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本期【实务见解】登载的是关于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三个判例的裁判要旨。从1999年到2010年这十年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参考》中公布的,关于如何区分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指导案例,总共也只有这三个判例。仅仅这一点,就足以凸显它们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上的考察价值了。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
  • 简介:<正>引言美国是世界上设定法人犯罪圈范围最广泛的国家。理论上,几乎任何犯罪,法人都可以构成,都是适格的犯罪主体。实践中,检察官对追诉法人犯罪一直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传统上,检察官对于法人犯罪案件通常有三种处理模式:(1)提起公诉,即将案件交付法院审理,由法院最终判定涉罪法人是否构成犯罪及其相应刑罚。(2)辩诉交易,即就涉嫌的犯罪数量、具体罪名(重罪或轻罪)及其相应刑罚与涉罪法人讨价还价,达成一致意见后,交付法院裁决认可。(3)不起诉,即因证据不足或其他原因撤销案件,不再对涉罪法人提出任何指控。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检察官又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法人犯罪案件处理模式:审前转处协议(暂缓起诉协议和不起诉协议)。后安然时代,审前转处协议在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适用,有相当一部分法人犯罪案件都是以这种模式处理的。然而,这一模式也面临来自社会各界的挑战:学术界对此质疑不断,律师界亦颇有微词,法官启动了司法审查,甚至美国国会亦介入了调查。其前景究竟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观察。最近,我国一些学者提出增设类似美国的暂缓起诉制度的立法建议。评判这一建议是否可行,有赖于深入考察美国的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鉴于此,本文拟对美国法人审前转处协议制度的演变进行较为全面的述介并予以客观的评析,以供我国立法机关资鉴。

  • 标签: 转处 不起诉决定 法人犯罪 辩诉交易 安达信 刑事司法理念
  • 简介:为有效控制犯罪,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未决羁押无疑具有正当,但未决羁押与无罪推定的理念形成悖论。解决这种悖论的出路只能是改革与完善未决羁押制度。我国未决羁押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降低羁押率,扩大非羁押强制措施的适用比例,以提高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水平。这一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是,降低羁押率将使追诉犯罪的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应当兼顾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平衡统一。在保证有效控制犯罪的前提下,降低羁押率不仅具有正当,而且具有可行。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完善与强化非羁押强制措施对羁押的替代功能;加强羁押措施的司法审查,强化对于羁押措施适用的限制功能;提高侦查取证能力水平以摆脱有效控诉对于羁押强制措施的依赖。

  • 标签: 未决羁押 审前羁押 强制措施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 简介: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公共利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依靠政府管理、舆论监督以及传统的民事及行政诉讼等方式,已经不足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更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如何利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个公民保护公众利益的权利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设想,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公益保护途径。

  • 标签: 公益诉讼 程序当事人 原告适格
  • 简介:职业教育弹性教学制度涵盖教、学、管三大要素,贯通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改革,体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先进职教理念,需要网络化教学环境、模块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方法、自主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管理模式、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外部框架条件支撑。

  • 标签: 学习者中心 职业教育 弹性教学制度
  • 简介:就我国而言,刑事司法领域依然是惩罚犯罪占主导地位,个人人权的保障相对较弱。就审前羁押来说,现阶段的审前羁押有普遍化、超期化的特点,取保候审制度未发挥其应有作用。而香港地区历来具有普通法系的特点,注重人权保障,香港地区的保释制度便是最好例证。"一国两制"下,有必要对香港地区保释制度和大陆的取保候审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明确个中利弊,从而利于构建符合我国实践的审前释放制度,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 标签: 保释 取保候审 审前羁押 人权保障 比较
  • 简介:<正>关于乡村司法的概念,学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囿于本文的主旨,本文采狭义说,即仅指乡村人民法庭的司法活动。"人民法庭"这一称谓的正式出现可以追溯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然而作为一项司法实践,其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便已萌芽。由于诞生于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革命年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其从一开始便带有极强的工具

  • 标签: 司法理论 现代法制 基层法院 人民陪审员制度 实务界人士 司法问题
  • 简介:三、假言命题推理——由文义解释出发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语言承载并表达法的意义.欲明其“理”先知其“义”.义枉则理谬。但由于语言的开放和模糊、预见力和表达力的有限性等原因,使得“任何法律、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受合同约束的协议在能够恰当地适用或执行之前都需要解释”。法律解释有“文义解释、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社会学解释,其中论理解释包括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扩张解释、限缩解释、当然解释、目的解释、合宪解释”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协同作用,解释法律时将之分立常常只是出于文章结构的需要.

