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随着我国市政工程的日益发展,绿化工程为市政施工渲写花样的一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名贵苗木的移植带来的较好的景观效果,更适合市政工程美观的主旨。然而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如何提高名贵苗木移植的成活是控制质量、美观及成本的关键要素。我单位对沙井富乐立交桥绿化工程经过大量的现场调查以及对绿化施工深入研究,得出对安全、质量以及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绿化施工方案,大大提高了苗木成活、节约了工期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 标签: 市政工程 容器移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必须明确施工区域自然环境,了解气候特点与地质特点,分析土壤环境,科学选择绿化所用苗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与土壤环境,精选健康树苗,并加强技术控制。本文分析植物成活对园林绿化的重要意义,说明了影响植物成活的核心因素,并重点说明植物选择、种植技术要点。

  • 标签: 植物成活率 园林绿化工程 栽植技术 土壤 温湿度
  • 简介:分析了传统廉政风险防控模式的不足,在充分分析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所需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与业务办公深度融合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并给出了具体的系统框架模型、核心数据建库方法以及系统对风险点防控的运行机制。该系统在广州市规划局得到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践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容积调整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智能化提供了新途径。

  • 标签: 容积率 廉政风险 预警防控系统 GIS 规划
  • 简介:摘要:抽油机井采油时的提高是目前石油开采行业的经济技术指标。根据日常生产管理,对造成采油时低的主要因素分析和存在问题判断,结合生产实际,从井下管柱、地面流程、设备管理、油水井管理、资料管理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考虑,提高抽油机井采油时,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

  • 标签:   采油时率 生产参数 因素分析 措施探讨
  • 简介:摘要: 在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裂缝参数,对油田注水开发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完善管控方案。同时,油田注水开发需要不同的设施,油田企业也应注意使用先进的设施,以确保油田开发顺利进行,为油田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 采油率 吊装措施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EPC项目中ALC条板安装合格的提升。借助QC小组的专业性与系统性方法,我们对影响ALC条板安装合格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解决策略。研究数据表明,采纳并实施这些策略后,ALC条板的一次性安装合格大幅度提高至96.5%,远超项目初设之目标。此外,本文还对这些改进措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的检验依据《GB/T 8810-2005 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的测定》规定了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的检测方法,大量硬质泡沫塑料产品的吸水检测均引用了此国标方法,代表性的产品是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简称EPS板)、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简称XPS板)、绝热用硬质酚醛泡沫板(简称PF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等,多用于隔热保温材料、包装材料、夹层材料、防震材料、隔音材料等。它们都具有的共同点是导热系数较小,拥有非常优良的隔热性能,尤其在近年建筑保温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屋面保温等;而硬质泡沫塑料的吸水指标优劣对材料自身而言十分重要,因为吸水太高的话,在经过长期时间使用以后会吸收大量水分,特别在低温环境下,材料内部吸收的水分结冰,进而破坏材料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其强度和保温隔热效果都显著降低,这样就失去了在建筑保温这一块的主要作用,更有甚者还变成了建筑外墙的一种负担,近年来外墙外保温整体脱落砸伤人事情频频发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发布的《GB 50411-20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在第4章节墙体节能保温工程及第7章节屋面节能工程验收版块里,就将保温隔热材料的吸水列入工地复检必检项目,所以对于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GB/T 8810-2005规定的检测方法涉及的仪器设备繁多,检测的过程也非常繁琐,实验员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误差因素也较多。在近年来大量工地复检送检的硬质泡沫塑料样品检测中,采用此方法产生偶然性误差的因素比较多。所以急需一种简易并且可重复性较高的测定方法来规避这种偶然性误差。本文旨在研究关于硬质泡沫塑料吸水测定的一种简易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严谨性,能在运用国标方法检测的同时使用简易方法同步检测,避免运用国标检测方法过程中由于仪器或者人员的操作产生的误差。通过对工地复检送检的各种不同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的多次测定和对比,笔者证明了简易检测方法可以及时有效的反映材料吸水的真实情况,对于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的要求也低于国标要求,可以极大减少偶然性误差,通过对比国标方法的结果能准确判断国标法检测的结果是否由于偶然性误差偏离了正常范围。

  • 标签:
  • 简介:利用沃尔什函数法进行测井曲线反演,可使测井曲线起伏变化加大,从而提高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通过声波时差曲线特征分析及与实测岩心物性资料对比,论述了沃尔什函数法对测井曲线高分辨处理的重要意义。图3参8

  • 标签: 沃尔什函数法 纵向分辨率 测井曲线 物性
  • 简介:多波勘探是提高致密、低渗透等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精度的有效手段,但转换波属于典型的低信噪比、低分辨资料,如何最大程度提高转换波纵向分辨已成为多波处理的一个难点。谱反演技术能有效解决常规反褶积提频技术受频带限制影响,提高分辨能力有限的问题,能最大程度提高数据分辨,便于识别薄层,但该技术的难点是如何通过稳定的反演算法得到高精度反射系数,如何把反射系数恢复为宽频的地震数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变差作为先验信息有助于求解欠定问题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变差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算法,提高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利用高斯拟合振幅谱模拟得到宽频子波数据,通过在蓬莱地区的高分辨数据恢复处理,得到分辨更高的转换波。理论试验和实际资料应用证明了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转换波资料分辨,为后续速度反演、储层反射信息提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 标签: 谱反演 分辨率 宽频子波 薄储层
  • 简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分析了早稻结实与气象条件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92年后,由于梅汛期降水强度增大使得早稻空壳增加,7月上半月高温或阴雨天气机率增高,使大穗型品种的营养不能得到满足,导致秕谷增加,综合影响降低结实.

