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为解决航班审批与空管单位运行能力动态匹配的问题,在对空管单位运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成长与投资不足”系统基模,建立了空管单位安全与发展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检验后,利用该模型分别对传统发展、高速发展和协调发展3种模式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发展模式下,短期内空管单位管制保障架次增长较快,但空管单位运行能力增长不足,在某一时刻管制架次会急剧降低;而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管制保障架次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在协调发展模式下,通过提高安全投入水平,可以使空管单位运行能力增长,不安全状况保持较好水平,空管单位能够实现持续安全发展。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空管单位 安全与发展 系统动力学 系统基模 成长与投资不足
  • 简介:高校"科技创安"工程经历了从无到有,功能上从简单到比较完善的发展历程,每个院校都建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防范系统,在硬件方面达到了技术含量比较新、性能指标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各院校的安全防范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各院校之间在安全防范方面缺少横向交流与协作,这种安全防范模式上的缺陷给了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从而导致目前高校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被盗案件数量居高不下。通过对高校"科技创安"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城域范围内高校间的安全防范平台,通过各院校间横向的交流与协作,做一次安全防范模式上的变革,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创安"工程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挖掘安全防范系统的潜在功能,使"科技创安"工程为保障高校的安全稳定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再立新功。

  • 标签: 科技创安 安全防范模式 案件 资源整合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介绍用NaOH溶液水解黑索今,测定聚黑—X组分的方法,通过多次实验,提出了适宜的试验条件。

  • 标签: 传爆药 黑索今 组分 水解
  • 简介:对蒸汽熄灭油池火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通过设置对比试验,研究了全淹没保护方式和局部保护方式下的不同灭火效果,分析了开放空间中蒸汽熄灭油池火的主导灭火机理。结果表明,局部保护条件下,蒸汽能快速熄灭油池火;全淹没保护条件下,利用同样的蒸汽供给强度及更小的火源,蒸汽灭火效率则相对较低。基于对比试验、灭火过程及火焰结构的分析表明,蒸汽的动力学作用为开放空间内蒸汽熄灭油池火的主导灭火机理。最后从理论基础上对蒸汽的动力学作用进行了验证和初步分析。

  • 标签: 安全工程 蒸汽 灭火机理 动力学作用 局部保护 油池火
  • 简介:探讨了用化学混凝法处理非化学法制浆造纸废水的可行。采用石灰乳、自制的混凝剂,联合PAM絮凝处理该类造纸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管理,在沈阳某造纸厂的实际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造纸废水 混凝沉降 PAM 非化学法制浆 化学混凝法 废水处理
  • 简介:从沙漠化定义出发,阐述了沙漠化驱动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温度、干旱、风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口与牲畜数量、土地利用方式、技术、政策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沙漠化过程中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辨识方法。指出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和片面,应进一步考虑沙漠化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加强人文与社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提高数据精度和数据库建设步伐。

  • 标签: 环境学 沙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驱动因子 定量辨识方法
  • 简介:针对"单一评价指标"难以准确揭示城市空气污染特征的问题,基于"空气质量浓度、人口暴露强度、人口加权浓度"3个指标,以长沙市为例,对比分析了各指标在城市PM2.5污染防控区划中的差异与优缺点。结果表明,研究区质量浓度指标区划下的暴露防控区呈梯度面分布,空间平滑效应明显。而顾及人口特征的人口暴露强度和人口加权浓度两个指标能够揭示污染防控区的空间微观差异,但前者受人口空间分布因素的影响过大,风险异常集聚效应"突出"。融入空气质量标准的人口加权浓度相对风险指标能够更准确地揭示长沙市人口PM2.5暴露风险空间变化规律。开展城市PM2.5污染防控多指标空间区划研究,有利于弥补单一指标评价结果的局限性及不确定性。

  • 标签: 环境学 暴露评估 PM2.5 环境风险
  • 简介:针对道床漏泄严重导致道砟电阻和分路电阻发生变化、继而引起“红光带”与分路不良故障的问题,以ZPW-2000A轨道电路为例,建立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对轨道电路状态进行预警。首先,计算各预警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和隶属度矩阵,利用模糊熵理论确定各预警指标的权重;其次,采用非对称贴近度原则对预警决策进行识别,以判决系统所属安全等级;最后,以长沙电务段新开铺站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非对称贴近度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预警是可行的,其对轨道电路的安全等级划分更精细,故障预警更精确。

  • 标签: 安全工程 轨道电路 分路不良 预警 模糊熵 非对称贴近度
  • 简介: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国际上正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它为因停车收费引起的交通拥挤、延误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从系统构成出发,深入研究了系统的原理及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 标签: 高速公路 不停车收费 车辆自动识别 车辆自动分类
  • 简介:全国高校实施"科技创安"工程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各院校对安全防范系统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使得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大多数院校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都是采取多次分期建的方案,最终使整个系统在功能上和结构上逐渐与校园安全的实际需求相匹配。经过十年的发展,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完成了从最初的安全防范功能到充满人性化的安全服务功能的转变。现在,随着和谐校园理念的提出,

  • 标签: 安全防范 方案研究 构建方案
  • 简介:泄漏是引发推进剂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以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本文分析了泄漏的原因和危险,给出了泄漏量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各种处理控制技术,其中特别介绍了硝基氧化物专用处理器.为我国航天靶场液体推进剂的泄漏量计算和污染控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

