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德区婴幼儿监护人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对顺德区10个镇街的预防接种机构选取并调查300名婴幼儿监护人,并对其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7份,问卷有效率为95.67%。婴幼儿监护人KAP得分分别为(6.43±2.63)、(3.82±0.61)、(8.43±1.36)分。计划免疫知识总知晓率为19.16%,婴儿监护人超过90%在计划免疫上态度积极、行为得分及格。监护人性别、文化程度、流动情个况是主要影响计划免疫的主要因素。结论婴幼儿监护人对计划免疫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但对计划免疫知识认知缺乏。今后预防接种机构医务人员应当对婴幼儿监护人加大计划免疫的教育。

  • 标签: 婴幼儿 监护人 计划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拔管情况记录单及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观察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与拔管的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观察患者置管285次,非计划性拔管14次,其中12次尿管、胃管等低危导管;自行拔管11次,其中其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较高,约束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因此应加强细节的管理及重点患者的预防,从多方面控制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计划应用于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患者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40.11±5.67)h、下床时间(28.69±3.78)h、住院时间(10.76±1.65)d;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26.07±2.66)h、下床时间(13.63±2.54)h、住院时间(4.52±1.53)d;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计划应用于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护理计划 阑尾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的影响因素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ICU气管插管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将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45.00%(P<0.05)。结论通过分析导致ICU患者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的因素,然后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 标签: ICU 非计划性拔除气管插管 护理要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院为防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建立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预案,但无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评估表和措施。我们采用品管圈活动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引发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对策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估。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活动前的9.87%降低到5.13%。结论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肝胆外科高危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的降低有显著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的活动意识,而且能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品管圈 肝胆外科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实施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以及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实施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并总结进行预防性护理的主要措施。结果导致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囊出现漏气、导尿管自行发生脱落或堵塞、患者自身较难忍受身体中导尿管的异物性以及护理人员操作方法不当等。结论针对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全面且针对性的分析留置气囊导尿管非计划拔管所含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所导致的危险性。

  • 标签: 留置气囊导尿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在计划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80例计划分娩孕妇是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孕妇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给予对照组孕妇单纯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有效宫缩出现率、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宫缩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计划分娩中采用人工破膜联合缩宫素引产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人工破膜 缩宫素 引产 计划分娩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于该疾控中心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儿童共100例,儿童均小于6岁,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儿童共100例,儿童均小于6岁,将其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效果,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小于6岁儿童常见的感染病有麻疹、乙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且观察组患儿的传染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广大疾病预防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免疫预防 儿童传染病 效果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循证护理预防ICU经口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率。方法通过我院2014年度常规护理与2015年度循证护理对比,观察对ICU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探究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方法。结果与2014年应用普通护理相比2015年应用循证护理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1.16%。结论处理ICU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加强对ICU专科护士的管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及时使用镇静剂及心理护理护理宣教,有效沟通,可有效降低UEX的发生率。

  • 标签: 应用循证护理 ICU 经口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ICU不良事件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镇静不充分、约束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当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及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ICU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UEX)事件中的效果,探讨如何避免发生UEX。方法通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2013年1月~12月某三甲医院91例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UEX发生的类别、特点、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和执行护理流程,并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98例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UEX比较。结果UEX主要发生在晚夜间,特别是大夜班期间(占62.63%);管道类型以胃管为主(占62.63%);发生UEX的患者大多处于躁动(占64.85%)、无陪护状态(占67.03%);且照顾患者的护士以低年资为主,68.13%的为N1层级。实施RC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P<0.001)。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UEX发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增加夜班人力,培训低年资护士。RCA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品质的有效的护理管理工具。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非计划性拔管 降低 护理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