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84例患者的低MRI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MRI诊断后有3例患者属于0级,42例患者属于Ⅰ级,24例患者属于Ⅱ级,13例患者属于Ⅲ级,2例患者属于Ⅳ级。影像诊断中,Ⅰ~Ⅱ级患者表现为患者的周围关节面以及骶髂关节较为粗糙,Ⅲ~Ⅳ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包括滑膜厚度的增加、骨质损伤、关节面的硬化以及骨髓水肿等。结论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Raltitrexed,商品名赛维健)联合内生热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静脉滴注雷替曲塞3mg/m2,第1天给药,之后行腹部内生热疗(每周二次,每次一小时),21天为一周期。随访观察客观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不良反应等。结果23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3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7.4个月,一年生存率61%。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内生热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耐受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内生场热疗 化疗 雷替曲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磁敏感成像对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将本院诊治的7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接受高磁敏感成像检测,观察SWI扫描病灶检测情况。结果SWI扫描可清晰显示处平扫T1WI、T2WI无法显示的病变;SWI病灶检出率高达96.69%,病灶平均面积为(3.35±0.99)cm2。结论高磁敏感成像对诊断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具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场磁敏感成像 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磁共振成像表现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CTMRI室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120例低磁共振成像表现,分析终板骨软骨炎以及邻近骨质的信号改变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结果低磁共振成像表现显示,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很大一部分出现终板骨软骨炎且累及多个终板。在低磁共振成像表现中,信号出现异常的区域包括终板及终板邻近的椎体内斑片状或者带状区域,所有终板及其周围的椎体低磁共振成像信号正常与异常区域存在比较明显的边界,能够清晰了解其终板骨软骨炎分布。结论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中,产生腰痛的主要原因是终板骨软骨炎,采用低磁共振成像能够更好的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终板骨软骨炎 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