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城市是工业化的产物,第三界城市的兴起应当被看作是殖民扩散的影响,而不是当地城镇自然发展的产物.本世纪初,除西欧和北美以外也存在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可它们主要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缕连的港口和矿业中心.它们在各国形成一种双重经济的上层,这种经济是外加进来的经济,仅仅和以乡村为基础的传统农业体系有着微弱的联系.其结果是非洲、南亚、东亚的城市人口百分比低.尽管第三界的城市增长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但其增长速度要比西方国家快得多.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大量移动是主要原因,而工业发展随之而来的就业机会则是

  • 标签: 第三世界国家 城市发展 西方殖民主义 西方国家 世界城市 城市人口
  • 简介:<正>清代喀尔喀蒙古大王们制定、颁布的法律汇集被称为“喀尔喀律令”(Qalq-a(?)),它与清朝政府为统治蒙古所颁行的“蒙古律例”曾并存于喀尔喀地区。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从1728年到1789年大约60年间,喀尔喀法制史上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白点,而该空白点正是“喀尔喀律令”的诸法令向清朝蒙古律例转化时期,但是,对这

  • 标签: 蒙古律例 喀尔喀 理藩院 法律条文 清朝政府 律令
  • 简介:1914年仲夏,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省总督波特瑞克的心情像东欧夏天的骄阳一样,格外灿烂。在他诚挚的邀请之下,帝国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终于肯大驾光临,来这个帝国的偏远省份视察。斐迪南即将莅临的消息也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市民很是激动。毕竟,作为一个庞大帝国偏远省份的居民,一睹帝国未来皇帝风采的机会并不多。

  • 标签: 萨拉热窝 刺杀事件 波斯尼亚 帝国 继承人 省份
  • 简介:本文研究对象是作为小说家的蒙泰朗。通过讲述他的人生轨迹,介绍其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及塑造的人物形象,解读作家自传体小说的思想。蒙泰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想象,在事实的虚构和虚构的事实之间搭起一座人道主义的桥梁。蒙泰朗小说是20纪的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万丈光芒。

  • 标签: 蒙泰朗 小说 自传
  • 简介:<正>16纪,欧洲霸国西班牙在美洲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这个帝国存活了三百余年,当今拉美有18个国家是在它的统治下生长起来的。不言而喻,前者对后者在历史上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此,研究现代乃至当代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及社会发展的特点,有必要追本溯源,对16纪西属美洲殖民地的统治体制进行细致人微的考察。本文拟从行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入手对此问题作一探讨,望同行指教。16纪时,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机构已臻于完备。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官僚行政系统。立于这座金字塔顶峰的自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专制君主西班牙国王。按照16纪欧洲通行的“君权神授”的政治理论,国王受命于上帝去统治一种特定的人民或民族,其行为只向上帝负责。因此,国王是一切制度的核心,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和终点,而不应受到任何挑战。16纪殖民制度的基调就是这种皇道政治。西班牙国王之所以能凌驾于全部殖民统治机器之上,还有另外一种原因:即他是作为卡斯提的伊萨贝拉的后

  • 标签: 西班牙人 美洲殖民地 印第安人 哈布斯堡王朝 统治体制 统治机构
  • 简介:当代著名宗教现象学家默西亚·伊利亚德(MirceaEliade,1907—1986)指出人类在大地上择址而居,建立其家屋、城市以及神庙,具有一种宗教上的必须过程,即所有这些创造的存有物(beings)均通过“圣显”(hierophany)作用,使其俗性具有了神圣的象征和内涵,如此,人类在大地上的生命与生活才赋予了存有的意义(existentialmeaning);

  • 标签: 环境伦理 客家文化 三山国王崇拜 龙纹神石
  • 简介:在20纪文化生态背景下,张大干独特的生态意识观念,使其山水画在技法的变化上既保持着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又创造出了一种抽象的墨彩绘画。张大干的这种泼彩法,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 标签: 张大千 泼彩山水画 生态伦理 山水文化
  • 简介: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而在数千年以后的现代社会中,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依然发挥着其积极作用,如仁民爱物思想下的生态保护观、天人合一思想下的生态道德观、取物有节思想下的生态发展观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现代社会 天人合一 仁民爱物 取物有节
  • 简介:大光明本文以秦刻石铭文为中心,分析秦帝国政治与儒家伦理的复杂关系,揭示伦理因素对秦朝政治的重大影响。由刻辞中所见秦意识形态及其治国实践的变化,无疑反映了秦始皇和李斯君臣对政治模式的修正。在天下一统的历史形势下,秦事功型政治传统确实出现了向伦理型政治转轨的迹象。秦政与伦理之间复杂互动历程表明,秦文化创造其事功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自身的专化特征,从而丧失了大一统时代政治价值目标重建和政治文化转型的自我更新功能。

