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科学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宏观视角阐述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论证现代交叉学科在新兴学科中的主流地位,它对科学发展整体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还对学术界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学术概念、名词术语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一些不同表述和用法作了辨析。交叉学科实质上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从交叉学科的勃兴和跨学科研究的优势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跨学科意识,注重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要重视跨学科教育,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朝着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和专业设置宽口径的方向发展,大力培养不同层次的通才;编辑工作者要优化智能结构,成为博学多才、“双专”(双重专业化)多能的复合型的通才。

  • 标签: 交叉学科 跨学科研究 新兴学科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边缘学科 跨学科教育
  • 简介:随着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教育合作发展的需求,需要探索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教育合作,这将真正推动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会计教育区域合作的必要性、现有基础的分析,指出目前中国与东盟会计教育合作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中国-东盟 会计教育 区域合作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属东印度政府以鸦片公营局制度取代鸦片包税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对荷兰殖民经济和华侨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以来国内学术界鲜有对荷属东印度的公营局制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荷兰殖民者推行公营局制度的历史背景、模式特征和实质进行简要的分析,试图弥补这一空缺。

  • 标签: 荷属东印度 鸦片 公营局制度
  • 简介:古代越南曾在不同时期借鉴和模仿中国的兵制,同时又根据越南的国情做了调适。由于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兵制内容在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本文拟以越南古代兵制为主线,就两国古代的统兵机构、禁军、地方军、兵役制度等内容做一比较。

  • 标签: 中国 越南 兵制
  • 简介:  一、越南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状况从越共六大到2001年4月召开的越共九大,越南对其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理论,并把“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作为21世纪头1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越南经济运行稳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逐年提升,2001年为6.9%、2002年为7.4%、2003年为7.3%、2004年为7.6%、2005年计划增长8.5%,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越南在执行2001~2005年5年计划期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市场商品供应增加,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为了实行多种成分市场经济发展路线,有效地动员和使用国内的资金、劳力和资源,推行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越南开始设立本国的资本市场体系.

  • 标签: 证券交易市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市场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发展战略 资本市场体系
  • 简介:<正>澳大利亚紧邻东南亚各国,隔海相望。长期以来,双方都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所以,澳大利亚很重视对东南亚各国的研究,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人类学、地理、语言、教育、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等等问题,都在研究之列。目前,澳大利亚对东南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莫纳什大学。

  • 标签: 东南亚 澳大利亚 外交关系 人类学 国立大学 政治
  • 简介:吧城华人公馆档案是现存唯一最为完整地记载东南亚华人城社区历史的文献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在系统和全面论述吧城华人公馆历史沿革及其档案文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公馆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旨在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公馆档案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其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吧城华人公馆 档案文献 研究
  • 简介:自本世纪初以来东南亚华侨就成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课题。这项研究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10年多。然而,当70年代末宣布实行开放政策之后,各主要研究机构伊恢复华侨问题的研究,并在80年代取得了迅速的进展。因此,现在来评估中国学者特别是80年代期间他们在华侨研究上做了些什么是适宜的。

  • 标签: 主要研究机构 华人社会 中国移民 国籍问题 实力地位 抗日活动
  • 简介: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兴起于后毛泽东时代。我们可以把在过去三十年间研究东南亚的中国学者划分为三代,在第二代学者时期,来自东南亚的“归国华侨”在东南亚研究领域里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他们与中国本土出生的学者一起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第三代东南亚研究学者则都是中国本土出身。尽管研究东南亚的中国学者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与他们的西方同行相比,中国的东南亚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学术质量不高、因合作不够而导致学术上的重复工作、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同样薄弱等。但目前在中国,一些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研究东南亚的学者以及优秀的作品正在不断涌现。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学者 后毛泽东时代
  • 简介:本文选取《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和《亚太评论》三份学术期刊,根据东南亚问题研究论文的载文量、内容(国别与主题)和作者三个指标,对这三份刊物2000-2005年的载文进行了统计、对比与分析,并由此管窥中国东南亚研究的成就、视角与问题。

