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对冠心病患者在早期诊断期间应用血清胆红素 +LDL-C联合取得的诊断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过去半年中(时间: 2019年 6月 -2020年 12月 )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 55例),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为对照组( 55例),两组在诊疗期间施予其血清胆红素 +LDL-C联合检测,对实验组、对照组取得的诊断结果展开组间的分析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在诊断中总胆红素比对照组低,实验组在诊断中 LDL-C比对照组高( P值范围 <0.05)。结论: CHD患者接受诊断时应用血清胆红素 +LDL-C联合检测,可取得理想的诊断疗效,可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诊断 LDL-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预测脓毒症患者撤机时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有创机械通气严重脓毒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撤机要求,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进行检查后依照规范撤机,根据实际情况,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分别为68例和32例,分析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前,撤机成功组患者和失败组患者的PCT、CRP浓度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具有一定预测脓毒症患者撤机时机价值,PCT的最佳Youden指数低于CRP,CRP预测撤机时机的价值比PCT大.结论PCT、CRP均具有预测脓毒症患者撤机时机的价值,且CRP预测撤机时机的价值高于PCT.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脓毒症;撤机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68-01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患者外周血T细胞蛋白激酶C(proteinkineseC,PKC)的活性变化及其与T细胞活化和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关系。方法无菌采集30例急性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分离富集柱法分离纯化T细胞,非同位素标记法检测T细胞PKC的活性,ELISA法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sIL-2R的表达,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的减少程度。结果急性ITP患者T细胞PKC的活性(0.94±0.23)nmol^-1·min^-1·ml^-1高于正常对照(0.50±0.17)nmol^-1·min^-1·ml^-1,差异有显著性(P〈0.05),sIL-2R的表达(U/ml)以患者组(528±124)高于正常组(296±57),差异有显著性(P〈0.05),PKC的活性变化与sIL-2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725,P〈0.05),与血小板计数成显著负相关(r=-0.8107,P〈0.05)。结论急性ITP患者外周血PKC活性增强可能导致T细胞活化,活性T细胞增多可能引起患者血小板的损伤,提示PKC信号传导在急性ITP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 蛋白激酶C 可溶性白介-2受体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含HBVS基因与HCVC基因嵌合真核表达质粒的免疫效果;为HBV和HCV嵌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同时含HBVpreS1+preS2+S、preS2+S或S基因与HCVC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S1S2SCpcDNA3.1、S2SCpcDNA3、1、SCpcDNA3.1分别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和抗HCV。结果两次免疫后,全部小鼠均产生了抗HBs和抗HCV,且抗HCV的产生水平高于抗HBs;S1S2SCpcDNA3.1和S2SCpcDNA3.1质粒免疫小鼠,产生抗HBs的水平低于SCpcDNA3.1,S2SCpcDNA3.1和SCpcDNA3.1质粒免疫的小鼠,产生的抗HCV水平高于S1S2SCpcDNA3.1。结论preS基因对抗HBs的产生、preS1基因对抗HCV的产生有负调控作用,说明不同长度的HBV表面抗原基因可以影响抗HBs和抗HCV的产生。

  • 标签: 抗HCV PCDNA3 HBV S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C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于细菌感染的实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对两组人员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和对比测定结果。结果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明显比健康组人员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比健康组人员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细菌感染临床诊断过程中,为患者开展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诊断
  • 作者: 张艳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3期
  • 机构:张艳春延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700【摘要】目的:观察和了解维生素C片剂临床放化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64例血液病合并口腔溃疡患者随机编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且日常用消炎药剂清洗伤口,观察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片剂粉末处理溃疡。结果:在干预治疗两个礼拜后,观察组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C 反应蛋白、血常规用于诊断成人细菌性肺炎价值,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5月间收治的 160 例成人细菌性肺炎患者展开本次研究,研究过程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即分为对照组(血常规检查)和观察组( C 反应蛋白检查),并在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实施本次检查;检查完成后对比两组结果并分析其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的阳性率 90.0%高于对照组 68.75 %,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C 反应蛋白、血常规均可用于诊断成人细菌性肺炎,且均具有一定的检出率,但是 C 反应蛋白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推荐临床优先选择。

  • 标签: 成人细菌性肺炎 C 反应蛋白 血常规 诊断价值
  • 简介:骨盆骨折是严重外伤之一,它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尤以TileC型为严重,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国内外学者多主张一期同时固定骨盆前后环,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本次研究对14例TileC型骨盆不稳定型骨折采用经后路皮下重建钢板髂髂固定结合骨盆前环外固定架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C型骨盆骨折 支架治疗 重建钢板 外固定架 后路 高能量创伤
  • 简介:利用定量逐层研磨和计算机辅助重构和可视化技术研究了在Fe-0.28C-3.0Mo(mass%)合金中TTT曲线港湾(Bay)鼻尖温度以下形成的退化铁素体的三维形态。退化铁素体的三维观察和分析表明,退化铁素体起初是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然后长向晶内,而不是向晶界扩展。退化铁素体是由棒状的亚单元组成,每个亚单元的直径约为1—2微米,长度为几微米。该合金中退化铁素体的奇特形貌可能是由铁素体晶粒的重复形核和长大以及临近铁素体晶粒的合并而形成的。

