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正>清初康乾时代,学术思潮奇变迭起,先是“程朱陆王之争”,继又“汉宋之争”,①依次递嬗隆替。生活于这个时代的李绿园及其小说《歧路灯》受到了清初这两种学术思潮的深刻影响。晚明陆(九渊)王(守仁)心学兴盛,“好货好色”说②和“私心”说③等“异端邪说”风行一时,强烈冲击程朱理学。但到“清康雍间,王学为众矢之的”④。许多封建学者深恶心学的空疏无用和败坏礼教,甚而在总结明亡原因时也归罪于心学。如顾炎武就愤慨抨击心学“以明心见性之

  • 标签: 《歧路灯》 李绿园 清初学术 程朱理学 文艺思想 小说
  • 简介: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到《中国现代诗学》,从《给新诗的爱好者》到《一得诗话》,《从新诗文体学》到《吕进诗论选》,从《对话与重建》到《现代诗歌文体论》……吕进先生的诗学著作或编著体现出来的学术思想和品格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在诗歌的沃土上耕耘了几十年的吕进教授结集自己毕生的心血.铸造了这套厚实的四卷本的《吕进文存》。作为著名的诗学批评家,他的“新诗文体学”、诗学“转换性”思想、“二次革命”、“三大重建”等无不是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成为今日诗歌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 标签: 《新诗的创作与鉴赏》 吕进 出版意义 学术价值 《对话与重建》 现代诗学
  • 简介:2012年8月27至29日,“2012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词学研究会、武汉大学文学院、马来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和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举办,武汉大学文学院具体承办。来自两岸三地及日本、韩国的近130名专家学者云集珞珈山下、东湖之滨,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商讨热点难点问题,分享学术盛宴。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词学研究 研讨会综述 武汉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
  • 简介:综观刘再复30年的学术历程,前半段扮演着一代文学的启蒙者的角色,后半段则悄然隐退社会中心,成为一个独立不移的“学术中人”。刘再复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想,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时代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走向,对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学术中人”不是“学界中人”,其标志是研究主体始终处于一种“学术状态”。所谓“学术状态”即学术研究完全超越功名利禄和“稻粮谋”等现实层面的目的,“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将之视为内在心灵和个体生命的需求,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原则,以创造思想、发扬真理为最终目标。

  • 标签: 刘再复 启蒙者 学术中人 学术状态 创造思想 发扬真理
  • 简介:武夷山辛疾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11日至15日在辛弃疾仕闽810周年之际,在其晚年奉祠的所在、风景名胜地武夷山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福建文学会、福建旅游学会联合倡办,与会代表110多人,来自韩国、日本及大陆的20个省市与港、台地区,共提供学术论文60馀篇、著作5本,诗词111首.会议期间,大家各抒己见,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

  • 标签: 武夷山 辛弃疾 学术研讨 政绩观 文学创作 文体
  • 简介:“现代化”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的核心使命,而世纪末的中国文化危机本质上也正是现代性价值和意义的危机,这种危机体现在当下文学中,便是现代性叙事的崩溃。现代性叙事形成于五四时期,文化启蒙与批判是它的内在精神,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则是承担主体(因而现代知识分子文化正可视为是现代性文化的载体)。但是,这一叙事及其意义体系被后来的革命——政治文化所转换,直至“文革”后才逐渐恢复。然而,这一过程并不一帆风顺。首先,现代性意义叙事在复苏发展过程中,过于迷恋自己的社会即时性意义效果(现实主义小说)和形式意义(先锋小说),而逐渐偏离了现代性建构这一世纪目标;其次,商品经济的兴起引起社会文化的转型,导致现代性价值的“落空”和现代性意义叙事的失效;第三,尤其是后现代思潮的引入,对现代性意义及其叙事是一个致命打击,它俨然从学理上解构了现代性存在的合法性,宣告启蒙与批判的不可能。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朔的流行和“新写实”的兴起,便是现代性叙事危机的体现,知识分子文化变得黯然无光。然而,只要稍作认真思考,便不难发现,所谓“现代性伟大叙事的终结”,只不过是中国式后现代理论所设的一个逻辑陷阱。实事求是的考察将向我们揭示出,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化史?

  • 标签: 《世纪末中国小说文化格局的现代性批判》 中国 文学评论 艺术精神 价值形态
  • 简介: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学界对于其作品与翻译的关系予以了关注,发表了不少的观点。有的认为,再忠实的翻译也是对原著的一种改写,凭翻译将诺贝尔奖授予莫言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有的认为,莫言的作品之所以获奖,在很大程度是靠了“美化”的译文;也有的认为,翻译是莫言作品产生世界影响的必经之路,原作与翻译之间呈现的是互动的关系。带着相关的疑问,笔者就莫言作品的翻译及其引发的争论请教了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 标签: 中国翻译协会 莫言 作品 许钧 创作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再次见到黄伟宗教授,他依然思想健硕、精神饱满,充满了工作的热情,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着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组长等职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于黄教授多年来在珠江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上的突出贡献,有关部门很快就注意到他,约他在一个星期内拿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的策划项目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黄伟宗 珠江文化 黄教授 广州南沙 精神饱满
  • 简介:1906年,后世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奠基者鲁迅(1881—1936)从医学专门学校退学,回到东京,开始着手研究文学并撰写五篇较长的文言论文。论文的复古文体受反主流的反清语言学家章太炎(章炳麟,1868—1936)在其主持的《民报》上发表的文章的影响。鲁迅在1936年仍曾公开表达对章太炎的敬仰之情,主要缘于章直面当时的中国强权,始终坚持毫不妥协的反对立场。

