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皮肤癣菌是侵犯表皮角质层或有角质结构的毛发和甲而引起人和动物浅部真菌病的真菌。目前已报道的皮肤癣菌约有45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约有20余种。皮肤癣菌所致的浅部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 标签: 皮肤癣菌 浅部真菌病
  • 简介:近年来,皮肤影像的快速发展,例如皮肤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又称皮肤CT)、高频超声等的无痛、无创、实时检测方法,能够为儿童以及家长所接受,提高皮肤科医生诊断疾病的准确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皮肤活检。但临床上对于皮肤影像手段选择及图像术语解读方面仍存在局限和误区。本文旨在介绍色素增加/减退性疾病、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毛发与甲等的儿童常见皮肤疾病的皮肤影学像特点,以及影像手段的选择。

  • 标签: 儿童皮肤病 皮肤病 皮肤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高频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皮肤伸展术和改良皮肤伸展术治疗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效果,为创伤后皮肤缺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皮肤伸展术和改良皮肤伸展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情况(手术时间、Ⅰ期愈合率、愈合时间和创面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常规组(73.3%vs.50.0%,P<0.05),愈合时间(9.7±1.7)dvs.(13.9±2.5)d,P<0.05和创面功能恢复时间(14.6±2.9)dvs.(18.9±3.5)d,P<0.05均短于常规组;两组的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感染的病例报道,仅观察组出现1例肌肉挛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皮肤伸展术治疗创伤后皮肤缺损的手术时间及Ⅰ期愈合率与常规皮肤伸展术相当,但前者的治疗优良率较高,皮肤愈合及创面功能恢复的速度较快,可替代常规皮肤伸展术用于创伤后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治疗。

  • 标签: 常规皮肤伸展术 改良皮肤伸展术 伤后皮肤缺损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诊治的46例行以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发生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3例)和实验组(2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于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输尿管皮肤造口周围严重皮肤感染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造口术 皮肤感染 针对性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基于光学共聚焦原理的皮肤三维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皮肤CT)是近年来新兴的无创性皮肤影像学技术,具有原位、实时、动态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皮肤肿瘤、血管性皮肤病及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皮肤CT将光学显微镜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可以在细胞生理状态下进行诊断,还可实时动态地对同一组织多次成像,减少了传统切片制作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皮肤病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

  • 标签: 皮肤CT 皮肤病学 皮肤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制皮肤牵张器,对 9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牵张治疗 7-28d。结果;创面愈合。随访 1年,外观仅有线形瘢痕。结论:自制皮肤牵张器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组织、外观满意。

  • 标签: 皮肤缺损 自制 简易 皮肤牵张器
  • 简介:摘要皮肤影像技术是以激光、超声和电磁波为基础等多种影像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皮肤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皮肤高频超声(皮肤B超)、皮肤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等。其中皮肤CT在大型医院和专科医院应用较广,本文对于常见皮肤病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症、汗管瘤、基底细胞癌等的皮肤CT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

  • 标签: 皮肤CT 扁平疣 脂溢性角化症 汗管瘤 基底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制皮肤牵张器,对9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牵张治疗7-28d。结果;创面愈合。随访1年,外观仅有线形瘢痕。结论自制皮肤牵张器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组织、外观满意。

  • 标签: 皮肤缺损 自制 简易 皮肤牵张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皮肤护理对失禁性皮炎患者皮肤恢复的作用。方法:针对64名大小便失禁病人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2),和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的研究组(n=32)。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失禁性皮炎出现率和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失禁性皮炎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大小便失禁 结构化皮肤护理 失禁性皮炎 皮肤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皮肤护理在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中的作用,并就不同人群的皮肤护理需求进行了分析。在预防方面,清洁、保湿和防晒是关键步骤,能有效减少皮肤问题的发生。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后的护理、特定疾病的护理方法以及营养补充和身体清洁的辅助作用都至关重要。此外,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皮肤护理需求各有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综上所述,正确的皮肤护理能够维护皮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值得重视的健康管理方面之一。

  • 标签: 皮肤护理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松弛训练治疗中青年女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接治的72例中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2w、治疗4w、治疗6w的HAMA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弛训练治疗中青年女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松弛训练 中青年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成形术在松弛型眼袋修复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松弛型眼袋患者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31~60岁,平均48.5岁。对32例患者行皮肤入路眼袋修复,通过眼轮匝肌成形,重塑眼轮匝肌环形强度及形态。通过术前术后Barton分级及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满意度分析,评估该术式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瘀斑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3例,无出现感染、下睑退缩、下睑外翻、球后血肿者。32例患者Barton评分术前为(1.88±0.49)分,术后为(0.5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P<0.05)。术后患者非常满意25例,占78.12%;基本满意7例,占21.88%。结论眼轮匝肌成形术使下睑缘重现饱满外形,外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手术针对性强、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效果较理想。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松弛型眼袋 眼轮匝肌成形 下睑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想象松弛训练在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0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二科收治的6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并接受喉罩全身麻醉的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入院时间分组,将2021年1—5月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6—10月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想象松弛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想象松弛训练能有效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想象松弛训练 术后 疼痛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垂直向牙槽骨增量时两种牙周松弛切口的效能及相关临床事件发生情况。材料和方法:选取23例垂直和水平骨缺损的患者(Seibert分类Ⅲ)对双瓣切口(double-flapincision,DFI)和传统骨膜松弛切口(periostealreleasingincision,PRI)进行比较,随机采用一种切口进行龈瓣推进.测量龈瓣推进的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患者不适的程度。采用UNC-15探针测量最初翻起的龈瓣和推进后的龈瓣,两者的差记为龈瓣推进量;术后并发症包括早期膜暴露、感染、感觉异常和随访中发现持续不适;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量化患者疼痛、肿胀和出血的程度。结果:DFI组的平均龈瓣推进为9.64±0.92mm.而PRI组的平均龈瓣推进为7.13±1.45mm(P〈0.001);早期膜暴露PRI组发生2例,DFI组发生1例:感觉异常、感染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PRI.5;DFI,1).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82);DFI组的平均疼痛、肿胀和出血计分(分别为1.55±1.21,1.91±0.94,0.40±0.12)比PRI组(分别为3.75±2.63,3.25±1.29,1.16±0.34)低(分别为P=0.019,P=0.010.P=0.061)。结论:DFI组有助于龈瓣推进并且减少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此技术有可能成为龈瓣推进的另一选择,能够克服PRI的一些局限性。

  • 标签: 牙槽嵴增量 骨移植 牙种植 外科翻瓣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结膜梯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结膜松弛症患者62例(124眼)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进行改良结膜梯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结果术后4周,82只眼(66.13%)尝味试验呈阳性;术后2个月情况无显著改变。于术后6-7周,所有患者的自觉症状趋于稳定;术后8周,予以系统评估76眼(61.30%)治愈,38眼(30.64%)改善,10眼(8.06%)无效,总有效率达91.94%。结论改良结膜梯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临床疗效颇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结膜梯形切除术 结膜巩膜固定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测压对盆底松弛综合症的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31例符合盆底松弛综合症诊断病人的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直肠排便压大多压力低于正常,且多伴有直肠感觉功能减退。结论肛门直肠测压对盆底松弛综合征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肛门直肠测压 盆底松弛 便秘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