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放射治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放射剂量能够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并进一步改善生存率,但是严重的正常组织损伤限制了放射剂量的进一步提高。调强适形放疗具有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三维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靶区内剂量能够按照处方要求分布的优点,能够在不增加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提高肿瘤放射剂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已经在头颈癌、前列腺癌等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调强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是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患者的体位固定和摆位是放射治疗的关键环节,只有对患者合适的体位固定,精确定位和精确摆位,才能保证放射治疗的疗效。笔者在放射治疗方面有着7年多临床实践的经验,本文就提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的定位和摆位精度等方面给予相关介绍。

  • 标签: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图像引导放疗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六天工作制,放疗技术员排班实行早、中、晚三班倒。患者每人编排一个唯一的号码编入早、中、晚班治疗,同时对应相应的休息时间,保证每位患者治疗5次/周,休息2天/周。放疗技术员分A、B、C、D、E五组,A、B、C组人员当月相对固定在放射治疗岗位,D组人员当月负责模室工作和CT定位,同时参与放射治疗岗位人员轮休时顶班。E组人员负责CT扫描检查和定位,同时参与放射治疗岗位人员轮休时顶班。各岗位值班人员通过填写精确放射治疗流程记录单,对自己的操作进行确认并签字,保证了各阶段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及信息的正确传递。结果:通过实行六天工作制,缩短了每日的治疗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充分利用了设备资源,减少患者等待治疗的时间。结论: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radiotherapy,IGRT)实行六天工作制对肿瘤治疗患者较多的放射治疗中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IGRT 六天工作制 排班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放疗患者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数学表法,将46例喉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的放疗耐受性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体力的恢复,增加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喉癌 放射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颈段食道癌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5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利用TOPSLANEDMLCIMRT系统,采用热可塑面膜固定头颈肩部或真空负压垫固定体部。行颅底骨至肺底层厚为3mmCT扫描;图像重建,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肿瘤靶区(GTV)为临床检查、CT、MRI及PET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咽旁和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考虑摆位误差外放3mm;临床靶区(CTV)包括颈部淋巴引流区、双锁骨上区及上纵隔,计划靶区(PTV)按照CTV外放5mm(后界3mm)。计划设计:5次/周,共28~32次,GTVDT=2.0~2.5Gy/次,总DT=60Gy~73Gy。主要保护的器官和组织包括脊髓、双肺、咽喉等,脊髓限制剂量40Gy以下,咽喉30Gy,双肺V2020%。随机抽取符合入组条件的50例颈段食管癌适形放疗患者为对照组。结果50例颈段食道癌病人IMRT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和控制率为94%,82%,54%和98%,82%、74%,食道癌病人3DCRT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和控制率为76%,66%,42%和76%,64%,5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CRT能够使高剂量区均匀准确分布于病灶及亚临床灶区,同时有效保护脊髓、咽喉、双肺等重要器官和组织,提高肿瘤治疗剂量,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 保护器官 局部控制率 生存率
  • 简介: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用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10例,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56岁。采用7野均分(0°、52°、104°、156°、208°、260°、310°7个角度)进行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计算,获取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时叶片位移偏移、射野通过率,并将EPID归零野验证结果与PTW电离室矩阵归零野验证的射野通过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PID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获得的叶片偏移1mm以内百分比数值的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在208°、260°及310°3个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野验证通过率在0°、5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4°、156°、208°、260°、3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ID归零野验证时获得的射野通过率与PTW电离室矩阵的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D可以应用于调强计划的验证。

  • 标签: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治疗中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节点: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研究对象:宫颈癌手术患者;例数:42例;分组依据: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各2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术后对患者实施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提升疾病治疗效果,为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助力,值得推广利用。

  • 标签: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术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界在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上不断获得提升。肿瘤一直是人类的“杀手”,现代人生活习惯不健康,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造成了肿瘤的发生几率有所提高。鉴于该背景,本文也提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听觉和视觉的损伤,根据对损伤因素的分析,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的掌握治疗标准。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视听觉;放射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的CT表现。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5例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合并放射性肺炎患者。将其CT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患者胸腔内肺部的病变进行检查。结果本组病例中33例患者处于急性发病期,其中6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37~40天发病,9例在放射性治疗后第41~50天发病,18例患者在放射性治疗后第51~90天发病。另外12例患者肺炎发生在慢性期。对患者因胸部肿瘤而接受放射性治疗产生的放射性肺炎进行CT检查后可以看出,患者的肺炎处于急性期时,其病灶边界较为清晰或不清晰,属于实变影,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而处于慢性期时,其病灶边界清晰,可见明显的条状阴影和网格影,肺气肿症状明显,横膈上移,纵隔平移,肺部轮廓可见塌陷。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鉴别胸部肿瘤放射性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为相关治疗人员提供可靠依据,帮助其确定患者病情。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疾病进行放射诊断的应用。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由检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放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增生疾病 放射诊断 声像图分型
  • 简介:摘要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对高度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肿瘤进行显像和治疗的核医学手段。PRRT单药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疾病控制率(DCR)较高,但疾病应答率(DRR)较低。PRRT联合SSAs如奥曲肽、兰瑞肽,PRRT联合化疗药物如5-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莫唑胺,PRRT联合靶向药物如他拉唑帕尼、依维莫司、热休克蛋白抑制剂,PRRT联合免疫药物如纳武单克隆抗体,以及联合使用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酪氨酸3-奥曲肽(TOC)/DOTA-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TATE)和90Y-DOTATOC/DOTATATE等多种联合方案有望改善PRRT治疗NETs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可耐受。PRRT联合用药对于改善NETs患者临床结局具有很大潜力,但还需要更多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目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受体,肽 受体,生长抑素 药物疗法 发展趋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放射治疗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重视,也获得了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近年来为了使患者的治疗质量得到提升,研究人员逐渐将各种新型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准性,提升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小了患者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放疗技术 立体定向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