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群舒是先秦时期活动于江淮地区的古代族群,研究这一族群是江淮地区先秦民族史的重要内容。群舒的来源是该研究中的首要问题,但由于文献记载的缺失、零散,传统的历史文献学方法不能对群舒的来源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分析群舒的来源,应从淮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入手。文章梳理了学界对于淮文化区类型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群舒文化与淮文化各支系的相互关系,对群舒族群来源提出了新观点:群舒族群应主要来源于当地居民,而这些居民的组成则与史前时期淮居民的迁徙有关。

  • 标签: 群舒 东夷 淮夷 淮系文化
  • 简介:城市营销与城市竞争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营销体现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并带来城市竞争力发展瓶顶的突破,城市营销策略是形成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要做好城市营销,必须对市场进行考察以决定城市的政策目标与营销策略,并进行营销方式的组合设计。本文通过使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城市营销的理论,对西安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风险、优势、劣势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的SWOT策略矩阵表明:西安可以突破本地区域发展的限制与自身瓶颈,以达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 标签: 城市营销 城市竞争力 SWOT分析
  • 简介: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根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了国共双方、延安与西安应当互相通邮的建议,但遭到国民党政府中反共顽固派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军队中的有识之士、负责晋陕地区军邮的中华邮政第三军邮视察段少将、军邮总视察林卓午,不顾个人安危,为延安与西安的通邮,做了不懈的努力。

  • 标签: 延安 国民党军队 顽固派 少将 国民党政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简介:为了进一步扩大与全国文博界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弘扬云南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云南民族博物馆于2003年“5·1”节前夕,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彩云之南——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展》,将云南24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通过实物、图片和文字,进行科学系统展示。

  • 标签: 云南 少数民族 民俗 展览活动 西安市
  • 简介: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20—24日在古都西安市召开。国内外近五十家单位的96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提交了论文74篇。会议共设立了3个研讨主题:l.唐墓壁画与唐代历史文化研究;2.壁画艺术及艺术史研

  • 标签: 唐墓壁画 学术研究 中国 文物保护 考古工作
  • 简介:西安康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是目前陕西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建筑壁画,为了解其颜料组成,本工作采用X-射线荧光、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一能谱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颜料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五省会馆壁画除正殿发现一处红色染料外,其他均为无机颜料;红色颜料主要是铅丹、朱砂、铁红;绿色颜料为氯铜矿、石绿、斜氯铜矿;蓝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普鲁士蓝、smalt、石青;黄色颜料为雌黄、铁黄;褐色颜料的主要成分是铁红及铅丹的变色产物二氧化铅;黑色为炭黑;白色颜料主要是铅白,且多使用铅白作为调色颜料。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清代民间壁画的制作工艺,丰富对陕西建筑壁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北五省会馆 壁画 颜料分析
  • 简介:西安周边区县存在着大量的堡寨,这些堡寨的出现与隋唐时期出现的乡里制关系密切。在历代的陕西地方志中的乡里变化折射出自然聚落的变迁,这些聚落出现与消亡大部分都和战争相关。也正是战争催生出西安周边的堡寨,而对于堡寨形制的研究也正是围绕着应对战争而展开。

  • 标签: 聚落 基层行政单位 堡寨
  • 简介:前潮州市湘桥区志办曾送笔者《广东史志视窗》杂志10余册,后来偶翻到梁德新先生《百家争鸣话客家》一文,介绍了有关客家人族源诸多论文的不同观点在结语中说:“学者们考证来考证去.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令人信服的结论。……客家学既然是一个新兴科学.研究学问就得‘百家争鸣’,应该重视不同意见,欢迎提出新意见”。因此.笔者不避浅陋,也想就此提点不成熟看法,并将客家民同中有异的福佬民相比较.一同就正于方家。一、三古帝苗裔迁移概述

  • 标签: 客家民系 客家人 族源 百家争鸣 不同意见 同中有异
  • 简介:4月26日,欧盟驻华大使魏根深先生来我校历史作题为'中国历史研究方法'的英语演讲。魏根深先生早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博士论文方向是中国物价史研究;此后虽然转而从政,但是他一直对中国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搜集、整理了许多材料,并萌发了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一部有关中国史及其研究概况的书的想法。1998年,魏根深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手册》初版发行。次年,魏先生来我校演讲,席间与会者提供了许多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在增订本(EndymionWilkinson,

  • 标签: 历史系 普林斯顿大学 中国历史研究 中国物价 博士论文 中国史研究
  • 简介:由于《史记》对郑子阳之难的记载存在疏漏,不少学者将《韩非子·说疑》中的太宰欣误认为《史记》中的“郑子阳”或子阳之党,进而对子阳的身份、子阳之难的内容和性质做出了一些误判。近年公布的清华简《年》,为了解子阳之难提供了新的宝贵材料。综合分析《年》与传世文献的相关材料,可以得知太宰欣与子阳并非一人,他们分属罕氏和驷氏家族,彼此为政敌关系。子阳之难是由罕氏的太宰欣攫取郑国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实质上是罕氏与驷氏间、郑君与罕氏间的权力之争。