  • 标签: 秦代 刻石铭文 事功政治 伦理政治 儒法并用
  • 简介:民间故事学考察的对象是故事文本和故事的传承人或讲述人,即故事家。两者相互关联,演述活动的主客体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的再生产关系。20纪民间故事家的考察与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故事家的发现和研究为中国现代故事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术路径,为民间和学者在故事层面的知识交换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 标签: 民间故事家 民间故事学 故事文本 生产关系 中国现代 知识交换
  • 简介:甘博藏西夏文《劝诗》残页,刻本,经折装,麻纸,高18厘米,宽10.5厘米,上下单栏,栏高15-3厘米。存3面,面6行,行14字。《中国藏西夏文献》中收录,编号为G21·002【13202】。

  • 标签: 西夏文献 残页 考释 经折装 刻本
  • 简介:冉森派在18纪法国的宗教事务与政治生活中扮演着突出的角色,它逐渐演变为一支撼动绝对君主制之舍法基础的政治力量。本文分析了旨在谴责冉森派的《乌尼詹尼图斯谕旨》(1713年)何以反而导致了冉森主义的发展壮大;探讨了以勒佩日为代表的冉森派律师如何与高等法院的法官结成冉森党并形成冉森派.高等法院立宪主义;揭示出以冉森派为核心力量的爱国党在莫革命(1771—1774年)期间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结为了反对专制主义的同盟军,塑造出一种带有冉森主义特色的革命政治文化。

  • 标签: 18世纪 政治生活 法国 立宪主义 高等法院 宗教事务
  • 简介:犯罪地理学主要研究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从21纪以来SSCI、SCI收录的地理学及相关学科期刊中整理500多篇犯罪地理研究相关论文,分析西方近年来犯罪地理学发展态势,并选取100余篇代表文献重点评述。总体来看,2000午以来,西方犯罪地理研究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学科融合等途径推进了犯罪过程和机制的研究,犯罪时空模式、城市社会环境与犯罪的关系、犯罪仿真模拟与地理画像、犯罪空间防控等领域发展迅速,犯罪地理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学科体系和发展脉络日益清晰。以此为鉴,未来国内的犯罪地理学应加强实证研究,以犯罪空间分析为重点,逐步形成包括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空间观的研究体系。

  • 标签: 犯罪地理 犯罪模式 犯罪机会 犯罪防控
  • 简介: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名基)和晚清以《铁云藏龟》《老残游记》名的刘鹗(又名铁云),同祖同宗,同是宋代名将刘光的直系之后。本文是这一发现的首次成文,其依据是《永嘉郡刘氏族谱》(以下简称《永嘉族谱》)、《江苏镇江丹徒刘氏族谱》(以下简称《镇江族谱》)和宋代张嵘的《紫微集》。

  • 标签: 刘伯温 刘光 刘鹗 《铁云藏龟》 祖先 《老残游记》
  • 简介: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圩西南1.5公里的大万居,是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建筑五大特色之一的典型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世居一百多户曾姓人家。“大万”的来历,源出《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唐颜师古注疏:“大万,亿也;大,巨也。”

  • 标签: 客家围屋 刘向传 建筑学界 深圳市龙岗区 期日 邑居
  • 简介:金(1928-1989)是我国著名的《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研究专家,他将毕生的大部分心血倾注在《文心》上,治《文心》长达三十余年,硕果累累。早在六七十年代,他和陆侃如先生合作先后撰写出版了《文心雕龙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9月上册、1963年7月下册)、《刘勰论创作》(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5月),《刘勰和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等著作。八十年代,随着《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1,1982年上、下册)、《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文心雕龙研究》(1988年抱病完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相继出版完成,牟先生的《文心》研究跃上新的高峰,在注译考论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有'龙学'

  • 标签: 文心雕龙特点 校注文心雕龙 牟世金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