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2010年1月16日,由上海市作协主办的"传承与超越——上海儿童文学新十家创作论坛"在沪召开。十位近年活跃在全国儿童文学界的优秀新生代作家与前辈作家、评论家以一对一对谈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文学的对话与

  • 标签: 中国儿童文学 创作 新生代作家 上海市 论坛 一对一
  • 简介:一、“少年”/“我老了”经过一个星期的海上航行,沈从文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初抵达上海.住法租界善钟里三号楼上,每月十三块钱房租。刚住定即写《南行杂记》,实为一束给朋友和亲人的信,共五封,二月一日起在《晨报副刊》连载四天,记录初到的印象和个人的打算。

  • 标签: 上海 失败 出版 成熟 文学 生活
  • 简介:5月14日-18日,"河北活动周"在上海世博会盛装登场。19项来自燕赵大地的河北民间工艺以巧夺天工的展品、炉火纯青的技艺展现出文化大省的雄厚实力。庆典广场文艺演出"京畿神韵·多彩河北"、踩街巡游表演"京畿神韵·激情河北"、宝钢大舞台杂技主题文艺演出"京畿神韵·魅力河北"、世博会河北民间工艺展示"京畿神韵·神奇河北"等四大主题文化展演活动,令无数国内外观众倾倒。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活动周 河北 侧记 民间工艺 文艺演出
  • 简介:上海文艺之一瞥》是鲁迅的一次重要演讲,有鲁迅研究专家将其视为鲁迅最重要的两次学术演讲之一。①尤其是这篇作品因激化了鲁迅与创造社的矛盾而格外引人关注。令人费解的是,对于这一极为熟稔、极为看重、经常引用的名篇,几乎没有人做过认真的、专门的研究②。

  • 标签: 文艺 上海 鲁迅研究 版本 国外 学术演讲
  • 简介:胡导(原名:胡道祚,1915年生),20世纪40年代上海话剧的四小导演之一。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惟一一位获上海戏剧学院终身荣誉称号的人。85岁拜孙女为师学电脑,87岁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戏剧表演学》,90岁出版《戏剧导演技巧学》。如今仍然每天笔耕不已。

  • 标签: 上海戏剧学院 抗战时期 话剧 《戏剧表演学》 导演技巧 荣誉称号
  • 简介:根据巴金生前遗愿,他的骨灰将于11月25日撒入东海。11月22日下午,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市作协联合召开“巴金先生追思会”。沪上老中青三代各个领域的文学艺术家汇聚一堂,共同缅怀追思在一个月前离开我们的巴金老人。

  • 标签: 上海市 追思会 巴金 先生 作协 文学艺术家
  • 简介:中央党校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就是作家诗人,一般也难有机会走进,更不用说去亲历学习、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了。然而,著名诗人、作家高洪波,却是我们作家诗人中的幸运儿,他曾先后两次进入中央党校学习。1993年第一次到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2005年初春,又成为中央党校中

  • 标签:
  • 简介:中央日前发出通知,从今年起,全团组织实施“情暖童心”共青团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程,要求各级团组织聚焦手拉手志愿服务、关爱服务项目、重点支持保障三个方面,集中打造“暖心”工程,突出共青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关怀和精神成长引导。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共青团 团中央 工程 关爱 保护
  • 简介:摘要虹影在家中是以"私生女"的身份而存在的,18岁以前的痛苦回忆对她影响很深,这直接导致了她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同她本人一样,具有卑贱的出身、苦难的经历,这些也构成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基调。本文旨在以虹影作品《上海之死》为研究对象,以小说中的少女形象作为切入点,分析作品中有关少女形象的叙事技巧和艺术手法,将少女形象置于历史、战争等恶劣生存环境的阴霾下进行研究。

  • 标签: 《上海之死》 叙事技巧 少女形象
  • 简介:正潇潇暮雨作新秋,西风动江城。对当窗明烛,匡床碎语,浊醑深擎。别绪丝丝未理,津鼓促征程。帘外飞鸿过,寒阵初惊。姜被当年重认,渺故园一角,梦委荒荆。问天涯投老,踪迹几回并?望长安、浮云千态;幻海波、愁蔽晚山青。伤高泪,劝须臾忍,休洒新亭。

  • 标签: 幽燕 上海 道经 信宿
  • 简介:歌剧《浮士德》是根据歌德的同名诗剧改编的古典歌剧,作者是法国的古诺(1818—1893),据说此公还是一位神学专家,今天梵蒂岗的国歌,便出自于他的手笔。在艺术成就上,他还无法和许多古典大家相比,算不上是顶尖级的作曲家,但他的歌剧,还是颇有造诣的,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便是《浮士德》。(《浮士德》初演是在1859年,是我们的咸丰年间,那时中国的京剧还仅仅具有雏形,实在无法和西洋音乐相比。)

  • 标签: 浮士德 玛格丽特 上海大剧院 西洋歌剧 艺术成就 作曲家
  • 简介: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沦陷区大型期刊《杂志》上有一场关于“‘新文艺’笔法”的讨论。这场讨论历时一年多,参与的文人众多,《杂志》特别组织了两期特辑来发表有关“‘新文艺’笔法”的讨论。这场讨论是上海沦陷区最有影响且意义最为深远的讨论之一。因为它是在日据时期对新文学的流弊所做的最为深刻的历史反思,讨论中作家们积极探讨在战争状态下如何批判地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创建具有民族风格的、大众化的新文学,从而更好地与日伪的文化奴化政策相抗衡。

  • 标签: 新文艺 沦陷区 上海 新文学传统 钩沉 史料
  • 简介:编者按:2000年10月8日至11日由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人民政府、上海师范大学和江苏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召开了"上海近代小说暨陆士谔国际研讨会".本刊特辟专栏在收到的会议论文中择登一部分以飨读者,由于论文较多,将分期刊载.

  • 标签: 近代小说 读者 分期 国际研讨会 专栏 朱家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