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村级治理行政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中的明显趋势,服务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村级治理行政化包含乡村关系行政科层化、村级事务行政化、村级规范化行政与技术治理等表现形式和运作机制。村级治理行政化是建立在治理资源和乡村权力配置结构性变化基础上的,村庄社会转型和治理转型是推动村级治理行政化的内在动力。乡村治理行政化在促进乡村治理规范化、提高乡村行政效率等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也造成了村级组织膨胀、自立性增强以及村庄治理缺位和基层信任危机,带来了行政消解自治的基层治理转型困境。因此,乡村治理转型要重塑行政与自治的均衡路径,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转型目标。

  • 标签: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村级治理 行政化 村民自治 基层治理现代化
  • 简介:创新基层党建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浙江省P县郑家坞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全科干部、全责书记、全心党员为载体,突出抓好联系村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三支基层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建立就亲就近就便为原则的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党员实绩公示制度、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制度、党员权责统一办法、村民履行道德义务红黑榜制度等工作机制,构建起“党委政府—村两委—农村党员—联系农户”的工作落实构架,推动了基层治理工作,形成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互动的政治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实现机制。

  • 标签: 基层党建 基层治理 机理 模式
  • 简介: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由北方工业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联盟、《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以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00余所高校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发展论坛 教学创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校 实践
  • 简介:新时代也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强。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其背后是真实的人或社会组织。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既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更多的是带来机遇。网络时代的统战工作和传统统战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时,网络时代统战工作又展现出了其新领域、新手段、新方式,对服务社会治理又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所以建立由党委统战部牵头的统战服务社会治理协调机制,法律建设与道德建设并重,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机制建设,建立互联网+"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势在必然。

  • 标签: 网络时代 统一战线 社会治理 机制研究
  • 简介: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性嬗变的历程。这一法治举措至少在两个层面展示了其制度逻辑:一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塑造,构建立足宪法平等权的公民养老保险法律保障;二是将养老保险回归至"以人为本",保障人权的制度定位,彰显了国家治理理念从注重经济发展、追求效率正义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公平正义的转型。按照这一制度逻辑,并轨的养老保险制度应当坚持发展型社会保险理念,树立合理的公平观和效率观,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

  •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并轨 平等 治理理念
  • 简介:在全球化、市场化、城镇化的合力影响下,城市和区域成为重要的空间治理场域。以尺度重构为视角,以鄂州市为例,基于功能新区构建、推进、发展的逻辑演变,探讨地方政府空间治理的多维尺度重构和实现路径。在资本和权力逻辑引导下,地方政府建设功能新区的治理行为实现了地域空间、产业体系、行政关系等多维尺度重构。功能新区建设作为空间治理的重要策略,是地方政府通过强大的组织动员与整合能力调整空间格局来实现的。地方政府运用非正式的领导小组机制、现场办公制度、领导挂点工作、干部挂职交流等技术治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层缺陷,推动了地方政府空间治理的实现。

  • 标签: 尺度重构 新区 空间治理 城市治理 区域治理
  • 简介:合适的基层组织形态,是实现治理有效进而走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配置。我国东中西部基层组织形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基层治理实践的田野调研表明:以上海农村为典型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治理事务密集且频发,治理资源丰富,内在选择了“正规治理”的基层组织形态;以河南农村为典型代表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治理事务稀疏且偶发,治理资源稀缺,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简约治理”的基层组织形态具有现实合理性;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指引下,治理任务空前密集,以山东农村为典型代表的过渡区域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耦合治理”的基层组织形态,核心特征在于“社区实体化+兼业化村干部”,实现了治理任务密集、治理资源相对稀缺、村级治理简约高效的有机均衡,成为继东部道路和中西部道路之外通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第三种选择。

  • 标签: 正规治理 简约治理 耦合治理 治理事务 治理资源
  • 简介:"领导高度重视"是公共治理实践中的高频词汇,但学术界对于其机理与绩效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研究表明,"领导高度重视"式治理不仅能够产生当期绩效,而且还会引起绩效叠加和转移,即产生可持续绩效,但也会因为自身固有缺陷而带来一定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需要综合全面地看待"领导高度重视"式治理,既要肯定它的有效性,又不能忽视它的局限性。

