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汉化Kayser-Jones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BOHSE),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评价其可行性。方法:按照心理测量学中量表跨文化适应程序对BOHSE量表英文版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形成BOHSE汉化版,并用其筛查360名住院老年患者口腔健康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量表信度,用因子分析法检验其效度。结果:BOHSE汉化版Cronbach’sα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为0.775,评定者间信度为0.737,结构效度KMO=0.848,因子分析共提取了5个公因子:舌头,牙齿周围或义齿周围覆盖牙龈,天然牙状况,咀嚼位牙齿咬合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其累积贡献率达66.261%。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适合中国老年人使用。

  • 标签: 简明口腔健康检查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目的探讨金刚烷胺对双侧轻型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并对不同剂量金刚烷胺进行药效学分析。方法建立大鼠液压脑损伤模型,5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伤后每8h一次,连续16d给予三组剂量(15mg/kg、45mg/kg或135mg/kg)金刚烷胺或等渗盐水,首次给药于伤后1h完成。脑组织于伤后第48小时或16天提取行FluoroJade—B组织荧光染色或甲酚紫染色比较双侧海马CA3区神经细胞存活情况,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S—MS/MS)方法测定大鼠体内不同剂量金刚烷胺血药浓度,研究金刚烷胺经腹腔单次给药后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结果45mg/b或135mg/kg两组治疗剂量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与临床治疗监测浓度(717ng/ml)相似。与安慰剂组相比,45或135mg/kg两组剂量金刚烷胺可明显减少伤后48h脑组织急性变性神经元数量(P〈0.05),高剂量组(135mg/kg)CA3区长期存活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32)。结论治疗剂量金刚烷胺可显著减轻脑损伤后海马结构CA3区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为临床治疗轻型颅脑损伤提供新治疗手段。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SD大鼠 海马 神经细胞 药代动力学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另选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往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肺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临床护理 个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脑梗死后尿潴留患者9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一般情况检查,根据患者和(或)家属意愿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间歇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测定两组情况,包括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评分(SubjectiveQualityofLifeProfile,SQLP)和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尿潴留情况均逐渐好转,治疗组经治疗7次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间歇导尿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改善脑梗死后早期尿潴留状况效果更好。

  • 标签: 脑梗死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电刺激 尿潴留
  • 简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年发病率为9/10万1],占所有脑卒中%。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SAH主要原因[,而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3,4C]VS)是导致SAH患者死亡、严重残疾主要因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Notch1及NF-κB表达影响及脑含水量和梗死体积变化,探讨其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溶剂对照组(vehicle-control),姜黄素组(CUR)。MCAO术后立即腹腔注射姜黄素溶液(80mg/kg),溶剂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含0.5mol/LNaOH0.01PBS。根据不同时间每组分为对照、3h、6h、12h、24h、48h、72h共7个亚组,分别在相应时间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2~4分者纳入实验组。归组后将动物断头处死,留取病变侧脑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观察Notch1及NF-κB表达。各组仅取48h一个时间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及2%2,3,5-三苯基四唑氮红(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观测梗死体积。结果CUR组降低Notch1和NF-κB表达,这种抑制效果至少持续至MCAO后72h(P<0.05)。与vehicle-control组相比,CUR组在MCAO后48h时即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减少脑含水量[(80.42±9.00)%vs(83.71±7.00)%(P<0.05)]及梗死体积[(40.08±3.66)%vs(28.94±6.20)%(P<0.05)]。结论姜黄素干预后,MCAO模型病变脑组织含水量降低,梗死体积减小,Notch1和NF-κB表达水平同步下调,推测姜黄素有脑保护作用,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otch1和NF-κB表达对缺血性脑组织起到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姜黄素 炎症反应 NOTCH 1 NF-κB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在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价值及其辅助手术疗效。方法连续收集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患者47例,包括上矢状窦旁脑膜瘤28例、大脑镰脑膜瘤14例、横窦和窦汇区脑膜瘤4例和乙状窦脑膜瘤1例。术前构建VR图像,评估肿瘤对静脉窦侵袭程度和静脉侧支循环等级,做手术模拟,并对手术相关资料综合分析。结果VR环境下,各组织结构均原位清晰显示,可全方位观察和手术模拟。静脉窦未受累9例、受压13例、狭窄13例、闭塞12例,形成侧支循环者分别占22.2%、23.1%、61.5%、100%。在VR技术指导下制订手术策略,肿瘤获得SimponⅠ级切除37例,Ⅱ级4例,Ⅳ级6例;随访4—18个月,45例恢复良好,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PS)为(88.30±22.392)分,植物生存1例,肿瘤复发并死亡1例。通过统计分析,复发、术中出血及年龄仅影响患者短期预后,年龄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结论利用VR技术对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与静脉窦、皮质静脉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准确、全面、直观,术前应考虑患者年龄、手术史对预后影响,对静脉侧支循环要尤其注意评估和保护,这是决定患者预后重要因素。

