九字(图2),足底刻一“平”字。实测权重332.4克,

  • 标签: 单位量 东汉 度量衡器 西汉 杆秤 标称值
  • 简介:<正>一《内豊》第七简有"君子孝子不△若才腹中攷■(变)古父母安"一段,△,整理者释为"飤",并断句为"君子孝子,不飤(食)若才(灾),腹中攷(巧)变,古(故)父母安。"并谓:"不飤"即"不食",拒食、不吃。"才",读为"灾。"如父母固执己见,孝子采取不食的方法则如生命之灾。~①按,△简文作~②:■与楚简习见"飤"字有别,字当分析为从"■"从"负。"战国文字中"负"字多作下列之形~③:

  • 标签: 战国文字 竹书 楚简 整理者 大戴礼记 曾子
  • 简介:李绛(764~830),字深之,唐赵郡赞皇人,元和六年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九年罢相,以敢于直谏闻名。关于李绛的传世文集,《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七记载:"绛所论事万余言,其甥夏侯孜以授蒋偕,次为七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44页),率先指明蒋偕参与李绛论事集编订的史实。刘禹锡为李绛文集作序,评价其为文:"肇自从试有司,至于宰天下,词赋、诏诰、封章、启事、歌诗、赠饯、金石、扬功,凡四百余篇,勒成二十巻。上所以知君臣启沃之际,下所以备风雅诗声之义。洪钟骇听,瑶瑟清骨。其在翰苑,及登台庭,极言大事,诚贯理直,感通神祇。龙鳞收怒,天日回照。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 标签: 李绛 刘禹锡集 蒋偕 李深 论事 一言兴邦
  • 简介:本生故事是佛教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舍身饲虎本生以牺牲、奉献为主题思想,在北朝时期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新疆、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石窟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该本生故事壁画和雕刻。佛教造像碑、塔是与石窟一脉相承的佛教艺术表现形式,其龛像、铭文及其他佛教内容往往相互印证,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表达一定的主题。甘肃馆藏的两件刻有舍身饲虎本生图像的碑塔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其内容、构图、思想内涵等相关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北朝 造像碑 造像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