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横向分化和免疫调节作用。MSC是一种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较原始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基质细胞特性,能支持造血,在适宜条件下能增殖并被诱导分化成骨、软骨、脂肪、神经、心肌、肝脏等组织细胞。目前关于MSC对免疫系统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其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骨髓基质细胞 成体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自我更新
  • 简介: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但致病机制尚未清晰。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是I型却主要毒力因子,在印诱导疾病特别是胃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前期研究发现,胁,作用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AGS)钙离子相关蛋白钙网织蛋白CRT以及钙离子结合蛋白CALNUC磷酸化程度发生改变,提示坳可能会影响AGS细胞钙稳态,通过钙离子通路影响细胞增殖或凋亡。目的研究却作用于人胃腺癌上皮细胞后,AGS细胞内钙离子时序性变化,以及CagA对AGS细胞内钙离子影响,进一步揭示却致病机制。方法采用钙离子荧光标记示踪法,AGS细胞以Fluo-3/AM荧光指示剂负载,特异性地活体标记AGS内钙离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Hp26695及其CagA缺失株(Hp26695ACagA)分别作用于AGS细胞1h、2h、3h、4h、5h、6h后,AGS细胞内钙离子变化情况。结果幽门螺杆菌与AGS细胞相互作用1h,胞内Ca^2+部分流失.5h胞内Ca^2+大量流失。1-6h内,Hp26695与Hp26695ACagA作用AGS细胞荧光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He作用会导致AGS细胞内ca喇夺,且与CagA存在无明显关联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人胃腺癌上皮细胞 荧光标记 Ca2+时序性变化
  • 简介:近年来研究表明,胃癌发生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Hp感染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但Hp感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其不同毒力株。研究认为,产生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Hp菌株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旨在探讨胃癌高发区CagA阳性Hp感染与胃癌发病关系。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胃癌 Hp CAGA 毒力菌株
  • 简介:目的:剖析急诊科急性胃肠炎护理中人文关怀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本院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接诊急性胃肠炎患者60例为实验组,另以2016年1-12月本院未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时接诊急性胃肠炎急诊患者60例为对照组。综合分析两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并对各组护理满意度做出比较。结果:实验组干预后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比对照组85.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积极用于急诊科急性胃肠炎护理中,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预后及临床急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应用价值 急诊科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17水平和胃癌关系。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间选取210例患有胃病疾病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首先进行胃镜下活检,研究人员根据活检结果将患者病种分为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非萎缩性胃炎组三组。然后对所有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来检测空腹血清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研究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和胃癌关系。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可知,三组患者PGⅡ、G-17水平及PGR(PGⅠ/PGⅡ)水平都有明显差异,胃癌组PGR水平要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PGⅡ以及G-17水平都要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和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Ⅰ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以知道PGⅡ检测胃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7%(55/70)、82.14%(115/140);PGR检测胃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71%(25/70)、92.86%(130/140);G-17检测胃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45/70)、89.29%(125/140)。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PGⅠ、PGⅡ以及G-17水平联合检测胃癌患者可以提早诊断出胃癌,提高胃癌诊断率,尤其是G-17联合PGR检测。对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让患者提早接受治疗,从而降低胃癌患者死亡率,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这种检测方法。

  • 标签: 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胃癌 关系
  • 简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行肝移植术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特点鲜有报道。目的:评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行肝移植术患者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情况,并分析其与血清HBVDNA、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行肝移植术连续病例72例,取肝组织行HE、网状纤维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以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HBVDNA和临床生化指标与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相关性。结果:81.9%(59/72)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肝脏组织有严重活动性炎症(G3、c4级);43.1%(31/72)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DNA阴性,其中77.4%(24/31)患者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G3级。MELD评分、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与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而ALT、HBeAg和HBVDNA水平不能反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结论:持续存在活动性炎症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主要病理学特征以及接受肝移植主要原因,HBVDNA载量并不能反映患者肝脏组织炎症活动度。

