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Virtue在中文语域常被译作"德性"、"美德"、"德行"、"德"等,这些译法在现代日常汉语中都不够妥当,容易造成"泛道德化"误解。相较于这些常见译法,virtue译作"良品"更合适,其反义词vice则可译作"劣品"。"良品"和"劣品"都属于人的"品质"。基于这种思路,通常意义上的virtueethics应归于characterethics(品质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至于时下中文语域的各种"德性"和"美德"话语,其实都流于褊狭。

  • 标签: 德性/美德伦理学 品质论伦理学 品质 德性 美德 良品
  • 简介: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协办的以"信息时代的应用伦理问题"为主题的第11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在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一百四十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提交了一百余篇论文.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信息时代的经济伦理、管理伦理、制度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传统伦理与道德教育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伦理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信息时代 经济伦理学 制度伦理 传统伦理
  • 简介:2004年10月19—24日,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市和井冈山市举行。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西师范大学和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全国23个省市和军队系统的17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并提交了110多篇论文。会议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着重就民族精神、科学发展观、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和交流。

  • 标签: 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 第12届学术研讨会 江西 民族精神 科学发展观
  • 简介:王小锡教授与艾伦·吉伯德教授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双方就规范表达主义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依据、元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对接、道德资本与道德作用的发挥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 标签: 王小锡 艾伦·吉伯德 道德资本 对话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宗教伦理学研究从无到有、从不重视到重视、从自发到自觉,逐步开展,取得了重要成就。宗教伦理学研究兴起的主导原因是:中国社会宗教信仰广泛存在的客观性和复杂性、良好的民族宗教政策环境、现代宗教对社会道德和信仰的挑战,以及宗教与道德之间关系的内在一体性。在不断整理和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伦理学研究者做出了开拓性探索,使宗教伦理学逐步系统化、学科化。宗教伦理学研究发展趋向体现为:学术视阈不断拓展,基本理论研究走向深化;比较研究持续推进,理论、应用层面多元发展;客观理性的学术态度逐步确立,科学方法论体系日渐形成;针对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成为主流,理论建构显示活力。

  • 标签: 改革开放 中国 宗教伦理学
  • 简介:<正>广西伦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7日至9日在南宁召开。参加大会的共六十多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广西伦理学学会的理事、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学会还聘请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范阳同志为名誉会长,聘请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罗立斌同志等为顾问。

  • 标签: 伦理学 学术讨论会 广西少数民族 范阳 副会长 广西社会
  • 简介:罗国杰先生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在于他以敏锐的目光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构建起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他勇于担当并自觉承担社会道德体系理论构建的社会责任的精神给我们以深刻启迪。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以为通过改革所建立的社会体制提供道义辩护和道德支持;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将其内容和要求转化为道德规范,使之对人们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我国目前道德状况堪忧的问题更使得道德体系构建成为迫切的需要。我国道德体系的实践构建需要理论构建提供依据和指导,因此,伦理学理论工作者要向罗国杰先生学习,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努力完成我国道德体系理论构建过程中的各项任务。

  • 标签: 罗国杰 当代中国道德体系 理论构建 实践构建
  • 简介: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罗国杰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创建新中国伦理学的宏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其著作等身、卓见非凡,为伦理学从业者和学生所敬仰。在其多达数十卷的著述中,1980年在《哲学研究》第6期发表的题为《论科学技术、物质生活与道德的关系》一文,为国内学术界较早关注这一课题的力作,为奠定和开拓我国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乃至整个应用伦理学确定了基本的理论原则和规范。

  • 标签: 中国伦理学 道德进步 罗国杰 辩证统一 科技发展 教授
  • 简介:2009年11月21日,以“科学发展观与政治伦理”为主题的全国第四次政治伦理学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会议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中国伦理学会、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和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央党校及全国党校系统、高校系统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围绕行政伦理与官德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外政治伦理思想等问题等进行了学术研讨。

  • 标签: 政治伦理学 科学发展观 研讨会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央党校 政治文明建设
  • 简介: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达到了一个高峰,其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道德本体论的建构。无论是“理本体”还是“心本体”都将儒家伦理精神涵泳其中而获得了一种统摄世间万物的意义。伦理与艺理相通,道德本体论的建构对当时文人画的体例与风格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塑成了相应的审美旨趣。

  • 标签: 宋明理学 道德本体论 文人画
  • 简介:7月30日至8月4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湖南省伦理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伦理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暨2018年岳麓国际道德文化论坛”在长沙如期举行。

  • 标签: 国际道德 文化论坛 暑期学校 伦理学 研究生 长沙
  • 简介: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现代哲学家和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因病于2004年4月25日逝世,享年九十五岁。先生的逝世是我国伦理学界的巨大损失。作为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生哲学、道德理论和中国伦理学的伦理学家,先生一生以促进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的中国化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就,为中国伦理思想史学科的形成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标签: 张岱年 伦理学家 辩证唯物论 人格修养
  • 简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精神的研究,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主办、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伦理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伦理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大家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从历史考察、现状探究、前景展望、国际借鉴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青年伦理学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历史使命感.

  • 标签: 中国伦理学 中国社会 伦理精神
  • 简介:6月25日上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暨“学派意识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研讨会在中南大学召开。近20位与会学者共同学习了习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围绕“学派意识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中国伦理学 学派意识 共同学习 总书记 习近平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简介: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伦理学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复兴以来,其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改革与道德”为主题,表现出研究者的伦理学干预和指导道德生活的固有激情和气派;第二阶段的研究,针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越发“严重”起来的“道德失范”问题,伦理学者的那种固有激情与气派开始退落,

  • 标签: 中国伦理学 道德状况 中国公民 道德建设 评介 调查
  • 简介:<正>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于今年5年23日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上棉九厂,召开了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理论讨论会。100多名会员和上棉九厂的党政工团领导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会。上棉九厂厂长首先讲话,欢迎市伦理学研究会与工厂结合联合召开理论讨论会,并介绍了该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工作从经济工作出发,经济工作从思想工作入手,既搞好生产又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翁金墩代表几位同志所作的《十年来道德理论上的主要分歧和我们的看法》的报告,是这次讨论会的中心发言。他着重谈了十年来在伦理学教学和研究中的四个主要道德理论问题。1.道德理论的教学和研究要不要以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理论讨论 道德理论 重点和难点 “一切向钱看” 个人主义
  • 简介:2009年4月16日至18日,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浙江财经学院与浙江省伦理学会承办。来自中直机关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思想宣传部门的170多名伦理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讨论会 中国伦理 学会 浙江财经学院 中直机关
  • 简介:迄今为止,哲学家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不仅那些自然科学理论以及那些依靠自然科学(例如数学)建立起来因而能够定量分析的社会科学理论属于理论模型,而且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理论模型。对于这一重要事实的忽视严重影响了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甚至导致了很多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哲学理论)长期处于永无结果的虚假争论之中。本文试图依据哲学思辨,探讨社会科学理论的模型本质。

  • 标签: 社会科学理论 经济学模型 哲学思辨 伦理学 自然科学理论 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