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0-2020年抗病毒治疗HIV/AIDS免疫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宁波市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免疫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10-2020年宁波市HIV/AIDS数据库,纳入标准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年龄≥18岁、随访时间≥1年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资料完整。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HIV/AIDS免疫重建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851例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的年龄为(39.47±13.47)岁,男性3 185例(82.71%)、汉族3 769例(97.87%)、初中文化程度1 333例(34.62%),随访时间M(Q1,Q3)为47(25,77)个月。抗病毒治疗后发生免疫重建的HIV/AIDS占66.22%(2 550/3 85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开始抗病毒治疗年龄≥45岁、基线BMI<23.0 kg/m2、基线CD4计数<200个/μl和初始治疗方案为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AZT+3TC+NVP)的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年龄<30岁、基线BMI≥23.0 kg/m2、基线CD4计数≥200个/μl和初始治疗方案为AZT+3TC+依非韦伦(EFV)的HIV/AIDS更容易发生免疫重建。结论开始抗病毒治疗年龄、基线BMI、基线CD4计数、初始治疗方案是HIV/AIDS免疫重建的影响因素。因此,建议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定期随访和监测CD4计数水平,重点关注年龄较大、基线BMI较低的HIV/AIDS。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