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期间收取的23例胎盘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将分析后的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所有23例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子宫压迫疼痛69.57%、腰腹部疼痛65.22%、阴道流血56.52%、宫底升高和胎心音异常未52.17%、血性羊水39.13%、低血压8.70%、休克和DIC为4.35%,而无症状占总例数的17.39%;引发胎盘早的原因诸多,其中最多为胎膜早破(34.78%)和妊高症(13.04%);而产后发生子宫卒中1例(4.35%)是机械性因素引起;胎儿窘迫2例(8.70%);围产儿发生死亡2例是妊高症引发。结论胎膜早破、妊高症是引发胎盘早最常见的原因,而子宫压迫、腰腹部疼痛以及阴道流血是最典型的特征,只有增加对胎盘早的认知度,才能应对临床上发生的各种危急情况,对减少因胎盘早发生的不良后果的意义重大。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表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武清区中医医院5年间15例妊娠并发胎盘早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数据整理分析,探讨不典型胎盘早的发病时间、诊断方法、病因及诱因、产科处理方法及围生期结果,总结胎盘早产生的原因、诊治经验,总结有效的诊治及预防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查阅并收集武清区中医医院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5年间,发生胎盘早的15例孕产妇的病历资料。结果1219例病人中不典型胎盘早15例,发病率为产妇的1.23%。结论胎盘早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故孕产妇应加强产前宣教,重视产前检查,提高孕期保健质量。积极去除各种诱因,可减少和预防胎盘早的发生。

  • 标签: 胎盘早剥 病因 临床表现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产前漏诊47例及产前确诊17例胎盘早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发生率为36.17%,漏诊率为73.44%,胎膜早破及催产素使用不当是不典型胎盘早的主要发病诱因,胎心异常、早产及阴道流血是常见临床表现,胎盘早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窘率明显升高。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发生率较高,病情隐匿,发病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轻型胎盘早及后壁胎盘早B超检出率低是漏诊的主要原因,应提高警惕,反复检查,动态观察,才能降低胎盘早发生率及母婴病死率,减少孕产妇死亡。

