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  从萨特关于社会集团的理论中,二 在个人的原点上理解社会集团   存在主义是关于个人的理论,而萨特的社会集团理论则是建立在个人对他人的理解的基础上的

  • 标签: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社会集团 萨特存在主义
  • 简介:<正>“拿来主义”是个老话题,但许多人对它还有误解.因此,旧话重提并非毫无意义的老生常谈;同时,我涉及某些论点,也不是专对某个同志,而是针砭某种“共识”.一近年以来,“拿来主义”成为外国文学工作中的一面旗帜.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这首先是对“文革”的反拨.在那时,外国文学像其他优秀文化一样,一古脑儿遭到“彻底批判”.拨乱反正是必要的.然而有些同志却不止矫枉过正,而且把问题“扩大化”,造成一种印象,仿佛我国在解放后一

  • 标签: “拿来主义” 现代派文学 论文学 鲁迅 三七二十一 现代主义文学
  • 简介:虽然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导演的作品题材广泛,叙事背景与人物形象大相径庭,但这些影片都毫无例外地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和深刻的哲学反思这两种审美特质。《荒野猎人》也是如此。影片对广袤粗粝的大自然的呈现、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描摹,及其内部所蕴含的哲学反思,都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审美韵味。本文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出发,从神性自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精神栖居三方面,分析了《荒野猎人》中的生态主义立场。

  • 标签: 冈萨雷斯 生态主义 《荒野猎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4
  • 简介:江湖文化影响传统文化、影响社会生活,而且有些江湖性的认识方式,兄弟情谊张扬的是一种伟大的江湖伦理

  • 标签: 主义现代 江湖主义 泛江湖
  • 简介:《人海微澜》是一部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的白话章回体长篇小说,署名凫公。这部小说得到了当时北京知识界的关注,并被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吴宓推举为当世说部第一。然而文学史叙述中这部小说几乎不被提及,本文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钩沉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其别样爱情叙事的解读,探究这部作品与吴宓等人所信奉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在关联。

  • 标签: 《人海微澜》 凫公 爱情叙事 新人文主义
  • 简介: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生了分化,由20年代弥漫的感伤浪漫主义转为30年代潜流的田园牧歌浪漫主义。郁达夫的《迟桂花》具有浪漫主义形态转变的过渡色彩。与《沉沦》比较,能够发现《迟桂花》在思想情感、叙事风格上的浪漫主义流变的过渡印记;与《边城》联系,可以看到《迟桂花》的审美承接价值,真切感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变化。

  • 标签: 浪漫主义 郁达夫 《迟桂花》 过渡
  • 简介:光辉的盲目之白,将成为我的命运——博尔赫斯《谜语》得知关静秋坠楼身亡的消息,我居然一点也没觉得意外,好像飞翔过程中的女人只不过在抛物线运动轨迹中完成与死神预先签订的契约。一个人真正的死亡应该在他决定去死而不是选择死亡方式时开始的,形式作为肉眼看得见的结果究竞能告诉我们什么?那个真正的死亡是从流动的时间、变幻的空间开始的,是从混合色彩、气味、语言的某一情景中开始的,她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我喜欢使用句号一词,它的内涵既具体又抽象,它的外延既狭小

  • 标签: 理想主义者 小提琴 乔治·桑 感情 学生 女教师
  • 简介:伍绮诗(CelesteNg,1981-)是美国新兴华裔女作家,于2014年6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无声告白》。该小说获得了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征服了欧美文坛,并使伍绮诗成为美国华裔文学第二个高潮的续流。《无声告白》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讲述的是华裔詹姆斯和白人太太玛丽琳以及他们的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

  • 标签: 模范少数族裔 美国华裔文学 解构主义 多丽丝 种族歧视 主流社会
  • 简介:“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从小就知道“旧社会”是“万恶的”,尤其那时候的科举制度,更让人深恶痛绝,范进、孔乙己就是受毒害的典型代表,“八股取士”更成了僵化的代名词。也正因此,尽管先后有林琴南、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季羡林、杜维明多次鼓吹“文化复古主义”,但我一直都是陈独秀、胡适“文学革命”主张的拥护者,直到我真正了解“复古”于国于民的诸多好处,态度方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我已经是复古主义的最坚定的拥护者,我主张应该立即恢复以下多项古代制度:

  • 标签: 复古主义 理想 科举制度 八股取士 文学革命 新中国
  • 简介:蒲松龄对现实某些方面的反面写照反映了他的进步思想。谴责满族人,他是爱国者,是捍卫中国主权的战士;揭露叛徒,他是颂扬祖国的卫士;抨击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他捍卫真正的科学和教育。这位中国小说家的作品是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使讽刺成为真实的讽刺,达到了讽刺的目的,首先,它令读者明白了小说作者的思想出发点,其次,使之充分反映出了其矛头所指的现象”一段话的最好例证。

  • 标签: 蒲松龄 颂扬 小说作者 讽刺 中国小说 人道主义思想
  • 简介:摘要个人主义在美国社会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主义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在美国梦中处处渗透着个人主义,激励着美国人民前进。然而个人主义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

  • 标签: 个人主义 美国梦 自我控制 自我发展 个人价值 消极意义
  • 简介:"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存在主义者坦然说人是痛苦的"。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恐惧、孤独、失望、厌恶、被遗弃感、异化、飘零感等都是其基本感受。人必须忍耐一切。因此,人在这个荒谬、冷酷的处境中是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和消极。《眷恋》这部小说将主要场景设计在Smith宾馆中。Smith宾馆伴随着大英帝国在印度统治的崩塌而日益没落,

  • 标签: 存在主义者 场景设计 独自一人 永远永远 现实主义文学 精神压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简介:而所谓下现实主义,简而言之,是指现实主义如何自上而下走到了今天,以至于物主义和下半身写作甚嚣尘上,不亦乐乎。

  • 标签: 下现实主义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背反
  • 简介:也许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华尔街的一场金融海啸,居然会"改变"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长期居于世界老大地位的美国,一夜之间由"美帝国主义"摇身

  • 标签: 特色社会主义 美国特色
  • 简介:一月四日,在上海文艺界的新年联欢会上,柯庆施同志对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作了热情的鼓励,并提出了文艺工作者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他恳切地指出:文艺工作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帮助人民树立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旧社会只能培养人们自己为自己的自私自利思想。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才能开始树立。因此,他热烈地要求文艺工作者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他认为:解放十三年来的巨大变化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丰富的生活里,文艺工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更好

  • 标签: 反映生活 宣传社会主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02
  • 简介:现代性先锋主义文化语境【内容提要】先锋主义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颜面之一,中国的先锋主义该往何处去,现代性的先锋主义颜面

  • 标签: 主义颜面 先锋主义 现代性先锋
  • 简介: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聚焦于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形式:俄国形式主义主要是在传统语言学和布拉格学派的框架下研究具体诗歌语言的特点与功能;新批评同时受到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影响,语义为其研究核心;而结构主义批评则直接受到了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影响,探讨的是宏观的诗歌语言结构系统和读者的“文学能力”。从俄国形式主义以诗歌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批评对象,发展到新批评包纳形式之外其他传统因素的批评理论,最后是结构主义的涵盖历史文化和读者范畴的阐释结构,体现了一种从表层到深层、从具体到系统、从极端到折衷的发展脉络。

  • 标签: 形式主义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 发展脉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7
  • 简介:笔者以为不能简单机械地用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来划分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诸派别,中国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讲求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化

  • 标签: 文化民族主义 新认识 民族主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