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并且此类细菌很容易对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和消毒剂产生耐受。本研究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碘伏消毒液、含氯泡腾片、免洗手消毒液3种消毒剂的敏感性。方法本次标本主要来自我院2014年3-9月期间临床分离菌株铜绿假单胞菌46株,进行了3种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研究发现,碘伏、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含氯消毒剂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无差异;含氯消毒剂杀菌浓度在62.5mg/L对所有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无杀菌效果。结论严格按消毒剂说明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杀菌效果有效,为医院实施消毒措施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消毒剂 定量杀菌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癌痛患者应用吗啡足里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47例重度癌痛患者,记为A组,给予吗啡足里穴位注射治疗,另随机抽取47例,记为B组,给予吗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临床疗效高于B组,疼痛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癌痛应用吗啡足里穴位注射治疗时疗效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吗啡 足三里穴 穴位注射治疗 重度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手术室方核查执行率,分析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抽取PDCA实施前(2014年1月至12月)和实施后(2015年1月至12月)的手术室患者各120例,对其方核查执行情况进行回顾调查,比较方核查执行率,评价PDCA循环的运用效果。结果PDCA实施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各环节的方核查执行率由80.0%、62.5%、73.3%提升至94.2%、81.7%、88.3%,与实施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院自应用PDCA循环方法后,手术室方核查执行率显著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三方核查 执行率 PDCA
  • 简介:摘要急性腰扭伤是指腰段脊柱的软组织突然受到牵拉而受到的损伤,多由于腰部活动时用力过大或姿势不协调所致。“手针”具体穴位是后溪、阳溪、阳池。采用巨刺和缪刺法,左有病则右取之,局部强刺激后,留针10min,留针期间嘱其弯腰活动。该法收效迅速,一般初次治疗后即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活动受限,一种快捷有效、立竿见影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ldquo 手三针&rdquo 巨刺 缪刺 收效迅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的方式,运用钬激光(HOLBT)治疗40例、选择性绿激光(PVBT)治疗32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治疗22例,对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术中操控准确度、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种手术方法对膀胱表浅性肿瘤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BT组及PVBT组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PKRBT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其中膀胱穿孔2例。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情况PKRBT组>HOLBT组>PVBT组。术中操控准确易控PVBT组优越HOLBT组及PKRBT组。较小肿瘤(直径<2cm)手术时间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大肿瘤(直径大于2cm)手术时间PKRBT组明显优于HOLBTA组PVBT组(主要是肿瘤组织清除时间)。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PVBT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HOLBT和PKRBT更好,尤其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越性。

  • 标签: 膀胱癌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选择性绿激光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第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致因,进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行下颌第磨牙拔除术的96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疼痛原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手术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8例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当天、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疼痛VAS评分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磨牙拔除术后疼痛致因诸多,有必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此使疼痛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 术后疼痛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妇幼卫生级网是我国开展妇幼卫生服务的基本保证,是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知识、增强群众保健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要更好地开展妇幼卫生服务,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和健全妇幼卫生级网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并确定一种新的肺癌病灶检测的新方法,经实践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维CT影像的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新方法。方法建立一种形变模型的精确分割并过滤肺内血管组织,过滤细小血管组织,提取结节特征,进行分类以确定病灶。结果医生运用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疾病诊断的正确率。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判断肺癌。

  • 标签: 肺结节 辅助 检测
  • 简介:目的了解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和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辐射本底基线数据。方法采用碘化钠闪烁体探测法和热释光累积剂量法测定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采用低本底α/β探测装置测定监测区域水源水总α和总β辐射剂量,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采用γ能谱仪测定。结果监测区域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28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为(98.32±21.08)nGy/h;环境辐射年累积剂量为(1.040±0.044)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均有季节性差异。20km范围内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与10km和30km范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检出值均远小于国家标准,水源水样品总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门核电站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环境放射性本底有季节性差异。本次调查为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建立了基线数据,^90Sr、^137Cs、^131)I等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今后食品样品监测的重点。

  • 标签: 核电站 周围环境 辐射剂量 放射性本底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呈现维重建下的四渎穴(四渎)针刺过程。方法:首先,定义四渎穴下及其附近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血管和神经。其次,对四渎穴的上述解剖结构进行维重建,包括与四渎穴相关的肌肉被分割、血管和神经进行重建。第,在VOXEL-MAN平台的维虚拟人上针刺四渎穴,形成四渎穴的针刺过程。结果:在虚拟人上实现了四渎穴的维定位和虚拟针刺,可以实现针刺四渎穴的全部虚拟针刺过程,可以显示腧穴针刺过程中的不同结构。结论:维虚拟重建有助于腧穴解剖结构研究,有助于腧穴可视化研究,可以在针灸穴位研究中充分利用。