  • 标签: 肝硬化 肝炎病毒 乙型 炎症
  • 简介:生物制剂作为近二十年来新兴治疗药物,对炎症性肠病(IBD)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目前用于IBD治疗生物制剂均需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部分制剂需要在严密观察下输注。因而,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口服生物制剂具有积极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新型口服生物制剂在IBD治疗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CROHN病 结肠炎 溃疡性 生物制剂 投药 口服
  • 简介: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生于肠道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主要认为其病因与免疫因素、遗传、环境及饮食因素有关。病程长、易反复已成为其最突出临床特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UC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且维生素D缺乏与疾病活动性相关。现就维生素D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一综述。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免疫炎症反应
  • 简介:Wnt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高度保守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凋亡等生理过程,其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一种有着较高恶变潜能肿瘤,Wnt信号通路激活在LST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LST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WNT信号通路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 简介:胰岛素抵抗(IR)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系已成为医学研究关注重点。肥胖是2型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可通过脂肪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参与或加重组织IR,并损伤B细胞而导致糖尿病发生。IR被认为是多种代谢疾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共同原因。随着对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本质认识深入,人们发现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机制参与了IR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IR所致代谢异常和导致IR某些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但IR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确切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 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慢性肝病之一,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治疗和非基础治疗。非基础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方法,因而也成为近年来一个全球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基础治疗中药物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基础治疗
  • 简介: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涉及多因素相互作用,其中免疫因素起有重要作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对肿瘤发生、发展起有决定性作用。而肿瘤细胞通过自身适应性变化可改变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作用。本文就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发生中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因子类 结直肠肿瘤 免疫疗法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最严重健康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约75%分布在亚太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预后不良,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占疾病死因第9位[1].HBV感染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磷酸阿糖腺苷和INF-α仅能抑制20%~4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核苷类似物药效也因病毒耐受性突变而大大降低.近年来随着对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乙型肝炎免疫治疗尤其是可消除免疫耐受加强特异性免疫应答治疗性疫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2].本文就有关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 治疗性疫苗 病毒感染 药物治疗 免疫应答
  • 简介:Dieulafoy病(Dieulafoy’sdisease,DD),也称为曲张动脉瘤或黏膜下动脉畸形,最早由Gallard于1884年描述,14年后法国外科医生GeorgesDieulafoy将其命名为“单纯性溃疡痫(exulceratiosimplex)”,他认为这种病变是胃溃疡病变最初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出血。尽管内镜治疗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DD相关死亡率,但它仍然是上消化道出血诸多病因中最难诊断疾病之一.

  • 标签: DIEULAFOY病 内镜治疗技术 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 单纯性溃疡 动脉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包括ABCB1、MMP2、CDH1、CD44)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徙实验评价两株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进而探讨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与侵袭转移能力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胃癌细胞株BGC-823ABCB1、CDH1、CD44基因表达较SGC-7901高,而MMP2基因表达在SGC-7901中较高。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徙实验显示胃癌细胞株BGC-823迁徙能力比SGC-7901强。结论胃癌细胞多药耐药与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CD44高表达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 侵袭转移 ABCB1 MMP2 CDH1 CD44
  • 简介: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结肠癌发病、转移与复发与大肠癌干细胞有关。然而,机体免疫系统对大肠癌干细胞免疫识别、大肠癌肿瘤干细胞在诱导肿瘤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作用及其机制仍然不明确,针对大肠癌干细胞免疫治疗也在起始阶段。本文拟对大肠癌干细胞与CD200之间相互关系作一综述。为大肠癌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肠癌干细胞 CD200 CD200R 肿瘤免疫
  • 简介: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而典型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重要因素,可能与IBS密切有关。本研究观察IBS患者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神经降压素(NT)及酪神经肽(NPY)含量,旨在探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胃肠肽类激素 相关研究 发病机制 临床意义
  • 简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有不同程度升高。除了肝源性糖尿病共有的发病机制外,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和胰岛素抵抗(IR)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糖代谢异常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IR可能更为重要,而肝脂肪变性、肿瘤坏死因子-α过表达、脂联素水平下降、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合成以及铁代谢异常等都可能参与了IR形成。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人工流产手术,前1h一次含服米索前列腺醇(后称米索)400μg及阴道后穹放置400μg对初次妊娠妇女宫颈扩张效果。方法征集对象15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含服),Ⅱ组(阴道放置),Ⅲ组(对照)。结果Ⅰ组宫颈内口最大直径为6.54±0.98mm(X±S,下同),明显高于Ⅱ、Ⅲ组(最大直径为4.57±0.73mm,4.25±0.65mm,P<0.01)。另外,与Ⅱ、Ⅲ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官颈管炎发病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而Ⅱ、Ⅲ组之间无差异。结论人工流产术前1h一次含服米索400μg,既可发挥扩张、软化官颈作用,从而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宫颈炎发病率,从而大大减轻了初孕妇人流时痛苦。

  • 标签: 含服 米索前列腺醇 人工流产手术 新用 手术时间 术中
  • 简介:目的探讨M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病人采用多中心、随机方法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左氧氟沙星,为对照组),B组(舍尼亭组),C组(左氧氟沙星十舍尼亭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前列腺液常规、尿流率变化情况。结果舍尼亭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舍尼亭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使病人主、客观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受体拮抗剂能够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主观症状,在客观指标上改变不明显。M受体拮抗剂联合抗生素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M-受体拮抗剂 疗效 舍尼亭 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