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二孩”政策开放以及人口老龄化改变,高龄有生育要求女性越来越多。高龄患者在借助辅助生育技术实现生育目标时,面临卵巢功能下降导致周期获卵数少等问题,如何选择科学合理受精方式,提高仅有的卵母细胞受精率,成为目前临床医生关注热点。本文结合高龄女性卵母细胞发育特点、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应用及其影响,对近年来高龄低反应患者受精方式选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 高龄 卵巢低反应 受精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11-13(+6)周中孕期早期NT值与胎儿心脏畸形和染色体异常之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怀孕11-13(+6)周3218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NT值将孕妇分为≥3.5mm组(149例)和〈3.5mm组(3069例),对两组胎儿于11-13(+6)周检测NT值,分析NT值与胎儿心脏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结果NT值≥3.5mm组胎儿心脏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及两者兼异常概率明显高于NT值〈3.5mm组(P〈0.05)。结论NT值异常与胎儿心脏畸形和染色体异常之间有明显相关性,NT值检测对早期诊断胎儿心脏畸形和染色体异常有重要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中孕早期 心脏畸形 染色体异常 NT值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laparoscopicovariandrilling,LOD)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lomifenecitrate,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不孕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已经发表有关LOD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疗效对比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筛选后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LOD及药物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9个研究共1362名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经统计,LOD与药物相比,治疗后排卵率(P=0.35,OR=0.88,95%CI0.67~1.16)、妊娠率(P=0.88,OR=0.98,95%CI0.78~1.23)均无明显差异;药物组多胎妊娠率高于LOD组(P=0.04)。结论LOD与药物治疗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卵巢打孔术 枸橼酸氯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Ma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daltonbiohybridcapture3,DH3)检测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humanpapilomavirus,HPV)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H3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264例宫颈癌筛查女性宫颈脱落细胞HPV,同时行TCT检查,TCT结果异常者(≥意义不明确非典型鳞状细胞)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HPV结果致性及检出宫颈病变情况。结果264例女性中,HC2法检出HPV阳性者32例(12.12%)。DH3法检出HPV阳性者39例(14.77%),其中HPV16/18阳性患者14例(35.90%)。264例女性中,DH3和HC2检出HPV结果符合率为94.32%(249/264);15例结果不致,其中8例检测值在临界值,排除此8例后再次统计分析,符合率为97.27%(249/256)。264例中TCT异常者10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SIL1例、HSIL2例、宫颈癌1例。DH3HPV16/18阳性女性TCT异常及宫颈病变检出率(71.43%,10/14;21.42%,3/14)显著高于HC2HPV阳性检出率(31.25%,10/32;9.38%,3/32)(P〈0.05)。结论DH3与HC2检测高危型HPV符合率高,DH3HPV16/18阳性宫颈病变检出率高,DH3技术可作为临床上宫颈癌初筛有效手段。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 筛查 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1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均先后行二维超声扫描及STIC筛查。分析其随访结果和比较各项检测方式敏感性和特异性水平。结果联合检测诊断CHD敏感性水平、特异性水平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二维超声及STIC技术单检测,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联合检测诊断CHD阴性预测值高达99.9%。结论四维超声时空关联成像技术应用于CHD病症诊断在临床上,可提高诊断效率,漏诊率及误诊率均较低,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二维超声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敏感性 特异度
  • 简介: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在早产孕妇外周血、脐血及胎膜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subclinicalchorioamnionitis,HCA)关系。方法选择早产临产孕妇46例,根据产后胎膜病理结果是否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分为感染组(n=21)与未感染组(n=25)。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脐血中S100A12水平;逆转录RT-PCR法检测胎膜组织中S100A12mRNA表达水平。结果感染组孕妇外周血、脐血、胎膜组织中S100A12水平[(173.30±18.92)、(105.71±8.72)、(1.38±0.37)]与未感染组[(138.26±11.02)、(88.26±7.00)、(1.07±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孕妇外周血中S100A12水平与脐血及胎膜组织中S100A12水平均呈正相关(r=0.861,0.883;P〈0.05);感染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86%,18/21)高于未感染组(56%,14/25)(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脐血、胎膜组织中S100A12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合并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儿感染有关。

  • 标签: 早产 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 S100钙结合蛋白A12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