  • 标签: 针灸学 腧穴 可视化 三维重建
  • 简介:目的了解安徽省长江沿岸地区乙脑媒介带喙库蚊抗性现状,为该蚊种的防治乃至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其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及其95%置信限,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测试的5个种群对溴氰菊酯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铜陵地区抗性最高,为9.05倍;对氯菊酯只有马鞍山和池州种群表现为低抗,池州种群抗性倍数为4.4倍;对高效氯氰菊酯铜陵、池州和安庆均表现抗性,安庆种群最高,为19倍。马鞍山、芜湖、池州和安庆种群对残杀威的LC50值为铜陵种群的134.7、50.9、107.6、256.2倍,对残杀威均表现出高抗性。结论安徽长江沿岸地区带喙库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抗性,对菊酯类抗性大多处于低抗和中抗水平,对氨基甲酸酯类抗性较为严重。

  • 标签: 三带喙库蚊 抗性 溴氰菊酯 氯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残杀威
  • 简介:背景: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序中,胃癌分居第二和第位。探索方法简便、敏感性高的非侵入性指标以筛选出胃癌高危人群接受胃镜检查是胃癌普查的有效途径。目的:探讨叶因子3(TFF3)作为胃癌筛查血清生物学标记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49例胃癌患者和29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FFs浓度,以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TFF1、TFF2、TFF3对胃癌的诊断性能,并进一步分析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TFF3血清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3.57±19.49)ng/mL对(29.97±14.20)ng/mL,P<0.01],两组间TFF1、TFF2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FF1、TFF2、TFF3诊断胃癌的AUC分别为0.56、0.56和0.83,TFF3诊断性能最高;以33.0ng/mL为TFF3cutoff值,相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3%和82.8%,预测胃癌风险的OR值为8.27。TFF3血清浓度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血清TFF3是一个有应用前景的非侵入性胃癌筛查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胃肿瘤 筛查 生物学标记 三叶因子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叉神经痛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疼痛科2013年6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32例患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叉神经痛患者经药物、封闭、射频电凝及微血管减压术等治疗后,疼痛缓解者30例,无变化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93.75%。结论对叉神经痛患者行有效护理,可使其疼痛感得以缓解及减轻。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加蓝光照射进行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布拉氏酵母菌可加强蓝光治疗的退黄疗效,联疗法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 标签: 茵栀黄 布拉氏酵母菌 新生儿黄疸 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特征,总结疾病管理经验。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病理,分为TNBC患者20例,非TNBC患者70例,调取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两组病理特征、预后。结果TNBC组患者年龄(47.3±8.1)岁,非TNBC组患者(52.4±10.1)岁,TNBC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T0-T1期比重高于非TNBC患者,TNBC分化程度低分化比重高于非TN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非TNBC组改良根治术、AC-T化疗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非TNBC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合计率与非TNBC组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无瘤生存期34个月(11~63)、5年DFS67.7%,非TNBC无瘤生存期48个月(18~66)、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性乳腺癌多见于年龄相对更低的女性,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高,5年生存率更低,可能与其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高有关。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侧脑室角区脑膜瘤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5年8月手术治疗侧脑室角区脑膜瘤47例,采用经皮层入路25例、经脑沟入路22例。结果47例肿瘤按SimpsonⅠ级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经脑沟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经皮层入路(60.%;P〈0.05)。47例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为6个月。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复查CT、MRI未见肿瘤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经脑沟入路手术的患者中,5分12例(54.5%),4分7例,3分2例,2分1例;经皮层入路手术的患者中,5分2例(8.0%),4分4例,3分8例,2分11例;两者预后良好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角区脑膜瘤符合微侵袭手术理念,术中辅助超声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也较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肿瘤较大、颅内压明显增高的患者,采用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

  • 标签: 脑膜瘤 侧脑室三角区 显微手术 经皮层入路 经脑沟入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肘关节创伤应用螺旋CT维成像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临床可疑脱位、骨折的肘关节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维重建以及X线平片检查,对其图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CT检查以及手术后随访后确诊45例患者有骨折,一共有58处。17处为桡骨近端骨折,19处为尺骨近端骨折,22处为肱骨下端骨折。多处骨折在X光平片上无法显示出来。但是在经过螺旋CT维立体扫描后,SSD、VR、MPR图像除了能够将骨折块与骨折线较为直观、立体的显示出来,并找出受累关节腔内游离的小碎骨外,还能够将25例患者合并有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者关节囊积液清楚的显示出来。结论应用螺旋CT维成像对肘关节创伤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更好的显示患者骨折的部位以及移位的程度,能够很好的弥补X光平片的不足,为复杂骨折的诊断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肘关节创伤 螺旋CT三维成像 临床效果
  • 简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期我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完善行政推进机制,加快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深化业务领域信息化应用,积极开展惠民便民服务,全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目前省级人口健康云平台纳入省政府“政务云”统一管理,济南、青岛等14市启动了市级平台建设,安丘、乐陵等20个县(市、区)级平台基本建成。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人口健康 信息化管理 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 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