  • 标签: 脑膜瘤 静脉窦 显微手术 疗效 虚拟现实 侧支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标准翼入路、纵裂入路和翼纵裂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以及显微手术入路选择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7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前均行头颅CTA或DSA检查确诊。疾病早期显微手术经翼入路夹闭动脉瘤39例,经纵裂入路34例,联合入路5例。结果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经翼入路手术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9例,经纵裂入路患者中预后良好者25例,联合入路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经翼入路、经纵裂入路及联合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有效且预后良好。根据不同动脉瘤瘤体指向,合理地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基础。

  • 标签: 前交通动脉瘤 显微手术 翼点入路 纵裂入路 翼点纵裂联合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破裂伴颅内血肿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1~5月收治12例MCAA破裂伴颅内血肿,于发病12h内急诊手术。结果12例均完成手术治疗并成功夹闭动脉瘤,术后随访2~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4例,中残2例,恢复良好4例。结论MCAA破裂伴颅内血肿超早期(12h内)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先处理血肿初步减压,及时解除颅内血肿占位效应,可有效降低脑疝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颅内血肿 显微手术 超早期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查表型饮食疗法在IgA肾病患者饮食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查表型饮食疗法制定食谱,只需要查表即可找到符合患者特点每天食谱,对照组采用传统细算法,随访6个月,评价住院第1天、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饮食达标情况、SGA评分、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生理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饮食达标较高,SGA评分较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BMI等生理指标得到改善。结论:查表型饮食疗法操作简便,可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标签: 查表型饮食疗法 传统精细算法 IGA肾病 饮食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寻找安全有效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年龄75岁以下PCNSL病例38例,给予甲氨蝶呤+替莫唑胺方案治疗,使用或不使用利妥昔单抗(MT—R方案),观察此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按照影像学判断标准,38例患者中2周期后达到PR患者共31例,SD3例,PD1例,死亡3例,有效率为81.58%。按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标准,共28例患者ECOG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分或评分为1分以下,有效率为73.68%。恶心、呕吐症状最常见,6例出现白细胞降低。死亡3例。结论MT—R方案具有良好安全性,临床效果满意,但是对于用药剂量及治疗周期仍需进行优化。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甲氨蝶呤 替莫唑胺 利妥昔单抗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特点。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开展了操作简便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该技术创伤小,并发病少,但术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运动、语言、认知、感觉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本研究比较分析经额部锥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经额部锥孔引流 小骨窗开颅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107例SAH患者,根据GOS评分将病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及不良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上述各因素对预后影响。结果全部107例患者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诱因、动脉瘤大小、Hunt-Hess评分、脑血管痉挛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诱因(P=0.026)、动脉瘤大小(P=0.002)、Hunt-Hess评分(P=0.016)及脑血管痉挛(P=0.003)为影响aSAH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AH患者发病诱因、动脉瘤大小、Hunt-Hess分级和脑血管痉挛是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过表达A53T(Ala53Thr)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与正常细胞特性及对鱼藤酮引起细胞损伤影响,探索α—synuclein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作用,为寻找治疗药物潜在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过表达A53T突变型α-synucleinSH-SY5Y细胞与正常细胞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观察突变型α-synuclein对细胞毒性影响;用呼吸链抑制剂鱼藤酮刺激细胞,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观察自噬相关蛋白变化。结果正常细胞形态上接近于梭形,过表达A53Tα-synuclein细胞胞体变肿胀,小突起增多,甚至出现多种变异形态;过表达A53Tα-synuclein细胞生长较正常细胞缓慢,培养相同时间达到细胞总数相对较少;4μM鱼藤酮处理两种细胞,过表达A53Tα—synuclein细胞损伤较正常细胞大,正常细胞随鱼藤酮处理时间延长自噬相关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出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0.05),A53T细胞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过表达A53T突变型α—synuclein具有细胞毒性,且与正常细胞相比更容易受到损伤,可能与自噬敏感性增高,加速自噬耗竭相关。因此增加突变型α—synuclein清除或增加自噬合成相关蛋白诱导自噬可能会成为PD潜在治疗靶