  • 标签: 东南亚研究 《东南亚研究》 《南洋问题研究》 《亚太评论》
  • 简介:2015年11月23-24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南海中心")主办的"中国南海研究2015年度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论坛开幕式由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忠教授出席并致辞。

  • 标签: 中国南海 论坛 综述 南京大学 党委副书记 创新中心
  • 简介:本文通过消费者剩余方法、补偿变量法和现金优先模型计算了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实证结果证明:5%的通货膨胀对东盟五国造成的福利损失都保持在总收入的0.01—0.5%之间,利用温和通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当通胀率超过10%的时候,即恶性通胀发生以后,福利损失会成倍增长,通胀治理将成为货币政策当局的首要目标。

  • 标签: 东盟五国 通货膨胀 福利成本
  • 简介:目前,在中国大陆,除了通俗性、商业性、传媒报道及文宣性质的文论外,主要有两类关于东南亚的著述.一类是学术性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包括译著在内,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层面,基本上由各大学和社会科学院等专业研究机构完成,多以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形式公之于众.第二类是有关背景性、对策性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等方面,大多由政府各部门及企业附设的专业机构完成,也有一部分借助招投标或合作研究等形式资助大学及社会科学院的相关学术机构从事研究,其中不少成果也以各种形式公开发表出版.目前从影响面而论,除了少数由政府委托学术界进行的背景性对策性研究外,整体而言,前者的社会影响范围虽然较大,但后者对于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影响却更为直接.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学术研究与政府决策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术界的相对中立业已成为现实,学术的规范化已经较为深入.

  • 标签: 东南亚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性研究 社会科学院 对策性研究 国有
  • 简介:近几年,中俄关系达历史最好时期。一方面,双方在国家战略层面高度契合,在政策层面互惠互利,为吉林省对俄务实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俄罗斯相对较弱的经济环境以及吉林省与俄罗斯贸易、投资的劣势,为双方务实合作带来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吉林省与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领域开展积极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吉林省应抓住“一带一路”和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建设机遇,完善合作体制机制,谋求新的合作发展路径,为吉林省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 标签: 吉林省 俄罗斯 务实合作
  • 简介:本文分析了当代东南亚海盗与其猎物和政府的关系、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等影响当代东南亚海盗兴衰的变量,揭示当代东南亚海盗发展的规律。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位于国际海上航运的要冲,源源不断的物流为海盗提供了猎物;东南亚海盗猖獗的根源在于腐败的沿岸国执法人员纵容甚至参与海盗活动。9.11事件之后,打击东南亚海盗的行动成为了国际海上反恐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中心、分担保障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安全的费用等,增强了沿岸国打击海盗的积极性和执法能力,有效地遏制了东南亚海盗的活动。

  • 标签: 海盗 9.11 海上恐怖主义
  • 简介:“共享安全”理论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国际安全理论体系和话语权的有益探讨。“共享安全”理论具有充分的历史哲学依据,《周易》中“保合太和”“协和万邦”的思想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阴阳协调、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儒家哲学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以“共建”“共存”和“共享”为核心的安全观;而践行中庸之道,则成为“共享安全”理论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和平主义外交理念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和平、和谐与合作安全的政治思想基础。东亚传统的安全体制体现了东亚国家在安全利益上的“共依”“共存”“共建”和“共享”,从而为“共享安全”理论奠定了东亚史上传统的安全和外交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的安全政策进一步为“共享安全”理论提供了安全和外交实践,其中作为“共享安全”实践基础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准绳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存”“共建”和“共享”安全的和平主义战略价值趋向。

  • 标签: 共享安全 非传统安全理论中国学派 共建共存共享安全观 东亚传统安全体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简介:人们如果能感知一个事物,他可能需要用到如下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其他感觉.人们如果要向他人描述、说明一件事物,有许多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是语言、手势、肢体动作、文字、图画、符号和散发气味、声响等等.

  • 标签: 虚拟现实 虚拟实验教学 教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