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诺如病毒(norovirus,NVs)是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首要致病原因,世界上50%以上的胃肠炎暴发都由它引起。诺如病毒主要通过食物、水以及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被污染的食物中以贝类中富集的诺如病毒最难检测,但贝类在2000--2007年的世界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中占了17.5%。本文就世界各国对贝类中诺如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诺如病毒 贝类
  • 简介:鸭瘟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本文概述了鸭瘟病毒(DPV)实验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在细胞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病毒分离培养、ELISA法、血清中和试验等病毒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测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LAMP技术和核酸杂交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鸭瘟病毒 检测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室间质量评价(EQA)评估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方法室间质量评价选用经特殊处理的2019-nCoV RNA作为EQA样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灭活临床样本作为阴性样本,分别评价其适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后,将6份样本(第一轮不分组/第二轮分组)经冷链快递发送至参评实验室,要求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并回报检测信息和结果,然后对回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EQA样本适用于市面上主流核酸检测试剂。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第一轮和第二轮分别收到有效回报结果243份和60份,回报结果完全正确的实验室分别为98.8%(240/243)和73.3%(44/60),成绩不合格实验室分别为1.2%(3/243)和26.7%(16/60)。第一轮和第二轮样本的整体符合率分别为99.8%(1 455/1 458)和94.7%(341/360),其中假阳性率分别为0.1%(1/729)和2.5%(3/120),假阴性率分别为0.3%(2/729)和6.7%(16/240)。结论目前参评实验室对2019-nCoV核酸检测的整体能力较好,假阴性结果是影响其检测的主要问题。各实验室在常规应用相关试剂前,应对不同厂家试剂进行性能验证与比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假阴性 室间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准确地检测大鼠疑似泰勒氏病毒(Theiler’s-likevirusofrats,TLV)的方法,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特异性针对TLV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序列作为质粒标准品的模板,同时选择特异性的序列在3622~3729nt处,设计一对引物和TaqMan性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qPCR扩增,从而建立TLVTaqMan探针qPCR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TLVq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可达到0.99,灵敏性最低能够检测到10个拷贝数/μL,对比普通PCR方法,高出其100倍;对其他常见大鼠病毒均无非特异反应;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结论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快速检测TL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

  • 标签: 大鼠 疑似泰勒氏病毒 TAQMAN 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明确病因,检测HPV对宫颈癌的筛查、预防、疗效对比、临床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HPV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HPV E6/E7 mRNA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临床上反映存在较高比例核酸检测假阴性的问题。本文将明确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概念,并分析造成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原因。在核酸检测基础上,补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联合动态多次检测,可以明显减少有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证据、但核酸多次或始终检测为阴性的临床层面上的假阴性,对临床诊断病例的最终确诊和准确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假阴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是否存在腺病毒的近期或既往感染。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腺病毒IgG和IgM;PCR方法检测外周血腺病毒DNA,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抗腺病毒IgM阳性率为15.5%(11/71),腺病毒DNA检出率为11.2%(8/7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滴型组和斑块型组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DNA测序结果表明腺病毒种类主要为3型和7型。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存在腺病毒感染的证据,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或病理过程有关。

  • 标签: 银屑病 腺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乳糖检测及干预情况。方法 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的 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轮状病毒检查使用抗体夹心 ELISA法则定轮状病毒抗原,乳糖检测使用乙酸铅氧化铵法测粪便还原糖,采用无糖奶粉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84例患儿 粪便乳糖阳性 70例,占 77.78%;病毒滴度越强粪便中的乳糖阳性越多,病程时间越久乳糖阳性反应越强,阳性率越高。结论 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腔乳糖酶严重受到影响,则会导致乳糖不能消化吸收,继发乳糖不耐受则是引发腹泻的主要原因,而采用无糖奶粉有着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轮状病毒 腹泻 无糖奶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RT-PCR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6月15日至2021年6月30日40000例疑似新冠肺炎或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样本进行研究,均应用RT-PCR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用成都迈克生物试剂盒首检,对于首检阳性或疑阳性的样本用长沙圣湘生物试剂盒复检,总结假阳性样本数量及其原因。结果:40000例样本中初检阳性17例,复检阳性0例,阴性17例,即假阳性17例。假阳性样本中3例因结果判断失误所致,7例非特异性扩增因素所致,7例核酸污染因素所致的。结论:核酸污染、非特异性扩增、结果判断失误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阳性发生的主要原因,故需进一步完善PCR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准确判断结果,以降低核酸检测假阳性率,为疫情防控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

  • 标签: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假阳性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小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共220例小儿腹泻患儿(2019.10~2022.1),均接受轮状病毒检测,对0.5~2岁、2~4岁患儿、不同季度轮状病毒阳性率观察。结果:0.5~2岁轮状病毒阳性率高于2~4岁,差异显著,(P<0.05)。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检测在对小儿腹泻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经总结得出0.5~2岁是轮状病毒感染高发群体,秋季易感染轮状病毒

  • 标签: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流行性病毒通常在特定的季节或区域呈现广泛传播趋势,这对于公共社会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积极做好病毒检测和早期诊断是防控流感大范围传播的关键。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病毒培养、免疫学检测免疫吸附荧光技术等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基于核酸、生物传感器等新兴诊断方法也在快速发展,而且这些新兴的检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方法也展现了一定优势。本文将重点介绍在甲、乙型流感病毒诊断中新兴的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妇女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自然流产妇女血清进行CMV、HSV-IgM、IgG抗体检测,并与同期早妊妇女作对照。结果流产组血清CMV、HSV-IgM、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8%、98.90%,5.25%、96.13%;早妊组阳性率分别为0.90%、98.19%,1.81%、95.02%。流产组CMV、HSV-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早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CMV、HSV-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V、HS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自然流产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实验室参考。方法 收集绵阳市一例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痰液标本和粪便标本,涉及强阳性和弱阳性和阴性,选取6种国产试剂(A~F 试剂)平行检测,进行RNA 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其性能。结果 A,B,C,D 试剂检测结果(ORF1ab 和N 基因)均为阳性,E 试剂未检出阳性对照未检出,用其阳性对照作为样本加入A试剂同样是阴性结果,所以该试剂该批次质量存在问题,本次实验结果无效,没有进行比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一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HBV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捕获探针法)的临床检测性能。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非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HBV RNA,使用HBV SAT与常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к值及定量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不同HBV DNA浓度样本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HBV SAT检测灵敏度为97.06%(165/170),特异度为100.00%(30/30),κ值为0.908;反转录PCR检测灵敏度为92.94%(158/170),特异度为100.00%(30/30),κ值为0.798。在HBV DNA低浓度样本(HBV DNA<100 IU/mL)中,HBV SAT检出率为77.27%(17/22),反转录PCR检出率为59.09%(13/22)。两种方法定量结果线性相关系数r=0.987 8。结论全自动HBV SAT与反转录PCR定量结果一致,在HBV DNA低浓度样本中的检测灵敏度比反转录PCR方法略高,是一种快速、准确的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RNA 定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