  • 标签: 突变型α-synuclein 细胞毒性 细胞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出院计划模式对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将59例HSLE病人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多学科合作出院计划模式。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HSLE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病人社会支持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院前24h、出院后1、6个月干预组Brthel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出院后1、6个月干预组主观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对支持利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出院计划模式能有效提高HSLE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支持度。

  • 标签: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 出院计划 日常生活活动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调查半开放式和封闭式探视模式对酒精戒断综合征(AWS)患者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影响。方法:45例AWS患者随机分为半开放式组(n=28)和封闭式组(n=17)。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结果:半开放式组3d谵妄CAM-ICU评分低于封闭式组(P〈0.05),7dAWS评定量表评分、谵妄CAM-ICU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封闭式组(P〈0.05)。半开放式组住ICU时间、AWS持续时间、镇静药用量和伤人及自残倾向发生率低于封闭式组(P〈0.05)。两组医院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半开放式探视有利于缓解AWS病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而不增加医院感染率,可为探索未来ICU探视制度提供借鉴。

  • 标签: 探视制度 酒精戒断综合征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目的:研究优化后脑电闪光诱发(PSA)技术设备对脑功能鉴定作用,为提高空军招飞选拔效率提供技术和方法。方法:采用PSA技术检查3000名参加空军招飞应征青年,观察新旧技术设备对脑功能鉴定效果。结果:在PSA鉴定4项EEG指标“节律同化”“倍数反应”“小数反应”“异常脑波”中,新技术设备对“EEG异常”和“EEG边缘异常者“节律同化”指标的诱发效果均提高显著;“倍数反应”和“小数反应”指标仅在确定为“EEG异常”者中表现为显著提高;“节律同化”指标的持续时间可作为对脑功能分级量化指标。结论:PSA技术设备是鉴定“边缘异常”脑功能稳定性有效方法。

  • 标签: 脑电图 闪光刺激 节律同化 飞行员选拔 脑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颅底陷入合并寰枕融合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方法采集1例颅底陷入合并寰枕融合畸形患者颅颈交界区CT薄层扫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对CT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三维几何表面模型,并导出点云;采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处理云数据,生成三维曲面;采用四面体与六面体混合分网思路,利用HyperMesh对曲面模型先分块再分网,最后导出网格模型;将网格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韧带添加、材料赋值、接触定义、边界约束等,得到寰枕融合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包含474162个单元和235524个节点,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较好,可根据不同实验目的进行加载分析,对复杂载荷条件进行仿真计算。结论利用HyperMesh等软件前处理功能建立颅底陷入合并寰枕融合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为颅颈交界区畸形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基础,可为上颈椎畸形有限元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颅底陷入症 寰枕融合畸形 三维有限元模型 HyperM ESH
  • 简介:3个月内颅内/脊髓手术史近期(3个月内)颅内和脊髓内手术被列为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说明中静脉溶栓禁忌证及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StrokeAssociation,ASA)指南溶栓排除标准。参考本指南此前章节,累及神经轴手术部位出血有因占位效应和受压导致神经功能损害次要风险。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脑缺血 脑梗死 纤维蛋白溶解剂 卒中 溶栓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78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延续护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itemshortfromhealthsurvey,SF-36)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量表(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3个月后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延续护理前各维度得分(P<0.05),且高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3个月后各维度评分[除生命活力维度(VT)外],各维度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DLQI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接受延续护理前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各维度得分(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提高SLE出院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显著。

  • 标签: 出院生活 实施延续 延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