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对比。方法针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开展临床研究,结合其影像学资料,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诊断方式,才用分组计法,钼靶X线检测为对照组,彩超多普勒超声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组间对比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乳腺癌合并细微钙化患者,予以钼靶X线与彩超影像诊断方式均有显著效果,相较之下,彩超影像诊断方式更具优势,诊断符合率更好,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细微钙化 钼靶X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应用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方法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收治于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的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分别给予两种诊断方式,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作为磁共振血管造影组,使用CT血管造影作为CT组,观察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检测方式检测动脉瘤部位情况并无明显差别(P<0.05);两种检测方式检测瘤体直径以及瘤颈宽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CT血管造影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率较高,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CT 磁共振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采用CT与普通放射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3年02月~2018年02月45例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根据不同检查诊断方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常规组(N=45),其中普通放射检查对象,定义为常规组,CT检查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1.48%),常规组诊断准确率为(80.00%),P<0.05;研究组各疾病检出率较高,高于常规组各疾病检出率,P<0.05。结论对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技术,应用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CT 普通放射检查 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 诊断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检出率影响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44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的生化指标进行检验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中ALT、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生化指标TRIG、TC、HDL-C及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当人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其肝功能与血脂生化指标均较正常值有明显提升,临床中将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应用于脂肪肝诊断可早期对病情进行确诊,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生化指标检验 脂肪肝 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0名作为参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对比研究两组人员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和参照组健康人员的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病毒性肝炎疑似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将生化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结果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其准确率较高且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的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空蝶鞍综合征患者20例,对他们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这20名患者入院的时候均对他们进行同样的治疗手段。20例患者全部行核磁共振平扫,特殊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常规进行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扫描过后通过成像测量20例患者垂体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垂体柄高径、直径、垂体柄与水平线成角并对各径线进行比较,结合CT及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空蝶鞍综合征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蝶鞍扩大、垂体变薄及“锚”征等,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且鞍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垂体左右径、垂体前后径、垂体上下径、垂体柄高径、直径及垂体柄与水平线成角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以很清楚地对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一些病症进行显示,能够为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在实际当中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空蝶鞍综合征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抽签均分为PFNA组和人工组进行分组研究,分别行PFNA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工组,术后1、6、12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人工组(P<0.05)。结论相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更佳,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FNA内固定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20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及其MRI诊断资料进行收集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发现隐性骨折达37处,其中单处骨折14例,占70.0%;多处骨折者6例,占30.0%。20例中,伴关节腔积液13例,占67%;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10例,占48%;伴半月板受损5例,占13%;伴前交叉韧带受损1例,占2.5%;副韧带内侧受损2例,占10%。结论采用MRI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高,能及时发现患者的隐藏病情,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减少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隐性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MRI影像学在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早期诊断以及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8例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患者,时间从2018.1-2019.4,全部患者均接受CT和MRI影像学诊断。结果CT诊断的正确性,CT诊断的正确性分别为72.2%的神经鞘瘤、75%的腮腺深叶多形性胰瘤、62%的神经纤维瘤、33%的腮裂囊肿、45%的颈动脉瘤、33%的血管瘤;MRI诊断正确性,MRI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8%的神经鞘瘤、87.5%的腮腺深叶多形性胰瘤、92.3%的神经纤维瘤、100%的腮裂囊肿、82.3%的颈动脉瘤、75%的血管瘤。结论CT和MRI均能够早期诊断诊断颅底咽旁间隙肿瘤,CT和MRI影像学各有优点,结合两者进行诊断能鉴别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病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 MRI 颅底咽旁间隙肿瘤早期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48例。研究期间为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不同的诊断方式,最后对动态心电图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诊断效果与常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为(70.83%),对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常规诊断效果为(45.83%),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案,最终发现,研究组的动态心电图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诊断能够为老年冠心病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诊断效果,同时能够获得理想的诊断应用价值,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颈动脉彩色超声 老年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5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比两组对象的LVDd、LAD、LVEF值。结果实验组LVDd、LAD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且LVEF值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心脏彩超指标与心脏功能分级呈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将心脏彩超应用于多病因慢性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但还需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诊断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心脏彩超 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I和CT鉴别骨骼肌内粘液瘤的影像学特点和价值比较。方法选取86例骨骼肌内粘液瘤的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组的患者进行MRI扫描。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CT扫描之后,呈现出类似于圆形的囊性低密度病灶,病灶的密度较为均匀,并且病变部位与周围的边界较为清晰;而观察组的患者经过MRI扫描之后,能够发现肌内类圆形或者是圆形占位发生病变,并且病变的大小不一,边界也较为清楚或者是很清楚,肿块也大多呈现出均匀的囊性信号,而且诊断的合格率观察组也大于对照组。结论两者相比,MRI诊断的结果影像学表征较明显,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疾病。

  • 标签: 骨骼肌内粘液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中散点图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及有效性。方法截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动态心电图仪与其搭载的心电散点图软件对6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24h心电信号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6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存在有程度不同的心率变化情况,心电散点图检测结果中的散点图形状显示彗星状散点图形状有41例(65.08%);鱼类状散点图形状有13例(20.63%);扇状散点图形状有6例(9.52%);其它形状散点图形状有3例(4.76%)。结论心电散点图的操作简便易行、检出结果较快以及不需人工校对的优势,可显著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效率,使其可科学的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做出有效的判断,并以此给予其针对性的诊疗干预。

  • 标签: 室上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临床应用价值 有效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与文献,研究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时间范围2018年1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体检者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超声诊断,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出76例(95.00%)下肢动脉血管病变,高于常规组的9例(11.25%),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股动脉、腘动脉、胫动脉、足背动脉)全部小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检查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可以明确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位置、种类、以及严重程度,进而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