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探讨皮下血肿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0月大连市街头4个献血屋3035名献血员发生皮下血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个不同的采血地点都有不同人数的献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其血肿发生率分别为4.93﹪、4.63﹪、4.84﹪和5.42﹪,平均发生率为4.98﹪。讨论分析皮下血肿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按压的方法不当;2.护士穿刺方法不当,穿刺技术不当和盲目性穿刺;3.献血者对按压针眼不重视。4.献血后24小时内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基于以上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我们应当加强对献血者采血后的宣教,强化保护血管的意识;提高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杜绝粗暴穿刺和盲目穿刺,保证“一针见血”;根据献血者血管的不同特征,采血者应指导献血者使用正确的按压方法;指导献血者在24小时内避免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穿刺处血管重新破裂引起出血,形成皮下血肿;告知24小时注意事项,预防献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
作者 李萍
出处 《医药前沿》 2013年29期
出版日期 2013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