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部门成立后的国企改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消化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创造公平竞争条件改革实践一而再地告诉我们,无论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丧失竞争力的企业退出市场,还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涉及国有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流动性。职工的流动性涉及职工就业机制,工资水平的形成机制,涉及劳动总成本和职工敬业精神,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因素,是释放国有企业活力必须解决的约束条件。中国目前实际存在两种劳动用工制度:未经彻底改造的计划用工制度和市场化双向选择的劳动力配置方式。后者所创造的效率往往是前者望尘莫及的。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由政府与企业一道解决企业冗员、办社会等弊端,是消化旧体制遗留问题、使国有企业取得平等地位的当务之急。因此,在要建立的新机制中,如何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的社会依托由依赖企业转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上海国资》 2003年8期
出版日期 2003年08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