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3年频率专家指导组(SG—RFC)会议于1月22—25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此次会议是新研究周期WMO召开的第1次频率专家指导组会,会议由WMO组织,加拿大环境部负责承办。来自世界气象组织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洲气象联合体(EUMETNET)、国际电联(ITU)、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

  • 标签: 会议简介 专家 频率 世界气象组织 加拿大 观测方法
  • 简介:1总体情况国际电信联盟通信部门(ITU—R)第7研究组(SG7)4个工作组(WP7A、7B、7C、7D)于2016年4月5—8日在日内瓦ITU总部召开了会议。这是2019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9)周期的第1次会议。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程朝晖、尹红刚出席了此次会议,并按照参会预案重点参加了WP7B和WP7C的会议。

  • 标签: 国际电信联盟 会议简介 通信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工作组
  • 简介:利用1961~2000年辽东地区13个观测台站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辽东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并利用高桥公式计算出辽东地区的蒸发量。得出了该地区蒸发量和降水蒸发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干燥度指标研究了辽东地区气候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a来辽东地区气候变化呈暖干变化趋势。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变化最为明显。

  • 标签: 辽东地区 气候 年代际变化 干旱趋势
  • 简介:使用NCEP/NCAR、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MetOfficeHadleyCenter)HadISST以及NOAA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海温、海冰及雪盖异常对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冬季风(EAWM)年代际跃变的外部强迫作用,同时也对比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与20世纪80年代EAWM年代际跃变特征和成因的一些差异。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EAWM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国一致偏冷型,同时中国近海的海温也偏低;该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大气内部动力过程,而海温和海冰的作用不显著。20世纪90年代末EAWM年代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东亚北方气温显著偏冷而南方偏暖的南北反相变化分布;EAWM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年代际变化受北大西洋海温和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共同影响。北大西洋显著的异常暖海温,激发一个向下游传播的波列,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加强,EAWM加强,从而导致我国北方气温下降;同时,秋冬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和秋季欧亚雪盖偏多对东亚冬季风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热带西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会导致在海洋性大陆地区有异常的辐合和对流增强,引起大气环流的Gill型响应,对流西侧的异常气旋在孟加拉湾至我国西南地区出现南风异常,使得东亚南部地区温度偏高。因此,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东亚温度呈现南暖北冷的分布特征。

  • 标签: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外部强迫因子 海冰 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