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使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法的效果。方法对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瑞替普酶临床再通率83.3%,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后好转。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再通率高,并低分子肝素治疗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方便的。

  • 标签: 心肌梗死急性瑞替普酶低分子肝素再灌注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方法导致患者疼痛、皮下淤斑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我科2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共288次),将每位患者的平均15次皮下注射分为2组,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组采用传统法,一组采用改进法,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皮下淤斑的例数,收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法注射患者的疼痛程度、皮下淤斑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注射法(P<0.05)。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皮下淤斑。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过敏性紫癜患儿
  • 简介:通过对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方法获得的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苯甲酰肼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和MS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对RSK2激酶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初步揭示了抑制RSK2活性的构效关系,并通过模建的RSK2氮端三维结构揭示了该系列化合物抑制RSK2的作用机制。

  • 标签: RSK2激酶抑制剂 苯甲酰肼衍生物 构效关系 分子对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两组均7天为1疗程。分别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钙 疗效
  • 简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增高症(Hereditarypersistenceoffetalhemoglobin,HPFH)是成人红细胞中持续存在过量的胎儿血红蛋白(Fetalhemoglobin,HbF),血液学检查正常的遗传综合征。携带者常无临床症状。HPFH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分子机制主要涉及11p15上β-类珠蛋白基因的遗传缺陷导致的HbF异常高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HPFH具有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其发生机制可能不局限于单纯的β-类珠蛋白基因上的遗传缺陷,HPFH还与多个基因座的异常有关,具有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traitloci,QTL)的遗传特征。主要包括QTL6q23和QTL2p15等的异常。通过HPFH来探索珠蛋白基因的网络化表达调控机制,为镰状细胞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疾病的治疗研究开拓了新路径。

  • 标签: HPFH 分子机制 β-类珠蛋白基因 QTL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用于重症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治疗后各血液黏度指标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改善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黏度,并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肺心病 重症 心力衰竭 血液黏度 疗效
  • 简介: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自1903年第一次运用于临床治疗至今,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并为骨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它所具有的卓越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使之成为肿瘤研究及治疗领域的热点。本文对PDT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临床治疗 光动力疗法 骨肿瘤 骨与软组织肿瘤 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松质骨骨密度、骨小梁结构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3个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尾部悬吊14d、28d和空白对照组.到期处死动物,测定L4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并进行显微CT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尾部悬吊组较对照组椎体、股骨髁部骨密度均显著下降,且尾部悬吊大鼠骨质疏松随时间加重,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股骨髁部表面积体积比(BS/BV)、椎体骨小梁间隙(Tb.Sp)则较对照显著增高.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尾部悬吊14d、28d组腰椎的最大压缩应力分别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1.8%、26.3%,股骨抗弯曲载荷较空白对照组下降13.9%,24.6%,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结论尾部悬吊大鼠从14d即表现出明显的松质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三维微结构破坏,椎体力学强度也显著下降,并随时间发展不断加重,理论上骨折风险性增加.

  • 标签: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大鼠 显微CT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的注射方法及按压时间对预防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1例。A组采用传统注射法,B组采用改进注射法,每种注射方法又根据注射后按压时间的不同各分为a组(3min),b组(5min),c组(10min),通过对照研究,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在不同按压时间下,局部的淤血情况。结果B组(试验组)患者局部淤血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对照组),p<0.01;a组出血面积大于b、c组,b、c组出血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组注射方法有利于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出血,且出血程度与按压时间有关,3分钟按压的出血程度明显高于5分钟和10分钟按压,由5分钟增至10分钟按压不能有效减轻出血,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坚持。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皮下注射 按压时间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LPA/AP)含量变化的特点及Rho激酶抑制剂的影响,探索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28例,测定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其相似磷脂(AP)的含量变化,并与15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年龄匹配的1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脑出血患者血浆LPA、AP含量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病24小时脑梗死组血浆LPA的含量(4.22±0.62μmol/l)显著高于脑出血组(2.68±0.45μmol/l)及对照组(2.57±0.37μmol/l),P<0.01。脑出血组血浆AP含量(6.65±0.75U)显著高于脑梗死组(5.39±0.58U),P<0.01及对照组(4.09±0.48μmol/l),P<0.001。发病1周,脑出血组血浆AP含量仍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1)。发病72小时应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够显著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AP含量,改善病人预后。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AP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脑出血后2周内均存在缺血性膜损伤;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能有效降低血浆AP含量,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溶血磷脂类分子 缺血性膜损伤 法舒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露出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0%),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方案治疗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银杏达莫 高凝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毛细管电色谱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毛细管电色谱的文献资料,综述毛细管电色谱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结果毛细管电色谱在分离分析生物大分子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结论毛细管电色谱拥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毛细管电色谱 研究进展 生物大分子 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分析三药联用治疗效果。方法为比较采用和未采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我院把去年医治的148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别给予采用常规用药方式治疗,设为对照组,给予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添加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和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采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用此法的对照组。结论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联合胺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用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肺心病 酚妥拉明 多巴酚丁胺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何坐标注射法在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减少了皮下出血的几率。方法选取脑缺血发作和诊断明确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失去溶栓机会患者60人,进行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连续治疗7-8d。其中30人按传统注射法注射,共注射387例次。另外30人按坐标图注射法注射,共注射402例次。注射后12h用直尺测量注射部位皮下出血范围情况,比较两种注射法出血的范围及相应例数。结果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患者局部出血的例次为72次,采用坐标图注射法的出血例次为20例,后者出血率明显降低。二者的差异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标图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减少了患者皮下出血的几率,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 标签: 几何坐标法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皮下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超检测胃动力指导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方法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拟行经鼻胃管插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每天应用B超检测胃动力法测定空腹胃窦指数,以确定当天的肠内营养计划。对照组患者则有主治医生自行制定当天的肠内营养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肠内营养实施情况和相关终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的起始速度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到达最大喂养速度的时间也有下降的趋势,同时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终点指标无明显性差异。结论应用B超检测胃动力指导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可以较客观的确定肠内营养喂养速度,有利于及早实现喂养目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B超 胃动力 危重症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效果,有效提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治愈率。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伴有下肢动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奥扎格雷纳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单独用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采用奥扎格雷纳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疾病 奥扎格雷纳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2007年、2008年、2011年成功主办了四期神经肿瘤化疗培训班,经过短期培训学习,学员们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化疗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返回工作单位后在脑肿瘤化疗临床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 标签: 2012年 "脑肿瘤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学习班" 癌症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其中易损斑块更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元凶。因此本文就易损斑块的发生机制及核磁共振检测手段在近年来的进展做简要的概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机制 核磁共振 分子影像学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的霍乱弧菌简便快速分子分型方法。方法选择16株霍乱弧菌代表性菌株,包括O_1群、O_(139)群和非O_1/非O_(139)群等血清群,通过40条随机引物的RAPD-PCR实验,筛选出理想的随机引物,要求其产生的DNA指纹图谱多态性高,并有足够的分辨力进行分子分型。结果通过一系列RAPD-PCR实验和统计学聚类分析,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条最符合要求的引物。16株霍乱弧菌的分析结果显示,2条引物对于O_1群和O_(139)群产毒株、O_1群非产毒株和非O_1/非O_(139)群均有很好的聚类分辨率。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了2条随机引物并建立了基于RAPD的分子分型方法,该方法简便、省时、省力,适用于地方疾控部门和口岸检疫部门的基层实验室开展霍乱监测和流行病学溯源工作。

  • 标签: 霍乱弧菌 随机引物 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