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女性HIV/AIDS抗病毒治疗后CD4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了解柳州市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者/艾滋病(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carrier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现状,探讨抗病毒治疗后CD4变化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该人群抗病毒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间,对柳州市接受病毒治疗的女性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和CD4计数情况,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抗病毒治疗后CD4计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28名女性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12月CD4计数水平明显增加(Z=-16.596,P〈0.001),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OR=1.465,95%CI:1.009-2.128,P=0.045)是抗病毒治疗后CD4变化的保护因素,吸食/注射毒品(OR=0.063,95%CI:0.007-0.547,P=0.012)、抑郁分级、治疗前合并机会性感染(OR=0.423,95%CI:0.281-0.636,P〈0.001)、治疗前合并肺结核(OR=0.334,95%CI:0.179-0.622,P=0.001)是抗病毒治疗后CD4变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抗病毒治疗12月后CD4计数水平明显增加,同时表明了促进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治疗AIDS相关疾病或感染可能有效的改善抗病毒治疗效果。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年5期
出版日期 2018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