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简写为SPME)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试样分析前处理新技术。1990年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的Arhturhe和Pawliszyn首创,1993年由美国Supelco公司推出商...

  • 标签: 固相微萃取技术 固定相 石英纤维 萃取时间 分配系数 组分
  • 简介:现代化萃取技术——快速溶剂萃取是固体物质中污染物监测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它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选择合适的溶剂,高效、快速地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的待测物。本文阐述了ASE的技术性能和特点,讨论了该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展望了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水环境监测 快速溶剂萃取 有机污染物 样品前处理
  • 简介:问题出自苏教版《实验化学》(2006年2月第1版)58面课题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中“提示与建议3:CCI4能否萃取碘一淀粉溶液中碘?”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具体结果怎样还真不好预知,于是我走进实验室动手做了一系列实验。

  • 标签: 萃取 溶液 淀粉 实验化学 化学平衡
  • 简介:研究了利用微波萃取八角茴香油的方法,探讨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萃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法比常规的索氏提取的提取率高,且提取的时间只有常规法的1/80,在功率650W、辐射时间200s、溶剂用量80ml,可得到较好的提取率。

  • 标签: 微波萃取 八角茴香油 萃取效率
  • 简介:目的:了解固相萃取技术进展及应用情况.方法:从萃取机制、方法建立和萃取装置等对固相萃取技术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结果和结论:固相萃取技术萃取回收率高、易于自动化,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杂质等,适于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标签: 固相萃取 药物分析 体内
  • 简介: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桂枝中油溶性成分的工艺.以萃取率为指标,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原料粒径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挥发油提取法进行比较.萃取桂枝中挥发油的最佳超临界条件:压力为15MPa、温度温度为35℃、分离温度为40℃、分离压力为4.2MPa、萃取时间4h、原料粒径18目.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较:挥发油收率及纯度均高、且安全有效.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桂枝 挥发油 萃取率
  • 简介:目的研究大叶蟹甲草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叶蟹甲草的总提液、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总酚含量。结果大叶蟹甲草的不同萃取部位对AB'IS、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结果与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浓度为0.62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1.57%,对DPPH·的最大清除率为94.87%,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且其IC50分别为0.066mg/mL、0.004mg/mL,测得乙酸乙酯层总酚含量最高,达10.45%。大叶蟹甲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化能力最显著,与总酚含量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该结果也客观地反映了DPPH法、ABTS-+法及还原性法测定大叶蟹甲草抗氧化活性的准确性。

  • 标签: 大叶蟹甲草 抗氧化 总酚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利用单级萃取三角相图进行萃取数据的记录和读取。并在图中,读出混合物系的物理特征。利用杠杆规律计算出各相的质量。

  • 标签: 单级萃取三角相图 杠杆规律
  • 简介:提出了为适合高等职业学校化工专业学生学习分析化学这门专业基础课,萃取分离等教学内容应以应用方面为主.介绍了溶剂萃取分离法的主要内容、新的萃取分离方法以及萃取分离操作.

  • 标签: 萃取分离 萃取体系 教学 应用
  • 简介:硫化钼精矿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氧化焙烧法,但在中国,该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低浓度SO2污染。近年来,一些可行的工艺被研究,如加压浸出(POX)-萃取(SX)工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BGRIMM)采用该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钼总回收率大于97%。加压浸出过程中有15%~20%的钼进入溶液,该部分钼可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在有机相组成N235+煤油,O/A=3/1,混合时间3min的条件下,钼的萃取率可达到98%以上,负载有机相采用25%的氨水反萃,O/A=1/3,在两级逆流萃取的条件下钼反萃率超过98%。今后在中国,POX-SX工艺在钼提取方面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工艺。

  • 标签: 钼精矿 氧压浸出 焙烧 萃取
  • 简介:以干燥粉碎后核桃仁为原料,研究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核桃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出,超临界CO2萃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50℃,分Ⅰ压力8MPa,分Ⅰ温度55℃,萃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为85%以上。

  • 标签: 超临界CO2 萃取 核桃油 萃取率
  • 简介:摘要: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分子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瞬态变化的转移过程对所需分析技术的通量、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SPME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活体原位分析的大门。遗憾的是,萃取速度和萃取能力仍有待提高。液相微萃取技术在传质速率和萃取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到液相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限制。因此,活体原位检测的关键是创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对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超临界流体萃取 应用 展望
  • 简介:文章综述了常用的湿法磷酸净化方法,介绍了典型的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技术的工业流程,并对我国湿法磷酸净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通过对各种净化技术及现有工业流程的分析,四川大学和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工艺,该技术流程短,成本和能耗低,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湿法磷酸 净化 溶剂萃取 磷酸三丁酯 振动筛板塔
  • 简介:采用溶剂萃取对含氟硫酸体系铍浸出液进行铍与氟、铝、铁的高效分离。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萃取剂为P204,萃取前需采用亚硫酸钠还原,萃取pH1.5~2.0,皂化率33%,萃取时间20min,O/A=3∶2,F/BeO=1,通过六级逆流萃取,BeO萃取率可达到99%以上。

  • 标签: F/Be O 萃取率
  • 简介:总结了纤维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和搅拌棒吸附萃取3种常见SPME类型和特点;与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吹扫捕集等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综述了不同类型的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在食品、环境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展望将固相微萃取及相关联用技术应用于原位采样和超痕量分析领域。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联用技术 样品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