  • 标签: 清华简 郑国 子阳之难 太宰欣
  • 简介:本省易县城东南有燕下都故城,城址内外历年有古文物出土。农民耕作及伐土时,往往发现古物。武阳台、练台、北董、高陌、周任、沈村、故安城一带每年出土不少古物。五十年前,在大风大雨之后,铜镞、印玺、古币多暴露地面,妇孺争相采集,售于绘画着古物图象幌子的打锣小贩保定谢洛好等。北京东琉璃厂云松阁李庆和兄弟常年住在这里收购,掉手转卖。清道光、咸丰间曾出土大量明刀(见《古泉汇》);光绪十九年出土齐侯四器,为盛铎所得,转售纽约艺术博物馆。民国三年端阳节,北董薛姓在老姥台东取土,掘得重36斤,长0.65米的铜龙(俗呼“小金牛”),商人争夺,脱落尾部,为姚桂芳攫去,经中高村冯化南介绍,以400元售于保定,转售比利时斯托莱克(A.Stoclet),自是引起外国文化间谍注意。美国毕霞波曾驾驶飞机拍照燕故都鸟瞰图,拟勾结劣绅在此盗掘,经人民反对而未逞。二十年代,古物保管委员会北京大学马衡教授为了防止外人盗掘,倡议勘察发掘。1930年试掘,颇有收获。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文化单位重加勘察,1961年国务院定燕下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今燕下都文物,大部分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一部分藏北大考古学系及易县燕下都保管所,是考古学的珍贵材料。我自1929年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会?

  • 标签: 燕下都 考古系 考古学研究 明刀 古泉 嶂Щ?考古工作
  • 简介:皖北乡土因素在淮集团的发展和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皖北贫困、动荡的社会局面、错综复杂的三缘关系和刚劲剽悍的民风推动了淮集团在军事方面的崛起,而落后的文化教育水平则限制了淮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发展.乡土因素成为淮集团呈现军强政弱特点的原因之一.

  • 标签: 乡土因素 淮系集团 军强政弱
  • 简介:在客家研究中,我们首先要接触到这么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客家?什么是客家民?客家民是怎么形成的?它具体成形于什么时候?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其中仅客家民形成年代,就有所谓秦汉说、唐宋说、宋元说、明清说多种。笔者以为,所有这些看法都忽略了客家群体

  • 标签: 客家民系 形成过程 区域文化 人类学 社会集团 心态意识
  • 简介:<正>在字用里面,我们有必要谈一下合文运用,因为战国楚文字中,合文的运用在这个时间段里、在种种载体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体现出新的特点,并且,对合文综合考察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合文这种在古文字中持续上千年、使用很普遍的书写现象是任何一位研究古文字者都绕不开、也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许多学者在著述中无不涉及,或有专文讨论,如吴振武先生《古

  • 标签: 合文 吴振武 上博简 专文 战国时期 综合考察
  • 简介:通过钩稽史料,排比史实,发现十七所载大宴仪非太宗朝所能有,亦非真宗、仁宗朝的实际情况,而是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月十日天宁节的仪制.但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大宴仪实际仍是由神宗熙宁九年、元丰年间所创立,并用于神、哲、徽三朝,迄徽宗大观三年因新大宴仪的出世才罢用.

  • 标签: 宋史 乐志 大宴仪 考辨
  • 简介:<正>《洪武正韵》是明朝洪武八年(1375)乐邵凤、宋濂等奉敕编撰的一部规模较大的官方韵书,全书16卷。平上去三声各22部,入声10部。此书问世已有600余年,对于这部韵书的价值,后代的研究者褒贬不一。关于它的音性质及所依据的语音基础问题,还没有定论。目前关于《正韵》的音性质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官话说;(二)杂糅说;(三)吴方言说;(四)人造音说;(五)读书音说。从前人所使用的材料来看,多数是从韵书编撰者的籍贯及与其他韵书韵部的分合比较的角度来考察的。笔者在认真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正韵》声韵系统特点的归纳、整

  • 标签: 正韵 复合音 读书音 语音基础 韵部 《中原音韵》
  • 简介:富弼(1004-1083),字彦国,宋河南府(今洛阳)人。晏殊女婿。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以布衣应制举茂才异等科中第,始步人仕途。初授长水县知县,召试馆职,为直集贤院,差知谏院。

  • 标签: 北宋 考释 系年 官衔 仕履 名相
  • 简介: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和客家祖地。可以说,也是海外客家人的"根"。海外客家人大部分是沿着汀江、韩江这条黄金水道经海上丝绸之路向外播迁的。闽西客家人直接移居海外始于宋末元初,盛于清朝,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高峰。宋末元初,汀江流域许多客家人参加了文天祥组织的抗元队伍,失败后,部分客家人为了活命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逃往南洋群岛的占城、苏门答腊等地。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家祖 苏门答腊 宋末元初 明初 客家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