  • 标签: 政府治理 基层治理 “领导高度重视” 治理绩效 可持续性 有效性
  • 简介:高校在重要的纪念日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的推进,乃至实践教学与学习考察的过程中,广泛结合中共党史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本文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从理论教学层面探讨如何将习近平关于中共党史的重要论述进课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从实践教学的途径讨论如何将红色文化、红色遗址充分利用,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从校本教学的层面探求思政课与专业融合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整体育人的实效,努力达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教育目的。

  • 标签: 习近平 中共党史 教学改革
  • 简介:公共卫生组织间高度分化,这意味着它所提供的大量服务需要整合。整合通过组织间的协同治理来实现。市场化不足的公共卫生领域更多需要垂直整合。如果医疗市场领域高度分化,社会性质不同但市场主体地位平等的部门卷入公共卫生,则卫生领域需要程度更高的整合,此时公共卫生组织部门的协同主要以跨部门形式组织起来,但它是一个脆弱不稳定的组织形式,它需要根据情景将协同治理的框架灵活运用于实践。这个概念性的框架有助于更好理解公共卫生领域部门间协同的复杂性。

  • 标签: 碎片化 垂直整合 水平整合 协同治理
  • 简介:加强和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关乎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关乎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乎广大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直接而真切的感受。近年来,成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以破解城乡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深层次难题为抓手,努力探索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规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

  • 标签: 社区治理 社区统战工作 城乡社区 高效能
  • 简介:以1998-2017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49篇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知识文本挖掘技术与知识图谱可视化手段,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领域进行图景呈现,主要包括研究热点、前沿领域、研究方法、研究队伍和引文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范畴集中在社区服务、社区民主、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四个核心知识区域;研究热点包括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会资本、居民自治、协商民主、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文化、治理结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逐步采纳定量研究方法;研究队伍初步形成规模,高校是主要科研力量,研究个人和机构合作网络未形成;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治理主体、治理结构以及治理模式等领域。由此,概括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态势并做出评价,以期许为后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社区治理 知识图谱 研究主题 共线分析 可视化
  • 简介:环境协同治理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多元主体间价值、利益的结构性困境导致环境协同治理大多停留于倡导阶段。通过对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个案考察可以发现:构建绿色价值链是推进多元主体参与协同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价指数的发布,激活和提升了社会对企业污染行为及政府监管的舆论监督有效性,为绿色价值链的构建提供信息支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等对企业绿色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使企业成为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主动参与者,是构建绿色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环境协同监管良性的反馈闭环,有助于培育环境协同治理必需的社会信任,为绿色价值链的构建奠定社会基础,推动着环境协同治理的持续发展。

  • 标签: 绿色价值链 环境协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 社会组织
  • 简介:党委、政府与社会在国家治理结构中的定位,是指在治理体系结构中的组织定位和在治理能力结构中的职能定位。不同主体都有基本的组织形式与职能,党委是联系各方成为统一体系的组织枢纽,履行领导各方的政治职能;政府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行政机构,履行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职能;社会是提供多样性服务的自主成员,履行协同党委政府开展治理活动的职能。国家治理体制改革就是要设定组织与职能建设的新规范,优化治理结构,有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 标签: 国家治理 公共治理 职能定位 组织定位
  • 简介:在"组组通"项目框架下以村组为考察对象,以湘政办发(2017)65号文为例,考察了法治化治理视野中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精准扶贫产生的效用及面临的困境,就地方规范性文件对覆盖村组和未覆盖村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地方规范性文件对精准扶贫有明显的治理效用,契合了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节约了制度成本,规制了精准扶贫的识别和推进,为解决扶贫过程中的争议问题提供了行政裁决依据,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正当性事由。但地方规范性文件治理效果在覆盖村组和未覆盖村组之间具有明显拉大贫富差距的效应,对未纳入村组的影响尤甚,产生了所谓"争当贫困村组"现象,精准扶贫陷入教条主义倾向,扶贫的公平性、精准性与预期目的相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扶贫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亟需探索精准扶贫法治化治理难题的破解之道。

  • 标签: 精准扶贫 地方规范性文件 争当贫困村组现象 法治化治理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