  • 标签: 胎盘早剥 早期观察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胎盘早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9月接收的胎盘早产妇88例,运用掷骰子方式将产妇划分为参照组与实践组,各4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实践组则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结果在剖宫产发生率上,实践组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很是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率上,实践组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结局上,实践组要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由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胎盘早产妇临床护理工作时,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应重视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从而提高阴道分娩率,获取良好的新生儿结局,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安全高效,便于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优质护理 新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胎盘早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胎盘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1)妊娠结局剖宫产58例(69.05%),阴道分娩20例(23.8%)。发生产后出血6例(7.15%)。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4例,死亡3例。(2)临床特征合并重度子痫前期42例(50%),轻度子痫前期16例(19.05%),妊娠期高血压19例(22.61%),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7例(8.34%)。阴道出血者32例,血性羊水者24例,腹痛腰痛者28例,其中板状腹者12例,休克9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3)危险因素平均发病年龄31.4±8.3岁。孕2O~24周3例,25~28周7例,29~32周26例,33~36周19例,≥37周29例,提示随着孕周增长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初产妇53例,经产妇31例。结论胎盘早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年龄越大、孕周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等是胎盘早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提早预防,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存活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58例胎盘早孕产妇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性护理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剖腹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胎盘早孕产妇实施合理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孕产妇 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急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式及产妇的抢救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因胎盘早而紧急行剖宫产术26例,总结分析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处理措施,对产妇的抢救治疗措施等。结果选择气管插管全麻21例,椎管内麻醉5例,其中2例因术中大出血而改为插管全麻;18例产妇术中出现大出血,10例进展为DIC,经予以充分扩容抗休克及相应成分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无1例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是产科严重的急症,气管插管全麻对产妇及胎儿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式,合理及时的成分输血可提高大出血产妇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胎盘早剥 剖宫产 麻醉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胎盘早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胎盘早患者130例进行分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终止妊娠组采用立刻终止妊娠的方法治疗;硫酸镁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结果130例胎盘早患者中,有40例有腹痛症状,45例阴道流血,23例伴随血性羊水。经治疗,硫酸镁组患者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和终止妊娠组无显著差异,P>0.05;硫酸镁组分娩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比终止妊娠组好,P<0.05;硫酸镁组新生儿死亡率显著比终止妊娠组低,P<0.05。结论胎盘早的临床特点有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等,经保守治疗有有效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死亡,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在减轻癌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癌痛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缓解癌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耳穴压在减轻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穴压豆 癌性疼痛 吗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胎盘早将这些患者分为胎盘早组和无胎盘早组,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年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盘早组患者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胎盘早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盘早组患者产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胎盘早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胎盘早组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胎盘早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严重威胁着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因此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及早期预防及诊断胎盘早对胎儿及新生儿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妊娠高血压 胎盘早剥 新生儿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对胎盘早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40例胎盘早住院患者,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超声诊断,40例胎盘早患者中,超声诊断出14例附着于宫体前壁,全部阳性,最终确诊为13例阳性;24例附着于宫体后壁,全部阳性,其中超声诊断出22例阳性;2例附着于宫体侧壁,全部为阳性。结论有效地采用超声诊断胎盘早可以降低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其作为胎盘早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胎盘早剥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检查对晚期妊娠胎盘早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产前胎盘早检查的1754例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行妇科及实验室和超声检查两种检查方式,对所有产妇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方式胎盘早的诊断准确率,健康孕产妇与胎盘早孕产妇母婴的预后。结果超声诊断胎盘早准确率75.00%,显著高于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产妇不良预后发生率50%,明显高于正常胎盘产妇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75.00%,显著高于正常胎盘新生儿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妊娠晚期孕产妇胎盘早的诊断准确率,胎盘早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应加强产前检查,降低母婴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 标签: 晚期妊娠 胎盘早剥 产前检查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多点小切口外内扎加皮瓣整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多点小切口外内扎加皮瓣整复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内扎术。根据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及切口愈合时间做出评价。结果两组在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疼痛、肛缘水肿、愈合天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小切口外内扎加皮瓣整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内扎术恢复早,而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小切口 皮瓣整复 外剥内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188例肛瘘伴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不同术式分为研究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行单纯肛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肛瘘切除术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肛瘘
  • 简介:摘要躁动病人使用在镇静剂后,给予耳穴埋治疗联合丙泊酚,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可以延长镇静时间,增加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取2017年1月-6月转入ICU伴有躁动的患者共12例予耳穴埋与丙泊酚联合镇静治疗,缓解病人紧张焦虑的情绪,在患者进入睡眠后给予右美托咪啶泵入,泵入速度0.3-0.6ug/kg.h,维持患者的镇静状态。在经过RASS镇静评分评估后,使用耳穴埋联合镇静剂治疗的患者,镇静时间明显比单纯使用镇静剂治疗时间延长,未出现呼吸抑制,镇静过深等不良反应。

  • 标签: 耳穴埋豆 镇静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切内注消痔灵与外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混合痔104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选择手术的意愿分组。对照组52例,选择外内扎术治疗,观察组52例,选择外切内注消痔灵治疗。对比疗效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24h内VAS疼痛水平、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5.0±2.1)d、(1.13±0.56)分、(10.42±3.65)d低于对照组(8.2±2.4)d、(1.85±0.51)分、(13.76±3.51)d,术后观察组肛管直径(2.94±0.17)mm高于对照组(2.74±0.3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经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排便障碍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分别为5.8%、7.7%、1.9%、7.7%低于对照组19.2%、28.8%、19.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切内注消痔灵与外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肯定,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能与其损伤更轻,保留肛管结构与功能有关。

  • 标签: 混合痔 手术 外剥内扎术 消痔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压疗法治疗非典型抗抑郁药物引起的便秘的效果。方法耳穴取穴,主穴胃、大肠、直肠、三焦、肺;配穴脾、肝、肾,随证选用.用75%酒精消毒耳部后,取粒针(王不留行贴),准确贴于耳穴,每日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每天换1次,两耳交替,治疗2周,使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对非典型抗抑郁药物引起的便秘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耳穴压豆 非典型抗抑郁药物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研究多点小切口外内扎加皮瓣整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多点小切口外内扎加皮瓣整复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外内扎术。根据术后疼痛、出血、水肿及切口愈合时间做出评价。结果两组在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疼痛、肛缘水肿、愈合天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点小切口外内扎加皮瓣整复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内扎术恢复早,而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小切口 皮瓣整复 外剥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