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献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李萍

李萍(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后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探讨皮下血肿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0月大连市街头4个献血屋3035名献血员发生皮下血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个不同的采血地点都有不同人数的献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其血肿发生率分别为4.93﹪、4.63﹪、4.84﹪和5.42﹪,平均发生率为4.98﹪。讨论:分析皮下血肿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按压的方法不当;2.护士穿刺方法不当,穿刺技术不当和盲目性穿刺;3.献血者对按压针眼不重视。4.献血后24小时内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基于以上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我们应当加强对献血者采血后的宣教,强化保护血管的意识;提高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杜绝粗暴穿刺和盲目穿刺,保证“一针见血”;根据献血者血管的不同特征,采血者应指导献血者使用正确的按压方法;指导献血者在24小时内避免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穿刺处血管重新破裂引起出血,形成皮下血肿;告知24小时注意事项,预防献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

【关键词】无偿献血皮下血肿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382-02

局部皮下血肿是献血后常见的一种局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采血后由于献血者没有掌握好按压方法和按压时间而引起皮肤局部出血、青紫、瘀斑,甚至皮下血肿等现象[1]。这给献血者精神上带来了一定负担,身体上造成一定损伤,也给再次献血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分析皮下血肿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轻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献血员能够再次献血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

对2012年10月大连市街头4个献血屋献血员发生皮下血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下表。

不同采血地点献血员发生皮下血肿的情况

地点采血人数发生血肿人数血肿发生率(﹪)

1852424.93

2626294.63

3764374.84

4793435.42

合计30351514.98

结果

在这一个月中4个不同的采血地点都有不同人数的献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其血肿发生率分别为4.93﹪、4.63﹪、4.84﹪和5.42﹪,平均为4.98﹪。

讨论

1形成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

1.1采血后献血者止血按压的方法不当。由于采血后献血者按压针眼部位不准确;对采血后按压针眼防止局部血肿的发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在按压针眼时力度不够;或由于采血针头比较粗,一般采血后针眼要按压5-10分钟才能愈合,部分献血者在采血后按压针眼的时间未达到足够的时间就停止按压,这些原因易引起皮下血肿的产生。

1.2护士穿刺方法不当。个别采血者穿刺技术不当,或由于部分献血者较为肥胖,血管位置较深,在采血时造成穿刺血管的贯通,引起局部血肿,有的甚至造成穿刺意外损伤周围血管,导致整个前臂乃至整个手臂严重的血肿。

1.3献血者对采血后按压针眼不重视,不知道按压针眼的重要性,以为采完血就大功告成了,不需要注意针眼的问题,有人竟然采完血就去拿东西,根本就不按压针眼,或者用手轻扶在上面,导致出血,皮下血肿,淤青。

1.4献血者在献血后24小时内上臂剧烈运动,或者提重物,这就容易造成穿刺处血管重新破裂,引起局部血肿的产生。曾经有献血者上午献血,下午就去健身房健身,导致严重的前臂血肿发生。

2皮下血肿的预防

2.1采血车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献血者服务的思想,加强对献血者采血后的宣教,强化保护血管的意识。以及献血后注意事项,指导献血者正确按压针眼。

2.2提高采血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杜绝粗暴穿刺和盲目穿刺,选择粗大,充盈的静脉,保证“一针见血”。

2.3根据献血者血管的不同特征,采血者应指导献血者使用正确的按压方法。例如:献血者血管表浅可以采用拇指横压法;而对于较胖或血管位置较深的献血者,则可以采用小鱼际肌按压法[2]或四指并列联合按压法,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皮肤穿刺口与血管穿刺口距离较远所引起的局部血肿;也可以用弹力绷带在采血处加压包扎止血,可延长按压时间。

2.4采血者要指导献血者在24小时内避免上臂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穿刺处血管重新破裂引起出血,形成皮下血肿。

献血后穿刺部位局部青肿是一种最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3],其发生率较高,平均4.98﹪,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针对皮下血肿的发生原因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采血者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献血者服务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不断提高采血技术水平;同时要正确指导献血者采取正确的按压方法,及讲解24小时内的注意事项,预防献血后皮下血肿的发生,减轻献血员的心理压力,为再次献血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慧,黄小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A):1--3.

[2]洪蕊,吴建萍,方玫.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6B):47--48.

[3]陈秀兰,薛维玲.无偿献血者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及预防,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