  • 标签: 结实率 早稻 气候变化 1992年 大穗型品种 气候变暖
  • 简介:大震年发生的评定在地震区划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大震复发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大震复发模型。本文通过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截断G—R关系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组成的混合模型,利用活断层地质定量资料(滑动速率、古地震等)评定了大震的年发生。结合我国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和资料的精细程度,将以上方法加以修正,并选择典型断裂进行了计算,同时还把计算结果与我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标签: 定量资料 年发生率 截断G-R关系模型 特征地震模型
  • 简介:为探究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及补水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利用盆栽方式在玉米播种—出苗期开展水分胁迫及复水控制对比试验,分析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播种后补水时间和补水量对辽西地区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随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的降低,干旱持续时间的增加和补水量的减少而减小。播种后无补水,当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w播种为60%—70%时,出苗达100%;w播种为50%—55%时,出苗达66.7—77.8%;w播种为30%—45%时,出苗为0。w播种为35%—45%时,持续5—20d干旱,补水20mm,出苗为66.7%—100%,较补水10mm的出苗为0%—77.8%。w播种为35%—45%时,需在10—20d内补水,所需补水量随补水时土壤相对湿度的减小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春旱频发地区确定玉米播种后最迟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下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 标签: 春玉米 水分胁迫 土壤相对湿度 出苗率
  • 简介:高分辨测深侧扫声纳系统(HRBSSS)是一种用于获取海底微地形地貌的声学探测设备.在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主要误差源、数据处理与偏差校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声纳自身与整个系统两方面确定了各自的测深精度评估方法.最后以DTA-6000声学深拖系统上的HRBSSS为例,对其外场实验测深数据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HRBSSS声纳的测深精度在250m×2覆盖范围内符合IHOS-44特级标准,受传感器误差和界面影响,浅水条件下系统测深精度在水平距离113m内符合IHOS-44特级标准.

  • 标签: 测深侧扫声纳 偏差校准 精度评估 测深 声学深拖系统
  • 简介:摘要 : 论文基于项目区域概况及数据, 主要探讨了高分辨影像在影像处理方面的技术流程及重难点分析。

  • 标签: 航空遥感技术 技术流程 难点
  • 简介: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体量不断增大,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一些园林工程项目栽植措施不到位、疏于养护,造成苗木死亡较高,严重浪费了社会资源。围绕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期,探讨如何提升绿化苗木的成活

  • 标签: 园林绿化工程 养护期 苗木成活率
  • 简介:本研究从中等空间分辨遥感影像(如LandsatTM影像)的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入手,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建筑用地提取指数构建原理.然后选取LandsatTM影像进行建筑用地提取实验,并用QuickBird和GoogleEarth的同期影像辅以验证.实验得出,比值居民地指数RRI,由于其作者构建时并没有对影像进行辐射校正,从而影响了提取精度和模型适用性;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和差值建筑覆盖指数DBI,提取精度相对较高,但是会混有裸土、污染水体等信息;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IBI和增强的指数型建筑用地指数EIBI,提取精度最高,达到92%.虽然EIBI期望改进IBI未能很好抑制裸土信息的问题,但实际上所构建指数并没有较好的去除裸土信息,可能是其权重选择没有普适性,所以建议建筑信息提取优先使用IBI.

  • 标签: 建筑用地指数 遥感 中等空间分辨率 IBI EIBI
  • 简介:地震分辨是地震数据处理和偏移成像中的重要问题。从Ricker(1953)开始研究地震分辨至今已50多年了,但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原始地震观测道的垂向分辨上。近年来开始引进和讨论地震偏移成像空间分辨的概念。Beylcin(1985)、Wu和Toksoz(1987)、Seggem(1994)、Vermmer(1998)、Chen和Schu—stet。(1999)等人做过成像分辨的研究,但都是定性的实验分析,研究了影响地震成像分辨的若干因素。我和几位合作者(2002)提出了地震成像分辨的定量计算公式。本文从理论上完善了地震成像分辨的分析并进行了一些实验。影响地震成像空间分辨有8项因素。在三维情况下它们为地震波的频率f、波的传播速度v、炮检距2h、炮检距中点M距坐标原点O的水平距离L、中点M与原点O连接线的方位角a、成像点深度z0、成像分辨表现方向的水平方向角θ和其与正Z轴的夹角β。每个因素均有不同的作用,其中频率和速度可合并为波长λ。这些因素可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观测参数,如λ和h;第二种是成像孔径参数,如L和a;第三种为地质参数,如z0、β和θ。为了提高成像分辨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成像空间分辨率性质:①成像分辨随波长的减小而提高;②成像分辨随成像点的深度增大而降低;③成像孔径内最大炮检距地震道的限定空间分辨力为λ/2;④最大分辨的地面道位于(Lm,θm)点(Lm=z0tanβ,θm是给定的),为提高成像分辨,孔径中点应在(Lm,θm),孔径大小由最远道的空间分辨力(λ/2)所限定。本文还讨论了叠前偏移和叠后偏移的空间分辨。指出振幅保真地震偏移问题应当和高分辨成像问题同时研究。

  • 标签: 地震偏移成像技术 分辨率 定量计算 计算方法 地震数据处理
  • 简介:速度分析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速度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动静校正,继而影响叠加成像以及偏移归位。针对如何优化速度分析,提出了基于道集资料噪音衰减、道集内相位时差校正、道集优化处理以及速度拾取应用约束等过程的优化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速度分析 地震资料 静校正 叠加成像 偏移归位 道集优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