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已经过去的1994年的中国经济,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高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率近22%,为1978年以来最高值。通货膨胀再度成为学术界和老百姓的热门话题。笔者拟从统计资料出发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作实证分析,以便为预测和抑制通货膨胀提供参考。一、通货膨胀与心理压力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的币值下跌,物价上涨之经济现象。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需要量有两种情况,一是流通中货币确实过多,即票子过多;一是流通中货币并不过多,但货币流通速度过快。这两种情况下均会引起物价上涨。我们首先分析货币流通速度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经济工作导刊》 1995年11期
出版日期 1995年11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