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延续数年的关于降血脂治疗的争论在1996年达到了高潮,起因是Newman等在JAMA(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1996年第1期上发表的具有爆炸性的特讯《降血脂药物的致癌作用》(Car—cmogennicitofLipid—LoweringDrugs)。此后,观点迥异的文章层出不穷。由于全世界接受降脂治疗的人数众多,且多为终生用药,因此这场争论理所当然的引起了广大医药工作者和患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文献加以综述,以期供我国医药工作者参考。

  • 标签: 降血脂药物 致癌作用 降脂治疗 医药工作者 患者 用药
  • 简介:为了适应药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对药物分析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加入了设计实验。通过调查反馈,对设计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药物分析设计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设计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 标签: 药物分析 设计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治疗,首先应控制饮食,适当锻炼,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则需用胰岛素治疗。轻症的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较理想者,可以不用口服降血糖药;血糖仍高者,则需选用药物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治疗
  • 简介:近日,武汉市一位姓林的男子,吃药吃出了胃出血。林某一年前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每当关节疼痛,他就会到离家不远的药店买止痛药吃,半年来一直如此。近来,他吃药后感到恶心,有时还反酸,食欲减退;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哪知到了上月中旬,他发现一连三天大便呈黑色,到第四天还吐了一口血,赶忙上医院就医。经胃镜检查,医生确诊老林是因长期服止痛药引的出血性胃炎。

  • 标签: 药物性胃炎 吃药 风湿性关节炎 出血性胃炎 关节疼痛 食欲减退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药物经微胶囊化后不仅药用效果没有降低,而且其持效性得到延长,性能稳定,前景广阔。

  • 标签: 微胶囊 制备 药物 持效性
  • 简介:药物流产方法简便,不需宫腔操作,没有痛苦、无创伤性,深受意外妊娠需要终止妊娠妇女的欢迎。日前药物流产最常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自1992年以来我国已应用数百万例,完全流产率在99%以上。

  • 标签: 药物流产 宫腔 妊娠 服药方法
  • 简介:胰腺炎是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腰背部剧烈疼痛,大多由于酗酒、暴食、胰管阻塞、胆结石、胆道感染或外伤、手术等所致,病情严重而凶险,死亡率较高。近些年来发现,某些药物应用不当,也会引起胰腺炎,但至今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现将部分此类药物简介如下。

  • 标签: 胰腺炎 药物 副作用 合理用药 维生素D 降糖灵
  • 简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众多的生物活性因子,调节血液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血栓的发生和发展。使如:(1)内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肝素样葡萄胺聚糖,增强抗凝血酶川的活性,抑制凝血系统功能;(2)内皮细胞合成并直接释放大量的t-PA,也可通过合成并释放NO、PGI2间接促进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PAI-1,从而增强纤溶系统功能,(3)内皮细胞表面具有ecto-ADP酶,内皮细胞可合成并释放一氧化氮和类花生酸类活性因子,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另一方面,在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因此,通过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达到抗血栓目标,是目前抗血栓药物研究发展的方向。我国中医药研究表明,大量植物来源的单体化合物具有确切的抗血栓作用,这些化合物的安全性好,因此,发展纯天然的抗血栓药物是目前研制新型抗血栓药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室系列研究发现,中药单体化合物虽然安全性好,但疗效往往不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多种单体化合物在联合使用时,疗效大大增强,用药量大大降低,例如,我们研究了两个活血化瘀类中药和一个理气化瘀类中药中的三个单体合物A、B和C,此三个化合物均可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但药理作用环节不同,分别为促进NO的释放,促进PGI2的释放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在联合使用时,剂量分别为0.05,1.0和1.0mg/kg即可产生显著的抗血栓作用,比单味药物的有效剂量低20-100倍或以上,为发展有效,安全,适于长期使用的纯天然口服抗血栓新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新型抗血栓天然药物 血栓 抗血栓药 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患病吃药是常遇到的事。患病后吃药,按现时人们的观念,希望用“好药”用“贵药”用“疗效快的药”,总之希望药到病除。然而人们只知道用“好药”用“贵药”可以治病,也就是只知道药物有治疗作用的一面,是否知道药物本身还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这种不良反应对防治疾病是无益的,对人体却可以带来一些有害的反应。因此,服药前只有对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所了解,同时,按医嘱或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保证用药安全,达到我们希望的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药物副作用 过敏反应 预防
  • 简介:1抗组胺药物简介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已有50余种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为第1代: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曲吡那敏(去敏灵)、异丙嗪(非那根)、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这类药物具有以下两项缺点,限制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1)中枢抑制作用:大部分第1代抗组胺药具有脂溶性,能穿透血脑屏障,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即镇静作用,包括困倦、嗜睡、注意力下降等.(2)H1受体选择性差:药物有部分抗胆碱能作用,因此易产生视力模糊、口干、心动过速及胃肠道等的不良反应.另外,它还可产生a受体阻断作用、局麻作用及5-羟色胺抑制作用等,这些都会使第1代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下降.

  • 标签: 抗组胺药物 合理用药 美喹他嗪 氯苯那敏 苯海拉明
  • 简介:一、高血压治疗的问题、知晓率、用药率、控制率低(防与治兼顾)如何改善?1.评估CVD危险度,找出高危病人、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PP.artstiff).2.提高药物治疗的顺应性(efficacy/sideeffect↑).3.多基因病特点,低计量联合用药(每日1片!)列为一线.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进展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