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区域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策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初中地理教学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理认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初中地理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是区域地理,因而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及策略,也就为初中地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教授学生掌握区域地理认知的知识内容。区域地理认知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形成独特的思维模式,这也是学生进一步进行地理课程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 关键词:初中地理;区域地理认知;学习方法培养 引言   区域地理认知能够引导学生对区域形成系统认识,可以准确把握区域各方面特征,进而进行相关分析、预测等。除了具备基本的区域认识功能,区域认知更大的益处在于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地理所必需的“地理思维”,即对自然地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有系统认知与掌握。所以,区域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能否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地理课程内容。   一、具备区域地理认知能力对于学生的积极意义   学习地理首先要对不同区域的特征、形成过程、原理等进行系统掌握,区域认知能力就是对不同地域系统的特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准确、全面分析,并能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推理、预测、判断等。具备科学的区域认知方法,学生可以从区域视角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地理问题等进行思考、探索,从而形成独特的地理学习意识。同时对于不同地域之间的区别、联系、区域人地关系等进行科学分析,分析的方法包括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区域比较分析方法等。不同区域具备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区域认知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基于因地制宜理念、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开发的策略。所以,系统掌握区域地理认知能力对初中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尤为重要。地理课程是一门严谨规范的学科体系,区域划分都是基于严格的科学依据,学生扎实掌握区域地理认知能力,是形成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前提。   二、提高学生区域地理认知能力的方案策略   (一)推动学生形成区域划分和尺度认知思想   区域认知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对地球各个大洲以及各个大洋形成与分布的正确认识,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细分情况,比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况;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特征的划分都是基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教师在教授学生准确掌握区域划分情况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准确分析、比较各个区域所具备的各种自然条件,进而清晰把握划分原理。众所周知,地球仪、地图等是学生进行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对于区域会形成大致感知与认识。学习区域地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立体思维模式,而单纯依靠位置记忆等是很难系统掌握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所以运用地图进行区域分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仅仅依靠地图还是不够全面的,学生应该结合其他资料和方法从多个方面去加深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出处 《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0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