  • 标签: 论文 鲁迅 文言 中国现代文学 反应 学术
  • 简介:成都大学建校三十周年之际,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持召开的“钟树梁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文系校友座谈会”于2008年12月8日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与会者有早年钟先生的学生、成都大学建校之初的中文系毕业生、以及退休和在职教师代表五十余人。会议由文新学院院长谭平主持。著名语言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铎先生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详细回顾了早年师从钟先生研习声韵学的不平凡经历,介绍了钟先生在该学术领域的高深造诣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成都大学青年教师刘咏涛介绍了钟先生近年来的学术成果和诗歌创作的情况;

  • 标签: 学术思想 成都大学 博士生导师 学术交流 新闻传播 教师代表
  • 简介:摘要阿拉伯人长期对外扩张,收容了大批俘虏及和平居民,他们是释奴的一大来源。随着阿拔斯王朝军事扩张基本结束,社会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此时释奴已经占据阿拔斯王朝社会大部分,他们相对阿拉伯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凭借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融合,他们为阿拔斯王朝的学术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文从释奴的来源谈起,列举阿拔斯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及其著作,浅析释奴这一特殊群体在阿拔斯时期在学术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其贡献的原因。

  • 标签: 释奴 阿拔斯王朝 学术贡献
  • 简介:一向喜欢读徐学的文字,包括他的学术文章和著作。这是因为读他的文字从来没有枯燥与艰涩之感,字里行间透着鲜活和灵动之气,脱俗于眼下不艰深不枯涩似乎就不学术的庸俗风气。即便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评论,正人君子般的学术论著,在徐学笔下也能深入浅出、兴味无穷。无论是他早期的《隔海说文》、前几年的《火中龙吟——余光中评传》,还是新近出版的这本《悦读台北女》,可以说都是我所见到的最具美感、最具文学性和感染力的学术文字。能将文学性与学术性结合得如此完美,如此相得益彰,徐学当仁不让地可以成为这一方面的典范。一路读着他的文字,也许会产生短暂的疑惑:“这也是学术么?”“学术文章也可以这样写么?”然而,答案却是肯定的。因为,在徐学的笔下,诸种学术的要素一样都不缺少,学术的严肃态度、学术的理性精神、学术所需要的思考深度和独到见地各各兼具,在通常意义的学术之外,更添了一分情趣、感性和愉悦。

  • 标签: 学术文章 徐学 台北 愉悦 感受 学术评论
  • 简介:2018年7月7日至8日,首届周作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基础资料的钩沉与整理”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日、英三国的34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主办方早稻田大学商学院教授小川利康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说,他指出,基于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日本研究界历经几代学人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本次会议正是在秉持此文学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 标签: 日本早稻田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周作人 中国现代文学史 纪要 基础资料
  • 简介:为纪念已故著名教授、诗人、学者、翻译家穆木天诞生九十周年,在吉林市召开了全国首届穆木天学术讨论会。这个学术讨论会是经北京师大等十几个单位发起而由吉林师范学院、伊通满族自治县主办的。参加会议的有六十多人,提供论文二十多篇。会议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①穆木天的生平和思想;③穆木天的诗歌和诗论;③穆木天与外国文学、儿童文学等。穆木天的

  • 标签: 穆木天 学术讨论会 伊通满族自治县 外国文学 北京师大 蒋锡金
  • 简介:徐中舒先生(1898—1991),是与郭沫若同时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早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后相继任职于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北京大学等;抗日战争以后,终身执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并在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期间特聘为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先后兼任西南博物院院长、四川省博物馆馆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创建中国先秦史学会并担任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古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顾问等职务;曾多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徐中舒先生先后出版有《耒耜考》《殷周文化之蠡测》《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井田制度探源》《论东亚大陆牛耕的起源》《金文嘏辞释例》等重要著述;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是目前收录文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字典,成为我国辞书出版史上一座里程碑;主编的《甲骨文字典》被认为是甲骨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2018年10月是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本刊推出此特辑,以纪念徐中舒先生的学术功绩和思想。

  • 标签: 古文字学 王国维 中国上古史 郭沫若 徐中舒
  • 简介:2014年7月18日,“张恨水与文化自强”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潜山开幕,标志着张恨水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会上解玺璋、孔庆东、汤哲声做了主题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我刊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应邀出席。会后,“张恨水纪念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并正式向社会开放。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张恨水 自强 文化 向社会开放 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