  • 标签: 相变 组织 贝氏体 铁素体 三维形态
  • 简介:Rh抗体因抗D引起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已屡见报道,而因抗c、E抗体引起婴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则不常见。此例为IgM抗c、E抗体所致,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抗C 新生儿溶血病 E抗体 婴儿 常见 RH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均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方法进行整复,手法整复处理骨折端后,用小夹板固定患肢。于治疗后当时即拍摄患肢腕部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治疗后1个月拍摄复查患肢腕部正侧位的X线片,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以治疗后1个月患肢掌倾角或尺偏角同治疗后即刻的片子进行比较,如角度变化〉5。作为判断骨折移位明显的标准,计算患肢骨折移位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即刻,掌倾角80~19°(平均14°),尺偏角15°~31°(平均21°),。治疗后1个月,掌倾角80~190(平均140),尺偏角12°~310(平均21°)。并发骨折再移位8例。通过X线测量掌倾角、尺偏角,进行Cooney评分(即改良Green—O’Brien评分)。300例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Cooney评分显示优良率81%。结论手法整复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效果良好,采用小夹板固定对维持骨折端的稳定效果良好。采用手法整复C型桡骨远端骨折后采用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C型 手法整复 小夹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甲基叔丁基醚(MIBE)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为进一步探讨MTBE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毒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MIBE(0.075mL/50g)染毒1h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Fos蛋白阳性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结果7MTBE染毒组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小脑皮质均有Fos阳性神经元核团表达。结论MTBE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确的毒作用位点。

  • 标签: 甲基叔丁基醚 中枢神经系统 C-FOS基因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比较雌激素对C57BL/6同种系和异种系妊娠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妊娠期肝损伤小鼠模型选择C57BL/6异种系妊娠小鼠的可能性。方法选择健康C57BL/6雄鼠、BALB/c雄鼠分别和C57BIM6雌鼠交配,得到C57BL/6同/异种系妊娠小鼠,并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和不同剂量给药组。给药组从怀孕10d起连续4d分别每天皮下注射不同剂量17-α-乙炔雌二醇。结果给药的异种系孕鼠血清中除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外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m)和甘胆酸(CG)升高水平与同种系孕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也不同,且剂量为1.0μg/g体重的异种系孕鼠肝脏NK细胞出现集聚和活化现象。结论雌激素对C57BIM6同种系和异种系妊娠小鼠肝脏作用不同,选择雌激素诱导C57BL/6异种系妊娠小鼠建立妊娠期肝损伤模型能够反映该病的肝脏免疫学变化。

  • 标签: 炔雌醇 胆汁淤积 肝内 小鼠 近交C57BL 小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3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 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共 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命名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命名为研究组;给予两组进行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并比较分析;研究组接受对症治疗后的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与接受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前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前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与接受治疗后的治疗前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 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疾病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血清 C反应蛋白 临床价值
  • 作者: 张超雁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张超雁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六科河南南阳473012作者简介:张超雁,女,出生日期:1978-03,学历: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籍贯:南阳市人,研究方向:儿科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在小儿感染类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帮助明确感染类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感染性疾病的患儿150名,将其分为细菌组和病毒组.对两组患儿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及阳性率.结果两组患儿白细胞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细菌组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组高(P<0.05).结论从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的检查阳性率及水平高低可以有效的判断感染的类型.关键词血常规C-反应蛋白感染肺炎阳性率RoutinebloodjointC-thevalueofc-reactiveproteininpediatricinfectiontypeidentificationZHANCHAO-yanThesecondpeople??shospitalhenanprovGince,nanyang47301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bloodroutinejointC-reactiveproteininpediatricinfectiontypetoidentifytheapplicationvalue,helpcleartypeofinfecGtion,toguideclinicaltreatment.MethodsRandomlyselected150childrenwithinfectiousdiseases,anddividedthemintobacterialandviralgroups,hetwogroupsofchildrenwithroutinebloodandC-reactiveproteindetection,comparedtwogroupsofchildrenwithwhitebloodcellsandC-reactiveproteinlevelsandtheposGitiverate.Resultstwogroupsofchildrenwithwhitebloodcelldetectionrateof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wogroupsofchildrenwithC-reactiveproteindetectionpositiveratehaveobviousdifference(P<0.05);BacteriagroupofwhitebloodcellsandC-reactiveproteinlevel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GtrolwaKyey(Pw<or0d.s05).ConclusionfromroutinebloodandcheckthepositiverateofC-reactiveproteinandlevelcaneffectivelyjudgethetypeofinfection.bloodroutine;C-reactiveprotein;infection;pneumonia;Positiverate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5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口腔溃疡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桂林西瓜霜局部治疗,每日2-3次;实验组患者采用维生素C片研磨成粉涂抹患处治疗,每日2-3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溃疡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溃疡复发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溃疡症状消失时间为显著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片研磨成粉末局部涂抹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溃疡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满意度,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维生素C片研磨后局部涂抹 口腔溃疡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