  • 标签: 液体推进剂 硝基氧化物专用处理器 泄漏 污染控制 航天靶场 事故分析
  • 简介:目前主要的救援措施有疏散、避难场所、居民建筑的保护、个人保护装置的使用。当考虑不同的目标时就会有不同的保护措施。应用多目标优化的理论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重大事故的双目标安全规划方法,两个目标分别为区域风险的最小化和社会经济成本的最小化。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这种应急响应规划方法的可行

  • 标签: 安全工程 应急响应规划 双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 简介:为了了解齐齐哈尔市大气细粒子PM2.5单颗粒的形貌、组成及粒度分布特征,选取齐齐哈尔市大学校园和商业市中心两个采样点,针对春季和秋季大气中PM2.5单颗粒,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配带X射线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其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研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粒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此地区PM2.5颗粒分为4种类型,即烟尘集合体、飞灰、矿物颗粒和未知颗粒,分别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等燃料燃烧及地壳扬尘。其中春季烟尘集合体数量最多,秋季由于燃煤以飞灰为主。来源于地壳扬尘的矿物颗粒以硅铝酸盐类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此地区大气中PM2.5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约90%小于1.0μm,属大气细粒子。其中烟尘集合体平均粒径大于矿物颗粒,飞灰平均粒径最小。

  • 标签: 环境学 PM2 5 微观形貌 元素组成 粒度
  • 简介: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空管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科学地控制终端区管制系统的风险,基于运行分析法识别出终端区管制系统的风险因素,提出将终端区管制系统的风险控制策略进行量化表达,再运用加权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风险因素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整数规划的风险控制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某终端管制中心的风险进行控制,得到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

  • 标签: 安全管理工程 风险控制 终端区管制 聚类分析 整数规划
  • 简介:将褐煤样品加入含染料酸性红B的模拟废水中并加碱,褐煤中的腐殖酸溶解,而后加盐酸使腐殖酸絮凝。利用溶解的腐殖酸结合与褐煤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达到去除废水中该染料的目的。结果显示,褐煤对酸性红B具有很好地去除效果,但受到作用时间、溶液pH值、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要达到最佳去除效果,结合过程最少需要120min,吸附过程需要480min。初始质量浓度越高,废水中酸性红B的去除率越低,但当初始质量浓度在250~500mg/L时,去除率最小,但变化不大。结合过程pH值升高与吸附过程pH值降低均有利于该染料的去除。褐煤投加量增加,去除率提高,当初始质量浓度为250mg/L,褐煤投加量达到4mg/mL时的去除率达99%。离子强度的增加有利于褐煤对酸性红B的去除作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褐煤 酸性红B 结合 吸附
  • 简介: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和有效

  • 标签: 公共安全 雾天能见度 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组合模型
  • 简介:采用球衣菌(Sphaerotilwsnatans)FQ32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Pb^2+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菌龄、pH值、温度和吸附时间等理化因素对球衣菌吸附硝酸铅溶液模拟废水中Pbc的影响。结果表明,球衣菌在Pb^2+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吸附剂0.6g/L用量、菌龄32h、pH=7、温度30℃、吸附时间60min的条件下,对Pb^2+的吸附率为89.98%,吸附量为74.98mg/g;该吸附过程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吸附5min时,吸附量已达总吸附量的94%,90min达到吸附平衡。球衣菌对Pb^2+的吸附基本为细胞表面的被动吸附,吸附条件对吸附效率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废水处理 生物吸附剂 球衣菌(Sphaerotilus natans) PB^2+ 影响因素
  • 简介:易燃液体燃烧痕迹识别对助燃剂放火火灾调查至关重要。选用丙纶地毯和PVC地板革作为纤维和塑料地板的代表,以工业酒精作为易挥发助燃剂的代表,研究酒精用量、灭火方式等对燃烧痕迹形成及痕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与未加载酒精的痕迹对比,发现丙纶地毯因热稳定性较差,燃烧后往往能形成烧坑或烧洞,其燃烧轮廓以典型的灰化形式存在,加载酒精的部位熔融严重,与地面紧紧粘连在一起;PVC地板革因为表面光滑,酒精在其表面不断流淌,燃烧后会留下清晰的轮廓,类似于细线状的印痕,而地板革本身基本不会燃烧。燃烧熄灭的方式也会对其炭化程度、燃烧图痕、残余形状产生影响。

  • 标签: 安全工程 助燃剂放火 工业酒精 燃烧痕迹 火灾调查
  • 简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电箱电压通常为20V到600V,超过安全电压。泡水中的工程模型推导和试验验证,双腿之间的跨步电压都不超过安全电压,即不触电。原因一是在水中,靠水体电阻导电类似导体平面将电压接近,听以跨步电压不大:原因二是当一务腿在水中,一条腿在岸上。大地的大电容迅速实现电压跟随.跨步电压在短时间缩小到安全电压值以内。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技术 安全 电动汽车
  • 简介:采用混凝-砂滤-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的组合处理工艺来处理洗浴废水。利用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对废水进行混凝处理,之后将废水通人砂滤柱,废水在曝气池进行曝气后进入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IBACF)单元。IBACF固定化完成后,连续运行30d,去除率稳定之后,处理后的浊度、LAS、CODm平均值分别为2.2NTU、0.12mg·L^-1、2.33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94.7%、84.8%。经处理后的洗浴废水各项指标均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或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可以直接回用于洗浴用水和其他生活杂用水。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洗浴废水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纤维(IBACF) 混凝 砂滤 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