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湖北<b style='color:red'>社会</b><b style='color:red'>科</b><b style='color:red'>学</b>
  • 学科: 政治法律 > 中外政治制度
  • ISSN:1003-8477 CN: 42-1112/C
  • 标签: 大学生 和谐社会 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湖北社会》杂志是中共湖北省委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主管、湖北省社会联合会和湖北省社会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理论月刊,1987年创刊。刊物以理论与实际、工作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方针;以荟萃科研成果、反映理论动态、服务指导实践为主旨;探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求真务实,融现实性与理论性为一体。读者对象主要为高校及各类社会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决策及政策研究部门工作人员。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b style='color:red'>社会</b><b style='color:red'>科</b><b style='color:red'>学</b>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b style='color:red'>社会</b><b style='color:red'>科</b><b style='color:red'>学</b>版
  • 学科: 政治法律 > 中外政治制度
  • ISSN:2096-3165 CN: 10-1450/C
  • 标签: 公安教育 公安学 犯罪分子 人民警察 社会治安 犯罪 侦查
  • 简介: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公安学、法学、犯罪学、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也刊登政治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高教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公安干警及公安、政法系统院校师生和政治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公安、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有英文目次。

中共珠<b style='color:red'>海市</b>委党校珠<b style='color:red'>海市</b>行政学院学报
<b style='color:red'>上海</b>工运
  • 上海市
  • 月刊
  • 4494 次
<b style='color:red'>上海</b>后勤
<b style='color:red'>科学</b><b style='color:red'>社会</b>主义
<b style='color:red'>上海</b>对台工作
  • 上海市
  • 月刊
  • 5234 次
<b style='color:red'>上海</b>外事
  • 上海市
  • 半月刊
  • 5008 次
<b style='color:red'>上海</b>支部生活
  • 学科: 政治法律 > 中外政治制度
  • ISSN:1673-0518 CN: 31-1169/D
  • 标签: 市委 市委组织部 居民区 党建工作 街道 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凝聚关键力量”是《上海支部生活》的办刊宗旨。变是不变的永恒,不变是变的提升。近年来,《上海支部生活》始终坚持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在适应变化中坚守维护、在面向社会中扩展影响、在对接需求中健康成长;始终坚持开门办刊、政治家办刊、理论家办刊,坚守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传播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社会现象背后,提出党刊独有的视角和思想。   《上海支部生活》是半月刊,上半月刊每月5日出版,月发行35万份,读者对象重点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栏目有“就时论是”、“关注”、“世说”、“特别策划”、“党建”、“海上晚霞”、“社会”、“人物”、“国际”、“文化”、“小品文”等,其中,“特别策划”栏目被评为“上海媒体优秀品牌”。下半月刊(即《党课专刊》)每月21日出版,月发行5万份,读者对象重点是党支部书记、党的组织员、宣传员、党课教员等基层党务工作者,主要栏目包括“大讲堂”、“特别报道”、“时评”、“交流”、“社会”、“博览”、“环球”、“廉政”等。

西部<b style='color:red'>社会</b>
  • 北京市
  • 月刊
  • 18806 次
<b style='color:red'>上海</b>党史与党建
<b style='color:red'>上海</b>精神文明
  • 上海市
  • 月刊
  • 3979 次
法治与<b style='color:red'>社会</b>
  • 学科: 政治法律 > 法学理论
  • ISSN:1009-3141 CN: 61-1354/G4
  • 标签: 省人大常委会 区人大代表 人大工作 董事长 地方组织法 一府两院 科学发展观
  • 简介:本刊始终关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捕捉民主法制进程中的重大事件,研究人大制度理论,开拓人大工作视野。紧密捕捉法律热点,强化资讯与法律服务,既发表引人瞩目的标志性法律事件,又发表有一定创见和应用价值的法学理论,善于将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突出全方位的资服务,法律服务及维权服务功能。

<b style='color:red'>上海</b>人大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