  • 标签: 《公证法》 继承公证 文义解释 法律规定 社会学解释 合宪性解释
  • 简介:一、缘起中国公证协会加入国际拉丁公证联盟时,时任司法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公证协会会长段正坤先生曾在人盟仪式上指出:“(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公证制度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制度被联盟的各成员国所认可,也标志着中国的公证制度已成为世界公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域外公证人也为抵御英美法系入侵的力量因此得以壮大而欢欣鼓舞,但毋庸讳言的是,当下的中国公证与欧陆盟员国之公证尚存在全方位的差距。单就公证事项的设定而言。

  • 标签: 《公证法》 继承公证 公证制度 法律制度 英美法系 公证事项
  • 简介:本文从科学哲学对理论的理解出发,阐明了法律的非理性论,论证了法律作为知识的自主,着重揭示了现有法律理论生产的非法律,最后基于这种法律本体所设定的应然教育模式对偏离这一教育模式的体制进行了分析和批评。

  • 标签: 非理论性 法律的自主 法律理论生产 法律教育 批判
  • 简介: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刑事证据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订,这些修订对检察工作提出许多挑战。为保证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的有效实施,检察机关应当严格执行证据种类规范,加大对侦查取证行为的监督力度,积极应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准确理解证明标准的内涵,正确面对辩方提出的证据,科学把握卷宗移送制度

  • 标签: 刑事诉讼法修改 证据 检察工作 非法证据排除 卷宗移送
  • 简介:在中国的制度语境下,药家鑫案不仅隐含了法治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在理念上的矛盾和冲突,该案背后可能的司法不公更隐含了统治合法性问题。刑事法学家不仅需要一种法律社会学的眼光和整体制度观来讨论嵌在定罪、量刑和刑罚执行这一整体性制度安排中的废死、限死和死缓问题,更需要理性思考药家鑫案中折射出来的中国转型变迁时代隐含的制度'危机'和共识'断裂',并努力在制度和话语的层面上弥合'断裂'并消解'危机'。

  • 标签: 整体性制度 共识断裂 制度危机
  • 简介:检察官量刑建议制度是制约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重要方式,也是确保量刑公正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某基层检察院量刑建议施行情况调研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实务界对量刑建议采纳率存在误读、程序设置背离诉讼效率、辩护权并未加强、量刑建议中的刑期计算存在不合理性和不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应以公正和效率两大诉讼价值为主线,寻求解决我国检察官量刑建议实务困境之路径。

  • 标签: 量刑建议 自由裁量 公正 效率
  • 简介:制度建构离不开对时代背景的参照与考量。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商品化改革,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由福利国家模式到自由市场模式的转变。住房商品化一方面使楼市飙升、调控政策屡屡失灵;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土地财政,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经适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保障房偏离制度设计之初衷,在实践中备受诟病。统一立法的缺失使地方立法相继打破僵局并进行了诸多探索。通过对地方立法文本、运行实践地解读不难发现,公租房制度建构绝不是福利模式的简单重构,而是在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两个关系之后的自我反省与理性回归。

  • 标签: 公租房 地方立法 运行实践 制度完善
  • 简介:2012年新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暂缓起诉"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司法转处制度的正式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司法转处制度刚具雏形,设计机理不明确,内容上过于狭隘,具体操作上主体、程序、标准模糊,与司法转处制度相配套的制度不成熟,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有现实的必要。

  • 标签: 未成年人 司法转处 暂缓起诉 暂缓判决
  • 简介:目前,公安机关在具体工作当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民事基本制度的知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平等原则、权利本位、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对人民警察树立良好的执法理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利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引功能。因此,研究民事法律制度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有助于扭转以往公安工作中"重刑轻民"的传统观念,有助于提高警察的执法素质,从而更好的发挥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作用。

  • 标签: 民事法律制度 基本原则 价值指引
  • 简介: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内容,这一制度的设立是恢复性司法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从具体操作层面看,有必要对这一制度细化。如在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及程序、适用中的补正问题、与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辨析、考验期内未成年人的矫正方式和撤销后程序设计等方面都应加以完善和明确。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附条件不起诉 相对不起诉 犯罪矫正
  • 简介:台湾地区"消费者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对公益团体提起不作为之诉的程序作了规定,以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集合利益和社会公益。对于该类诉讼的性质,存在着法定诉讼担当说与团体之固有权利说的争论,诉讼标的之界定、重复起诉行为与既判力范围之认定,以及处分权主义与辩论主义之限制等问题,因采法定诉讼担当说还是固有权利说而有所不同。这些规定及其理论探讨对于我国构建团体不作为之诉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公益团体 团体诉讼 公益诉讼 不作为之诉 不作为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