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模型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尚无有效的无创方法能对其进行评估。本研究旨在评估无创模型对该人群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1)评估受控衰减参数(CAP)和肝细胞脂肪变性指数(HSI)对HIV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2)评估无创模型对糖脂代谢异常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鉴别能力。(3)评估上述模型对HIV/丙型肝炎病毒共感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用诊断试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1)对HIV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诊断价值:当CAP = 232 dB/m时其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78.1%;当HSI = 34时,其敏感度为79.1%、特异度为83.2%。(2)对造成HIV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原因的鉴别能力:当CAP = 258 dB/m时其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88.2%;HSI = 37时,其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92.4%。(3)对HIV/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诊断价值:当CAP = 241 dB/m时其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71.4%;HSI = 32时,其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68.9%。结论CAP和HSI对HIV感染者肝细胞脂肪变性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09期
关键词 脂肪类 诊断 HIV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1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