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肺样畸形(CCAM)手术前后肺功能的指标,以指导临床治疗及随访。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因CCAM在本院小儿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14例,对其手术前及术后半年的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4例CCAM患儿均在产前诊断,生后经CT增强确诊并予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14例患儿中,7例为左侧CCAM,7例为右侧CCAM。其中1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合并漏斗胸,2例同时合并胸腔积液及漏斗胸。14例患儿术前肺功能有3例限制性病变,5例阻塞性病变,余6例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14例患儿术后肺功能有6例阻塞性病变,余8例肺通气功能基本正常。结论CCAM预后良好,手术是治疗的手段之一。由于存在先天性肺发育不良,部分患儿术前肺功能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手术虽然解除了结构性畸形,但功能性的恢复,短时间仍可能存在各种异常,其中肺功能的恢复仍需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本项目旨在通过探讨CCAM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及依据。

  • 标签: 先天性肺囊性瘤样畸形 肺功能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球阻断和凝血酶注射联合治疗四肢假性动脉的临床应用。方法8例四肢假性动脉患者在血管造影基础上,在球阻断载动脉并封闭假性动脉漏口的同时,采用头皮针经皮直接穿刺动脉,行腔内注射凝血酶。结果8例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术中及术后造影,漏口闭塞,腔内未见血流;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未见载动脉远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术后3~6个月随访假性动脉均完全闭塞,无复发。结论血管内球阻断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作为假性动脉外科修补术的替代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球囊 阻断 凝血酶 假性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颈部状淋巴管的发病机制及小儿颈部状淋巴管的病理性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在68例小儿颈部状淋巴管组织中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PCNA、MMP-2的阳性表达情况,并以20例大月份引产胎儿的胸导管作为正常淋巴管组织对照.结果PCNA、MMP-2在小儿颈部状淋巴管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6%、8.8%,与正常淋巴管组织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P值均>0.05).结论小儿颈部状淋巴结瘤可能是一种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性肿瘤.

  • 标签: 囊状淋巴管瘤/病理学 头颈部肿瘤/病理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金属蛋白酶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及常染色体隐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RB)家系BEST1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BVMD一家系(4例患者和6名家系成员)及ARB一家系(2例患者和2名家系成员),共计6例患者和8名正常家系成员纳入研究。详细询问其病史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身荧光、眼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采集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基于靶向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行基因测序,与数据库对比,筛选可疑致病突变位点,并对家系其他成员行Sanger验证。结果BVMD家系先证者临床表型为典型BVMD,其余患者临床表型为多灶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4例患者及2名家系成员均携带BEST1基因第3号外显子c.240C>G (p.F80L)(M1 )杂合错义突变,该变异为首次报道,定义为可疑致病突变。ARB家系先证者及另1例患者均为AR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携带BEST1基因第5、2号外显子c.584C>T (p.A195V)(M2)、c.139C>A (p.R47S)(M3)2个杂合性错义突变,第3号外显子c.235dupT (p.S79Ffs*153)(M4 )移码突变;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M2为已报道致病突变位点,M3致病性不明确,M4为首次报道。结论BEST1基因突变是导致BVMD及ARB的主要原因,不同突变位点可导致不同临床表型;BVMD及ARB具有遗传及临床表型异质性。

  • 标签: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 BEST1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小泪慢性泪炎泪鼻腔吻合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泪炎鼻腔吻合术患者,并对患者采取严密观察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泪鼻腔吻合术和泪道冲洗护理之后没有出现溢泪、溢脓的症状,所有患者都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慢性泪炎患者采取泪鼻腔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在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脂膜微(LCM)靶向性聚集于大鼠颅内C6胶质动物模型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C6胶质动物模型,成大鼠分为两组:单次注射LCM组,多次连续注射LCM组,处死后获取大鼠脑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油红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LCM在肿瘤位点分布的特点.取C6胶质细胞研究LCM在细胞内的分布特点。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内有LCM的聚集,且多次注射LCM组其LCM浓度明显较单次注射组高。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LCM主要聚集于肿瘤区,且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对体外培养的C6胶质细胞研究发现,LCM先结合于细胞表面,随后在细胞内再分布。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可能与细胞内的酸性成分有关。结论LCM可靶向性聚集于肿瘤位点,其在肿瘤位点浓度与注射次数成正相关。其靶向性机制与LCM的脂质构成有关,还与脑肿瘤引起的局部血脑屏障破坏有关。LCM在肿瘤细胞内的代谢与细胞内的酸性成分有关。

  • 标签: 脂膜微囊 神经胶质瘤 动物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46岁。因突发意识不清,醒后头痛2h,呕吐3次,于2010年2月15日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头痛、头晕及呕吐症状无明显加剧,急诊行头部CT,提示第四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既往无明确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为160/90mmHg,

