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历史定位的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角度以及素质教育自身特点的微观方位阐述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历史定位的偏狭性,试图给素质教育历史定位予以全面的更符合历史发展趋向的界定。[关键词]恒常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一、素质教育价值定位的时代性偏差1999年我国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从此我国教育便由半个多世纪以来偏重于“双基”训练到强调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再到重视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的教育转移到现在培养素质,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教育上来。《决定》站在时代的峰巅高瞻远瞩,面对应试教育出现的问题和所造成的人才素质缺陷,从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给“素质教育”以历史性的定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教育发展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决定》的这一表述还不是十分完备的,它没有从建立在人类生存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给“素质教育”更全面更切合时代内容和发展趋势的历史定位,使素质教育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还处在不断的认识和探索阶段......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2012年7月(下)
出版日期 2012年01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