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董氏结合温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的临床疗效,以便形成中医特色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动态双盲法把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董氏电温针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分别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患膝疼痛与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1,P=0.019);治疗前患膝患膝疼痛(VAS分)与功能状况(Lysholm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董氏结合温针法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膝功能,疗效较传统针刺疗法更佳。

  • 标签: 董氏奇穴结合温针法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46-01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芒针直刺腰眼、臀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芒针直刺腰眼、臀中为主,辅以常规针刺配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常规针刺法治疗。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9%;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7月收治的 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运用牵引治疗,观察组运用疏导推拿手法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疗效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100%,对照组为 8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VAS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疏导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 标签: [ ] 经穴疏导推拿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102例郑氏腹部按摩配合中医食疗,预防骨折卧床病人早期食欲不振的护理,提出1、郑氏腹部按摩能理气通腑,促进胃肠运化,有预防便秘,增进食欲的作用。2、中医食疗能消食健脾、散瘀止痛,接骨续筋,滋肝补肾,对增进食欲,促进骨折愈合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骨折卧床病人 食欲不振 郑氏经穴按摩
  • 简介:摘要本项目通过实验对照,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应用有氧功率自行车运动20分钟,实验组采用推拿恢复,对照组采用单纯休息恢复,分别记录实验组对照组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推拿后和单纯休息5分钟后即刻的心率、血压、运动里程数,然后再让两组学生再进行20分钟功率自行车训练,记录运动即时心率、血压、运动里程数,收集数据评价两种不同测试结果,评价检测结果,初步探索推拿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 标签: 经穴推拿 大学生 体育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推拿对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4 年 1 月 -2016 年 6 月收治的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 110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55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 -6(IL-6) 、肿瘤坏死因子 -a(TNF-α) 以及 C 反应蛋白 (CRP) 的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 IL-6 、 TNF-α 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的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 IL-6 、 TNF-α 以及 CRP 水平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治疗肥胖 2 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腹部推拿 2 型糖尿病 肥胖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揿针直刺腧治疗带状疱疹肝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我院皮肤科符合纳入标准的带状疱疹肝郁热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药及王不留行籽贴于患处周围皮肤,实验组给予口服药及埋针治疗每3日1次。对比两组患者的NRS评分、PSQI评分、皮疹消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NRS评分与PSQI评分(2.05±0.59分、9.67±1.95分)低于对照组(3.87±0.87分、12.07±2.73分),均P

  • 标签: 揿针直刺腧穴 带状疱疹 肝经郁热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良性肝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连续采用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的17例良性肝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良性肝胆道狭窄患者中胆肠吻合口狭窄7例,手术后肝胆道损伤性狭窄10例(Bismuth Ⅰ型6例,Bismuth Ⅱ型4例)。14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成功解除狭窄并拔除支撑管,成功率为82.3%。本组患者的治疗包括胆管扩张3~5次(中位次数为4次),逐渐更换增大支撑管尺寸并留置支撑管6~9个月(中位时间7.6个月)。3例患者未能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者因胆道严重狭窄,导丝未能通过狭窄段而提前终止治疗;1例患者行胆道扩张过程中因扩张器穿入肝实质引起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14例患者随访6~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均无复发性狭窄出现。结论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良性肝胆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缩窄,病理性 气囊扩张术 经皮穿刺治疗 大口径支撑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下关出自《灵枢·本输》篇,位于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凹陷处。据《灵枢·经脉》篇所述,三阳之脉皆上于头面,尤面部为阳明经脉所过之处,下关为足阳明穴位,又是足阳明胃和足少阳胆之交会,临床常用以治疗头面部及五官疾病,既可单独应用。也常与其他穴位配伍应用,取方便,针灸皆宜,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为系统地分析下关的作用,更好地规范其临床应用。现将有关下关古籍记载及近十年的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下关穴 阳明经穴位 下颌骨髁状突 足少阳胆经 足阳明胃经
  • 简介:对于癌症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癌症的由来和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因此,对于长期潜伏的早期癌症往往发现不了。一旦自己感到有明显的症状,那已是晚期了。我受祖传“摸查病”的启示,又学习了关于摸“新大郄”能发现早期癌症的现代医学新观点,遵照古今“摸查病”的原

  • 标签: 压痛点 早期癌症 足部反射区 穴位 胰腺癌 敏感区
  • 简介:对“同功”概念及与配伍、处方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出“同功”即主治作用相同的一类腧,“同功”是腧配伍的基本要素,而腧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础。对今后“同功”的研究思路做一展望。

  • 标签: 同功穴 腧穴配伍 针灸处方 腧穴共性
  • 简介:小说中曾有“笑”传说,其实真的有按按就让人心情好的“快乐乐”。叩叩提神三角区:膻中附近。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从颈部下方的胸锁关节最中间位置,到两个乳头可画出黄金三角区,此区域包括膻中,胸骨体和胸腺等。膻中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交汇,平时可用十指指尖轻轻叩击这个三角区,3~5分钟就会让你神清气爽。

  • 标签: 膻中穴 三角区 胸锁关节 中间位 胸骨体 足太阴
  • 简介:“动”,即动态型俞穴的简称。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移状态,如阿是等一类俞穴即是。是与简称“静”的另一类各有特殊名称、有一定数量、且有固定部位而相对不变的静态型俞穴,如十四相对而言的。

  • 标签: 动穴 临床疗效 动态型俞穴 针灸 中医
  • 简介: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于宴飨时吟唱的雅乐《南有嘉鱼》。篇中的“嘉鱼”,就产于勉县定军山南35里处的小河庙乡阴坝村的黄风洞里。洞高3.5米,宽0.8米,源不可测。

  • 标签: 《诗经》 诗歌总集 第一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工程向大容量、高参数、超高压方向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任务越来越重。与此同时,资金筹措困难、造价控制不易等问题也日益浮现,面对巨大的投资和繁重的任务,如何控制好电力工程的造价,成为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问题。但电力工程项目同普通建筑工程项目有着很大的区别,造价控制的重点和策略也完全不同。

  • 标签: 电力工程 造价控制 控制重点 控制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PICC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异常有关。正确的冲管及正压封管,配制浓度适宜的封管液,合理用药。严密观察,可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置入静脉导管 导管堵塞因素 护理措施 导管输液不畅处理
  • 简介:摘要: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简称为PICC,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刺激性药物输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及静脉营养治疗等患者,自20世纪70年代,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中情况来看,其导管类型及置管技术得到极大发展,使之不断提升PICC置管成功率,防范置管后不良并发症,提高置管舒适度。基于此,本次研究对近年来临床中有关于PICC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

  • 标签: PICC 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