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 要】新课改的提出与落实,将教学目标从“双基”层面,提升到了三维阶层,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五方面出发,即审美判断、创新实践、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和文化理解,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发表了自己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一、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鼓励学生去尝试探究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特表示:“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要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中去并获得快乐的感觉。”要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    情感的特质往往能在个体或整体行为态度中显露出来。美术教育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从满足学生的一些需要入手,引发学生探究,在发展求知需要过程中,满足对美的需要。如:在学习新课程教材三年级上册《有趣的鞋》一课中,渗透鞋子的实用性与艺术性,鼓励学生和大人选购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而且也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     2.挖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寻找探究内容的新异与变化。    巴班斯基说过:“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要引用学生感到有趣的例子、熟悉的事情,可以称作情感刺激法”。其中告诉教师要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奇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如:在学习《制作小挂饰》一课中,采用展示各种精美小挂饰范作的形式,让学生被这些精美的小挂饰所吸引,鼓励学生去探究它们是利用什么材料怎么做成的,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究教学内容当中的本质性问题,增强学生对实物制作的感受和想像能力。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教师可创设各种情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如:在学习新课程教材二年级下册《我们班级的标志》一课时,我提前让学生关注、搜集生活中各个地方的标志,使之知道身边有很多地方的标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認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也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针对当前的美术教育中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状态,该怎样在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得为学生从产生问题意识到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开始时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性学习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如:在学习新课程教材二年级上册《电脑美术》一课中,先引导学生发现电脑绘画和平常的绘画不一样在哪里?后出示不一样的两组图片让学生去比较、分析之后,从而自行去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深入了探究美术知识、技能,就有利于教学创新。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自主认识意识,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不仅要教给学生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培掌握获取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同伴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    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深入探究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有效的活动设计中,作为组织、参与、指导和伙伴关系的美术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     1.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充分体现。核心素养提出的目的在与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完善人格。即课堂教学要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掌握方法,从解决问题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教师要摆好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应采用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融入进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2.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多提供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使美术学习有一个民主、愉悦的氛围。在整个探究学习过程中,做到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的机会。如:在学习新课程教材二年级下册《设计生活标志》一课中,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认识图形标志的特点,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学中采用抢答、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同时留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在富有情趣、活动自由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素养,促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自由设计的创作中去。    四、延伸探究性学习的发展性评价    美术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要突破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鼓励、引导等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评价影响学生走向未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发展性学习评价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高目的的活动,它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调节系统,理应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美术教学中也必须通过适当的讲解、示范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这些策略性知识还应该用评价的方式来激励学生理解。学生需要教师对他们个人的创造性方法加以总结和评价,从而认识解决问题的本质。如:每节课后可做一个小画展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以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经过近几年的尝试,我们的学生逐渐形成了自主、互助、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也从传统的美术教学中解脱出来,对教学意图、教学环节、学习过程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了自主研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顾颖 .《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 ·美术》浙江教育出版社 .     [2]张桂木 .《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3]崔云道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河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郑霞
出处 《中小学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9月2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