  • 标签: 椎动脉 动脉瘤 夹层 弹簧圈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球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disc、VIP、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3年7月,纳入中、英文比较球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的是临床研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7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动脉的完全栓塞率(OR=1.05,95%CI:0.72~1.51;P〉0.05)、次全栓塞率(OR=1.33,95%CI:0.86~2.06;P〉0.05)及部分栓塞率(OR=0.69,95%CI:0.31-1.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OR=0.61,95%CI:0.27~1.41;P〉0.05)、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OR=0.95,95%CI:0.54-1.67;P〉0.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球与支架辅助弹簧圈两种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这一结论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球囊 弹簧圈 META分析
  • 简介:颅内巨大动脉(直径〉2.5cm)因其体较大、颈宽,并常合并钙化、血栓等治疗复杂,开颅夹闭及血管重建术为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死亡率及致残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未破裂巨大动脉显微外科治疗死亡率达20%~45%。特别是颅内虹吸段巨大动脉,无论对手术治疗还是栓塞治疗都是一个挑战,手术治疗需要去除骨性障碍,同时对颈内动脉进行重新塑形,难度较大,风险高;采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又因该部位动脉几乎都是绝对的宽颈,体大,需要使用数目较多的弹簧圈及支架辅助,费用很高,患者及家属难以承受,如何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内虹吸段巨大动脉,又能为患者减少费用,成为神经外科医务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我科应用可脱球闭塞颈内动脉治疗此部位巨大动脉3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围绕治疗的全过程,我们从护理角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巨大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生在卵巢的转移较罕见,现报道1例子宫体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EC)转移至卵巢成熟性性畸胎(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患者女,55岁。绝经后阴道出血2个月余。大体检查:宫体内膜粗糙、增厚,面积5.2 cm×3.5 cm,厚0.8 cm;右侧卵巢大小5.5 cm×5.0 cm×4.5 cm,切面呈单房性,内充满油脂、毛发及一头节,内壁见一灰白结节样隆起,大小0.9 cm×0.8 cm×0.5 cm,切面呈实性,灰白,质中。镜下观察:右侧卵巢符合MCT,灰白结节符合子宫EC转移至卵巢MCT内;子宫体符合EC。免疫表型:右卵巢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波形蛋白、PAX8均阳性,p53野生型,Ki-67阳性指数为1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颈部淋巴水(cervical cystic hygroma,CCH)与染色体异常和解剖结构异常的关系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检出胎儿CCH的病例70例,按照是否合并解剖结构异常或其他异常分为非孤立性CCH和孤立性CCH。分析CCH及其检出孕周与染色体异常和解剖结构异常的关系,总结预后。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例CCH中,孤立性CCH 占49%(34/70),非孤立性CCH占51%(36/70)[其中合并心脏结构异常8例(22%,8/36)、前腹壁异常10例(28%,10/36)、全身水肿和/或胸腔积液16例(44%,16/36)、颅脑异常及前脑无裂畸形+心脏结构异常各1例(3%,1/36)]。44例接受染色体检查者中染色体异常18例,其中18-三体6例,21-三体、13-三体、45,XO和染色体片段重复/缺失各3例。非孤立性CCH组与孤立性CCH组比较,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升高[59%(13/22)与23%(5/22),χ2=6.02,P=0.014],但高龄孕妇构成比及检出CCH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孕14~27周+6检出CCH的病例中孤立性且染色体正常的比例高于孕11~13周+6检出CCH者[62%(13/21)与17%(4/23),χ2=7.39,P=0.007]。染色体正常且孤立性CCH胎儿一共17例,活产出生12例。这12例中的1例生后9个月颈部仍有直径3 cm性包块;另11例出生时颈部包块消失但随访5个月~6岁发现1例因新生儿水肿住院治疗1周但5月龄夭折,另1例生后3 d发现肛门闭锁而行手术治疗,其余9例未见异常。结论非孤立性CCH合并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更高。发现孕周较晚的CCH染色体正常且为孤立性的比例较高,生后有较高的健康存活率。

  • 标签: 淋巴管瘤,囊性 头颈部肿瘤 染色体畸变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辅助技术用于处理颅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中破裂(intraprocedural aneurysmal rupture, IAR)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弹簧圈栓塞且并发IAR的颅内动脉患者。按术中止血方式分为球辅助止血组和快速填塞止血组。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7例IAR患者,其中46例(59.74%)采用球辅助止血,31例(40.26%)采用快速填塞止血。在51例(66.23%)具有3个月随访资料的患者中,转归良好32例(62.75%),转归不良19例(37.25%)。单变量分析显示,球辅助止血组与快速填塞止血组之间IAR至处理时间、IAR至确认止血时间、术后Fisher分级改变以及转归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之间IAR处理方式、IAR至处理时间、IAR至确认止血时间、术后Fisher分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球辅助止血(优势比0.234,95%可信区间0.056~0.990;P=0.048)以及IAR至确认止血时间≤10 min(优势比0.097,95%可信区间0.024~0.397;P=0.001)是IAR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使用球辅助技术处理颅内动脉弹簧圈栓塞IAR能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并能改善患者临床转归。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动脉瘤,破裂 手术中并发症 气囊阻塞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  总结1例生殖细胞输液港置入术后袋伤口感染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经外科医生、静疗专科护士会诊,全面评估后,给予亲水纤维银抗感染及管理渗液、3M免缝胶布拉合伤口,保护伤口裂开,藻酸盐敷料管理渗液、促进肉芽生长。经过10天的伤口换药,输液港袋伤口愈合。

  • 标签: 生殖细胞瘤,输液港,囊袋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膜增殖钙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对后膜处理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9例31眼后膜增殖钙化型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常规摘除术后于人工晶体植入前或植入后对后膜进行Ⅰ期后膜环形撕开或切开术,撕口大小在3~4mm间。结果29例31眼全部Ⅰ期顺利完成,后膜的环形撕开人工晶体植入袋内的27例29眼,2例2眼植入睫状沟,术后随访3~18月矫正视力>0.522眼占70.9%,1例人工晶体轻度偏斜,矫正视力0.3,其余人工晶体位正无偏斜移位。无黄斑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病例,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病例。结论Ⅰ期后膜环形撕开或切开对后膜增殖钙化型白内障对迅速获得视轴区透明,增加改善术后视力,彻底预防后发障是必要的也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后囊膜增殖钙化 环形撕囊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